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品茗是種生活的享受,也是生活的藝術。茶壺對品茗者而言,它是孕育茶葉的搖籃。茹苦含莘、任勞任怨的蘊著香、育著味,這即是茶壺的任務,也是精神。所以選壺不應侷限一偶,畢竟以名為貴或以稀為貴是古董收藏家或專家的職務。
一般言之,一把基本條件夠格的新壺,如維護適當也善於蘊香育味,所以只要是把好壺古今皆足取。
壼藝與茶飲的意義
所謂「水為茶之母,壺為茶之父」,對泡茶而言,壺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對茶的文化而言,壺的意義更是近代茶史的見證。 因此,「壺藝」是茶道的範疇之一,它既包含著選壺、用壺、養壺的實用知識,亦具有欣賞的藝術價值,可賞其造型的韻格與特色,可玩其精緻細膩的工巧。由此可見,壺藝涵藝文化、實用與藝術欣賞三方面的價值,其中與品茗者最有關係的是實用的價值。 明代以降,各方製壺藝人集其纖巧的手藝與匠心獨運的創意,製成了不少精品,文藝之士更在壺上發揮文學、書法、繪畫、篆刻等藝術。
圖錄茶具
朱泥壺
段泥壺
紫砂壺
茶盅
圓頂式茶盅
側把式茶盅
茶壺/盅
主要用來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壺來泡茶和盛茶,獨自酌飲的。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四部分組成,在壺身上還有把和嘴;壺蓋上還有鈕。泡茶時,茶壺大小依飲茶人數多少而定。茶壺的質地很多,目前使用較多的是以紫砂陶壺或瓷器茶壺。
夾層狀茶船
碗狀茶船
茶船
在廣東潮汕地區泡工夫茶時,多用茶盞作泡茶用具,一般一盞工夫茶,可供3-4人用小杯啜茶一巡。茶盞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一人一盞。茶盞通常有蓋、碗、托三件套組成,多用瓷器製作,少數也有用紫砂陶製作。
翻口杯
敞口杯
直口杯
收口杯
蓋杯
聞香杯
茶杯
作為盛茶用具,分大小兩種:小杯主要用於烏龍茶的品啜;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於高級細嫩名茶的品飲。目前,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製作,也有用玻璃製作的。用玻璃杯直接沖泡茶葉,有極高的觀賞性。
聞香杯:它是供品茶者嗅聞留在杯中餘香的一種工具。台灣人品飲烏龍茶時,常加使用。聞香杯的大小和質地,要與茶杯互相配套。目前聞香杯多用瓷器製作,也有部分是用紫砂陶製作的。
盤形杯托
碗形杯托
茶托
它是放置茶杯或茶碗的墊底用具,形狀、大小和質地,與茶杯互相配套,多採用瓷、陶、竹及木等材料製作。
瓷公道杯
紫砂公道杯
公道杯
又稱茶海。它是均勻茶湯濃度而設的過渡性用具,不但可避免茶湯浸泡過久而太濃茶,而且更可同時沈澱茶渣。公道杯通常由瓷器製作,大小根據茶壺或茶盞的配套。
自然形茶盤
排水形茶盤
茶盤
它主要用承接盛茶的杯或盞,向客人奉茶時使用,常用竹、木製作而成,也有用陶瓷製作而成的。
茶匙、茶漏、茶斗
茶匙筒
茶匙
取乾茶時的用具,也可作為茶湯的攪拌茶葉或調整茶壺出水時使用,用無味的竹或木製成。
茶荷
又稱茶則,是控制用茶量的容器,常用無味的竹或木製成。此可避免用手抓取茶葉時,將手中異味留在茶葉當中而導致變質。
電爐(隨手泡)
酒精爐
煮水器
選壺之要領
品茗是種生活的享受,也是生活的藝術。 對品茗者而言,茶壺是孕育茶葉的搖籃,是茶具的主體,肩負著蘊育香味的重要任務,亦成為泡茶動作中最能影響個人感受的焦點。 在選壺方面,古董收藏家或專家的選取要求是以名為貴或以稀為貴。一般言之,只要那是一把善於蘊育香味的好壺,則古今皆足取。至於選壺的要領,大致以下七點:
美感 :
茶壺畢竟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選擇茶壺的造型及外觀方面,只要依個人喜好、個人感受選擇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滿意便是了。
質地 :
泡茶用的壺,一般是以砂為主,因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較瓷器渾親和,在上面提款也別具韻味,所以大致上砂壺比瓷壺受歡迎。至於茶壺的質地,主要是以胎骨堅、色澤潤為佳。
壺味 :
在選購新壺時,應嗅一嗅壺中味,新壺有些也許會略帶瓦味,這倒還可選用,但若帶火燒味或其他雜味,如油味或人工著色味則不足取了。
精密 :
壺的精密度是指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則茗香散漫。
出水 :
壺的出水效果與「流」的設計息息相關,傾壺倒水而壺裏滴水不存則為佳。至於出水態勢,則可剛可柔,但出水無勁不順卻是缺點。 而出水水束的「集束段」則以長者為佳。
重心 :
一把壺提起來是否順手,與壺把的力點是否位於或接近於壺身受水時的重心扯上關係。測定方法是注水入壺約四分三,然後水平提起再慢慢傾壺倒水,若覺順手則佳。亦可將乾壺輕放水面,如能受水半升,謂之「水平」。
適用 :
壺的特性若與茶的特性配合則更佳,壺音頻率較高的茶壺,適宜配泡重香氣的茶葉,如清茶;壺音稍低者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烏龍、鐵觀音。
養壼的要領
1. 新壺新泡
先決定這把壺將用來配泡重香氣的茶還是重滋味的茶,甚至所常品用的各種成茶都有專門備泡的壺等,但是如果不講究的話也無妨。
使用前用茶湯燙一番,既可去除土味,又可使壺接受第一趟較隆重的滋養。方法是用乾淨且無異味的鍋器盛水,並將新壺置於內,然後用小火加熱至 將滾未滾時,再把培火程度較高的茶葉放入鍋中同煮,待滾沸後,撈出茶渣,再繼續以小火加溫或熄火亦可。再待一會兒,取出新壺置於乾燥且無異味的地方,讓壺自然陰乾即可。
新壺
2. 舊壺重泡
每次泡完茶後,將茶渣倒掉,並用熱水滌去殘湯,保持清潔衛生。切忌用洗潔清。
「壺裏茶山」的人往往在泡完茶後「去茶渣留茶湯」,因此在下一次泡茶前需用滾沸的開水沖燙一番。
壺應經常擦拭,才能煥發出本身泥質的光澤。若用油劑或茶水塗之,則產生油光或垢澤,俗稱為「和尚光」。
清洗壺的表面時,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後再用乾淨的細棉布或其他較柔細 的布擦拭,然後放於乾燥通風且無異味的地方陰乾。
養好之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