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阴
规律是这样找出来的
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自主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
出示题目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填一填。
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之后,多数孩子较好的填了出来,个别孩子还是不很明白。我叫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有的孩子是会做不会说,还有几个能够说出来,只是表达得不够清楚。我看学生还是不十分明白,就灵机一动,叫四个学生到讲台上来,我让他们依次站好,排好顺序,然后,我把最左边的同学拉到最右边,其他的依次向左一个,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变化的?
直观的变化学生看的很清楚,说得也很明白,然后我再一次把现在最左边的孩子拉到最右边,其他的依次向左一个,再让学生说一说变化情况,如此直观演示两次以后,学生慢慢的明白了其中的变化规律。孩子们说得也很形象:
“老师,这道题的规律是:把第一行的第一个放到第四个,也就是最后,第二个放到第一个,第三个放到第二个,第四个放到第三个。”
“也就是说把每行的图形都往前拉一个,最前面的一个放到最后面去。”
“我知道了,就是按顺序都向前挪一个格,最前面的一个没有方法再向前了,就放到最后面一个,这样几个图形正好转了一圈。”
“还有,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是一样的。也是有规律的。”
为了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巩固,我又出示了一道题目:
这次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之后,很快就明白了,对题目的规律表达得也很清楚:
“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不同,刚才是最前面一个放到最后,其他的依次向前一个,这道题是最后的一个到最前面来,其他的依次向后去一个。”
这样经过观察、演示之后,孩子对这类题目的规律能够较好的理解了,也能够正确的解题了。找规律的题目,对有的孩子来说不容易理解,找出其中的规律,在解题时要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交流,对于孩子不能较好理解的,可以利用形象的演示,让孩子让形象的演示中理解,进行抽象的概括,这样让孩子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