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轰隆隆……”一阵阵雷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哦,下暴雨了,还伴随着骇人的雷声和刺眼的闪电。我最怕这样的雷雨天气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赶紧披衣下床,来到孩子们的房间,还好,两个孩子依旧沉浸在甜美的梦乡里,我安心地躺回床上,可再也睡不着了,脑子里出现了一幕幕雷雨灾后的情景,心想:这个避雷防雷知识,天亮了我就要告诉孩子,防患于未然,才会更心安。
早饭后,天空依然下着淅沥的小雨,我和孩子说起了晚上的雷电。孩子说自己也隐约听到了雷声,不过太困了,所以没有太放在心上。我说:“你们这是在家里遇到了雷雨天气,如果当时是在户外,你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不要躲在大树下!”“还有呢?”“不知道了……”我看了看孩子们一眼,说道:“你们随时随地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遇到这样的雷雨天气你们该怎么做呢?现在我来给你们上一堂课:避雷知识知多少!下面请同学们坐好,认真听讲!”我话音刚落,没想到两个孩子就立刻来了一句“老师好”,让我更有劲了,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声势壮观的气象现象是雷电。地球上每天约发生800万次云对地的闪电,平均每秒近百次。”“啊?”两个孩子诧异地瞪大了眼睛。“所以人身防雷很重要啊!”我先把防雷的重要性告诉了孩子们。
“电闪雷鸣的时候,有很多户外活动会使人容易受雷击,例如:在山顶、山脊、山坡和辽阔的田野上行走,甚至在足球场踢足球;在游泳池、河、湖面和海面上游泳;站在建筑物的天台上;站在大树底下和站在高的电线杆、铁塔、金属贮罐、烟囱旁等。”孩子们眼睛瞪的更大了,迫不及待地问道:“那如果雷电的时候正好在户外,该怎么办呢?”
“别急,听妈妈慢慢告诉你们,若在野外,看到雷暴来临,在河、湖、海中,如在金属的大轮船内,则不必忧虑。如在小船上,则应弃船上岸,尽快离开岸边,汽车在公路上行使,车内的人是安全的,汽车的金属小壳不怕雷击。
“在旷野开阔地带行走,如周围没有树木等物,人就成为大地的尖端,易成为雷击的对象。若举着雨伞或肩上扛着长的带金属物体就更危险。最好是找一个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来,尽可能降低高度,又避免胯步电压。如附近有树,则应双脚并拢蹲在离树几米远处,较为安全。如果附近有可以躲雨的亭、棚之类,要视情况作出选择,茅棚是绝对不行的,金属棚和古建筑物是可以的,但要离开这些建筑物的柱子和金属物一段距离,并且双脚并拢站在这些建筑物的中央。”我把自己了解到的所有避雷方面的知识详细的告诉了孩子们,他们一个个屏息凝视,若有所思,看来这堂课收到成效了。
“那如果是在室内呢?该怎么防雷呢?妈妈?”雪儿又问到。
“在室内,雷电击人毁物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大多数都是通过外来的金属管道和各种线路引入的,原因就是这些管道和线路没有按照国家的防雷规范来进行接地处理和安装相应的避雷器。因此,雷暴当空时,如室内的防雷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不要接触从室外引进的金属管道、电话线、电视天线和电源线等,更不要打有线电话。如果可能,还要把电源线都拔掉,切断电源!”
听完了我的这堂贴近生活的“避雷常识课”,孩子们连说收获不小。我想:“我们做家长的,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保护自己的能力!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放假了,孩子们还要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或出门旅游,提前做好防范,我们也会安心不少,毕竟我们不可能时刻跟在孩子身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