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有效的管理者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读过这样一则“分粥”的小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有七个人曾经在一起工作,他们每天的共同劳动成果是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天天要分粥,一是粥有稠与稀,二是粥有多与少,尝试了多种方法才解决人人平等个个一样的分配问题。
方法一:他们抓阄决定按顺序来分粥,每天有一个人有分粥的权力。 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吃得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方法二:他们就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有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方法三:大家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方法四: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份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分得不平均,也只能认了。从此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的七个人,同样多的粥,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分配方案,不同的运作方式,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管理的价值与作用。管理得好,就会“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的为人师表,如果你对学生管理得好,班内风气就会和谐融洽、积极向上、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学校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一名教师(被管理者),更应该成为一名管理者。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群体。人多事多,学生各有千秋,思想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教师要充分做好协调工作,改善教学流程,改进育人方法,与团队成员团结合作,同伴互助,更好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下属,从知识传授来看,教师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因此教师是管理者。从组织学生活动来看,学生仍是下属,教师更是当然的管理者......
管理,是每个教师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教师,应该是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