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行
上一周应朋友之邀,带着孩子去了北京。几天的所见所闻,使我感触较多。
首都的繁华,北京的现代,高楼的林立,行人的匆匆,国人的文明等等都是我所了解到的。到此一游,真的是果然如此。这些并没有使我更多的感叹,北京的孩子却给了我较多的思考。
抵达的第二天,天气较热,不宜在室外活动,于是孩子们选择了滑冰。到达滑冰场,寒气逼人,使酷暑失去了它的威严。一切准备停当,女儿进入了滑冰场。已经几年不穿滑冰鞋的她,只能扶着护栏行走。朋友的女儿在冰上行走自如。还好,女儿有基础,在她自己的努力下,我的鼓励下,她也能放开滑行了。这时,一个孩子头上戴着头盔,手上戴着手套,下面戴着护膝,穿着滑冰服穿行在滑冰场。他一会儿快速滑行,一会儿倒着滑行,一会儿展开双臂像是飞翔,一会儿下蹲,矮矮的个子却很抢眼。我很好奇他的自如,机会来了。到了下课时间,这个孩子走出了滑冰场,他脱下“装备”,我有些傻眼了,那么矮的个子!我迫不及待的问他几岁了,他伸出两个手指,有些不清地说:“两岁多。”我真的惊呆了,说话还说不清的孩子就能这样滑冰了。该走了,她矮小的个子拉着笨重的箱子,紧跟在大人的后面。我目送着这个孩子的离去,我陷入了沉思。
这几天的时间都是朋友陪着我们,一说到哪个地方,她驾车直达。我惊叹于她的开车技术,她说这都是逼出来的。她爱人时常不在北京,两个孩子上学,上特长班,都得她接送。她说北京的孩子都上特长班,从这个班倒到那个班,很紧张的。虽然紧张,但是孩子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女儿经常去各个地方参见集训,急训,去各地参加比赛,前不久刚从香港回来。她说女儿的英语也不错,前几天她堂姐的美国同学一同来中国度假,她能和这位美国大姐姐对话。我们去逛街,好多英文她都读出来。
都说大都市的孩子挺累的,亲眼所见,果真如此。但是大城市的孩子都很独立。朋友说,女儿去什么地方演出,都是她自己收拾行李。在外面很多天,她也不担心了,有时候她自己坐地铁,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了。这时候我想到自己,本来我想把女儿送上车,让她自己去北京,但是我很担心,所以去培行了。
教育的环境不同,孩子的收益是大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