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星期日 晴
走,我们一起去挖野菜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踏春的好季节,也是挖野菜的好时候!
春风习习,星期日早上十点,我们驱车来到了妈妈提前查好的挖野菜的好地方——中牟县万滩。沿着河堤岸,我们搜寻着,突然,河堤岸下面的一片泛着新绿的柳树林映入我们的视野,地上覆盖着一簇簇绿色的小植物。跟随我们来的一个阿姨——她不仅是一位生物老师,还是一个挖野菜高手,赶紧让我们停车,肯定地告诉我们,这儿是一个挖野菜的好地方。我们下车一看,果真如此。柳树林的地上分布着数量不等的几种野菜,里面最多的就要数荠荠菜了。但林地里遍地都是杂草,这将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
怎样来寻找野菜呢?
首先,我这个“菜鸟”虚心向阿姨请教。阿姨教我了怎样识别各类野菜的一些常识,比如:叶子边缘像锯齿一样的叫荠荠菜、许多叶子有毛的叫白蒿荠……荠菜的根要保留一部分(因为它也含有丰富的营养)、开花的荠荠菜不要挖(已经变老了)……让我大开眼界。
接着,我开始了在杂草中寻找荠荠菜“大计”了。我睁大眼睛,左顾右盼,很快,一个“目标”进入了我的视线——它具有锯齿状的叶子。根据阿姨告诉我的荠荠菜的外部特征,我肯定它就是我要找的荠荠菜。我用右手拿着铲子,沿着根部使劲朝斜下方一铲,然后用左手捏着两片叶子轻轻一提、一抖,一个干净、嫩绿的荠荠菜到手了!刚开始我还不太熟练,还找错过几次,十几分钟才能挖到两三颗野菜。但过了不长时间,我就很有“效率”了,几分钟就能挖到五六颗野菜了。半个多小时后,我就收获了小半袋的鲜嫩的荠荠菜。
虽然收获不小,但也累得我腰酸腿疼,直不起来腰,所以我又换了一个“工种”——当“搬运工”,就是把几个人挖的野菜运到一个大袋子里。你别看就这一点活,其实“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妈妈她们几个是挖野菜“高手”,一会儿就是一大堆,要一趟一趟不停地送到袋子里。过了一个半小时,大家挖的野菜已足足一大袋子了!我觉得差不多有10斤了,真是“大丰收”啊!这不,我和爸爸找了一根棍子,抬着大袋子,“嗨吆、嗨吆”地跟在她们后面装野菜,惹来了大家的阵阵笑声……
之后,我们就在黄河边的船上享受了一顿美美的黄河大鲤鱼、野菜宴……吃完午饭,我们还去了当地农民家的草莓地,采摘了一些新鲜、让人垂涎欲滴的草莓……
今天,我不仅玩嗨了,也吃嗨了,更认识嗨了。看来,我的收获还真是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