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在江南诗意中的女子
——风飞扬的古典风情
一次在当当网上游荡,想买本书消遣闲暇时光。一本《不忘初心,
一念江南》吸引了我的目光,淡雅的封面,诗一样的语言,这一面之
缘让我决定要跟随她游历江南。
两天后收到这本书,有种迫不及待地感觉,翻开,走近这个陌生
又散发出无限魄力的女子。想了解一本书,一要看简介,再就要看作者
的创作背景或者是作者的生活背景。那种想更深了解这名女子的冲动撞
击着心灵,于是上网搜,关于她的简介寥寥,只知道她是一个身材修长,
长着一头秀发,不及腰而是顺畅地背后垂下,一张清秀的脸庞告诉我们
她很年轻,住在石家庄的80后美女作家。而朴素的着装更显示她与当下
那些喜欢玩刺激的年轻人不同,她的安静、素雅及一头瀑布般的秀发一
下子让人想起,她,也许是江南古典女子穿越到如今的董小婉、马若兰、
亦或是另一个红粉佳人?
一位尘世女子,内敛沉静,清冷淡泊,细捻旧时光里的檀香,喜欢
古典的情致,享受简单的生活,贪恋止水梵花的人间。习惯用文字取暖,
认真而喜悦。浅笑、素心、清欢,亦如隔世云烟里,曾经江南水乡的一
朵莲。
如其名,像风一样飞扬在烟花三月的江南。她喜欢古典,这本书中
有她真正的体现。喜欢独坐窗前,手里捧一杯刚沏好的清茶,化开绿意
温柔,溢出新枝嫩芽,任飘扬的思绪去想象诗意的萌发,与喜爱春色的
文人墨客相遇在咫尺天涯。
江南,本身就是一个很诗意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
一抔黄土,一杯清泉;一湖池水,醉月一弯;淅沥的春雨,撑起的油纸
伞;垂下的细柳,静谧的桥边;秦淮河畔看灯影,夫子庙前拜先贤……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那些文人墨客捕捉入眼,抒发感叹。而这些景观
如果再掺进些许爱恋,这些只是初见的爱恋化作缕缕思念,就像氤氲在
空气中的云烟,随处可见,而又不能朝夕相伴,这样的情感注定苦、伤、
寒。
正是这样的江南,一年四季都留下这些可悲可叹可敬可怨的爱恋。
每个人背后的故事都让人唏嘘感叹,只有走近他的人才真正懂得,原来
世间还有这么单纯的情感。那些诗意中的男人啊,把自己的意念诉诸笔
端,倾泄当时的情感。这些柔弱的女子哟,总是把自己的情感交给多情
的琴声,让心中的夙愿流淌在指间。可是,他们的爱恋总是在戏剧性的
转变,总不能顺水顺舟得到圆满。
她,喜欢用文字来诉说主人公的悲与欢,用精炼的文字诗意的语言,
让悲的更悲,欢的委婉。看每个故事好像都有那么一点怨,心中的柔情
被点燃,稍一触碰就能泪流满面。他们选择了诗意缠绵,总是在烟花三
月的水乡,花与女子相伴,一位风度翩翩少年或风流倜傥中年哪怕人到
暮年,只要才情尽显仍然有可人相恋。一个大名远扬,才华横溢,一个
嘹亮歌喉宛如莺啼,暮春时节忽然偶遇,四目相对,惺惺相惜。相视无
言而又各自离去,注定又在心中留下多情的痕迹,挥之不去。“人生若
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的结局在不同的人儿身上重演。何时能共
欢?
江南,应该是一位柔情女子,百看不厌。前些年,我有幸去游历江
南,没赶上烟花三月,正值是浓浓夏天,留宿于夫子庙前,秦淮河畔,
那时正值文化节,这些景点晚上仍然热闹非凡,看庙前亭台楼榭,看秦
淮河里摇曳烛影,听游船上那若有若无的桨声。站在桥上深思,不顾游
人如织,想那些缓缓前行的游船上如果还有喝酒吟诗的少年、婉转莺啼
的女声,那该是何等风情。清风吹皱一河清水,灯影摇曳,隐隐约约似
乎真能一睹他们的尊容。他们并没有那么正式,吟诗作对只是谈笑间的
趣事,稍一沉思,随口就来,端起一杯酒,正迟疑间,婉转的歌声响起,
歌词正是刚刚写起还带着余温的新作。
一个穿梭在江南水乡的温柔女子,她用脚步重走了很多人留下情感
的道路,沐浴了那里的风,感受了那里的雨,淋湿了衣衫,也淋湿了心
情。所以,她的文字里就有了那些曾经有些苦涩的味道,像一杯苦丁茶,
慢慢品,定能知其后味。
就是这样一个女子,一个北方女孩难得的江南情结。一个喜欢安静
又思绪飞扬的女子,一个用诗意的情愫生活的女子,一个行流连在江南
诗意里的女子。
后记:前段时间买了《不忘初心,一念江南》,翻阅中感受作者感情的细腻,
喜欢她的语言,温婉如风柔弱无骨,于故事中点评诗意。读了这本书,了解风飞扬
的古典情结,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