培养习惯 尊重孩子
——我的简单育儿经
看了小鸟妈妈的本期话题,想了很多,在现代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核心,也是夫妻关系的纽带。现在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对孩子加倍的呵护,在这几年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也摸索了一点方法和体会,和各位妈妈一起聊聊。
培养习惯 言传身教
孩子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孩子和家长都轻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
我们还注重对孩子的多方位的教育,在让孩子学习英语、钢琴等文化、理念的同时,也让他接受了传统教育。我认为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文化、思想比如《三字经》、《论语》等都是优秀文化遗产,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而且对教育孩子也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我在儿子一岁时就给他买了许多儿童读物,大点儿以后,就给他订阅了儿童杂志,还经常带他去书店去看书。从小就培养孩子对书本报纸的兴趣,让他爱惜书本,教他识字,他四岁多时候就能读书看报。开始我们给他讲故事,然后到他给我们讲书中有趣的故事,让他从小就徜徉在书的海洋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阅读变娱乐——使他从每一个故事中悟出一些道理。并且这些书的意义广泛、包罗万象,便于记忆,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我们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阅读并对孩子解释有关的问题,这能使孩子将阅读当成愉快的时刻。他学会以后在课余时间给班里的同学讲、给同伴讲。有好几次,上语文课的
尊重孩子 爱心呵护
在平时要尊重孩子,孩子的心需要鼓励与喝彩,物质上的给予比不上一颗真诚的心,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蹲下身子和孩子交流”——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对孩子的快乐与痛苦与之共同分享和承受。当琪琪宝贝取得成绩时,我们会及时给予恰当的奖励和祝贺,当他遇到挫折时,我们会及时耐心开导,和他一起分担忧愁。经常找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一定会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和代沟。儿子每天放学回家后对我们诉说班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是我们一家最快乐的时光——常笑称“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通过李佳琪主播的详细报道,使我们及时了解了琪琪班里每天发生的大事、小事、好事、坏事,并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评判,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对与错。我常对孩子讲“我们办事待人不求无怨无悔,但求无愧于心”。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平时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能训斥、抱怨和指责,一定要信任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才有利于让孩子正确认识和把控自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为孩子成功、成才奠定基础。以此来帮助孩子克服平时产生的厌学和自卑心理,消除心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快乐、舒展的心情中去学习,这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平时我们经常拿他和一些同学进行适度对比,对比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为什么能够做到,对比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为什么能够全面发展,一经对比会发现自己还存在有差距,激发他学习的动力,但没有采取强制态度,就是怕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学习上我认为只要了力即可,绝不能用分数的高低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孩子用心不用心。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在孩子考试考砸的时候,我就主动帮他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
对孩子的欲望也不能无条件的满足,偶尔对孩子说“不”这对他的心理承受也是一种磨练,这对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上遇到挫折的承受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为了既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又注重他的身体健康,我们答应他每个星期六、日可以看一小时电视或玩一次电脑游戏,但有一次,他为了早早写完作业好去玩电脑,作业写的非常马虎和潦草,为了表示惩罚,那个星期我们没有让他玩电脑。虽然后来他重新写的很工整,而且看着他眼里的泪花,我们也起了恻隐之心,但是为了让他吸取教训,养成一个什么时候都要认真做事的习惯,我们仍然没有答应他。现在他已经养成了只有认真完成手里的事情后才去玩的良好习惯。
我们在这几年教育孩子当中,也跟他一样在逐渐成长,明白了一个道理“可怜天下父母心”。自从结识校迅通,认识了许多优秀的父母,学到很多育儿方法。只有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把孩子培养成祖国的人才。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务。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