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神奇校车》
---读书五步曲的实践
读书,首先要读好书,要有好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其次要目标端正,不能只“寄兴于吟咏风雅”,而要入脑入心,知行合一。再次,要把求质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数量。
儿子的第一个暑假刚刚到来,为了使他过上一个书香暑假,大过读书瘾,我给儿子买了很多校信通和博友们推荐的好书。
儿子已自己读了《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我们一起用读书五步法来验收他的读书效果,也算是亲子阅读吧!
第一步:朗读(简短的故事、优美的语句以及重要的定义都是朗读的重点。)
因为儿子已读过,所以这次改由我为儿子朗读。
第二步: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解释(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在旁边注上拼音和解释,你就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儿子的新朋友:
阿诺德 nuò
地壳 是多音字 (qiào 地壳 ké 贝壳 鸡蛋壳)
挖掘机 jué
土壤 rǎng
覆盖 fù
锥形火山 zhuī
黑曜石 yào 是一种火成石
第三步:圈画出好词、好句(用荧光笔画出来,下次再重新读时,一眼就能看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会节约很多时间。)
宝贝画出的好词好句:
大家都开心极了。
车子突然像个陀螺一样旋转起来。
我们越往下走,里面就越热,岩石也越硬。
我们急速向地心驶去,越往地心走,便越热。
当火红的熔岩一碰到水,立刻就形成一团巨大的水蒸气,我们的眼前白茫茫一片。我们好像随着这蒸气飘了起来,谁也不知道我们在云中飘了多长时间......当雾气消散时,我们竟然回到了学校的操场。
第四步:总结出故事的意义和你所学到的知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每个故事、每本书都有它的中心,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待人等。)
“儿子,合上书,回忆一下,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学到了什么?”
“1、不管我们走到哪里,脚下都有岩石。
2、岩石的种类: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
3、沉积岩又分为:棕褐色的砂岩、有灰色条文的页岩、白色的石灰岩,一层层的,像蛋糕。
4、火山的形状:盾形火山、锥形火山、复合火山。
5、地球分为五层,分别是:地壳、熔岩、地幔、地心外核、地心内核。
6、越往地球深处越热,岩石也越来越硬。
7、大理石和花岗岩都可以用在纪念碑和建筑上,大理石还可以用来做雕塑。”
“还有吗?比如溶洞,它是哪种岩形成?里面有什么?”
“8、溶洞是由石灰岩形成的,溶洞里有石笋和钟乳石。从地上长出来的,钟乳石是从上面垂下来的。”
“你去过溶洞吗?”
“去过。鸡冠洞和蝙蝠洞都是溶洞,里面有石笋和钟乳石,我还在蝙蝠洞里听到蝙蝠的叫声了呢!”
提起溶洞,儿子想起以前旅游的经历,兴致格外高。
“妈妈,书上的溶洞里也有蝙蝠,有三只呢!”
“是吗?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再想想岩石层里有化石吗?”
“有。”
“都有哪些?”
“有贝壳的、树叶的。”
“那你知道它们都存在在哪种岩石中吗?”
“忘了书上是怎么写的。”
“宝贝,你想想,页岩是什么构成的?”
“由泥和黏土紧压在一起组成的。”
“那树叶是落在什么地方?”
“落叶会在土里。”
“对呀,所以树叶化石应该在页岩里。石灰岩是由贝壳等物质紧压而成的。那贝壳化石应该在哪种岩石里?”
“当然是石灰岩了!”
“我们西峡有恐龙蛋化石,那你知道它在哪种岩石里吗?这个问题书上没写,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好吗?”
“可是我不知道呀!”
“我认为是在泥土里,恐龙扒一个坑,把蛋下在里面,所以应该是在页岩里。”
“我认为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西峡恐龙蛋化石是在砂岩里,因为恐龙把蛋下在沙子里。”
“啊?真遗憾,猜错了。”
“没关系,妈妈认为你动脑了,也许别的地方的恐龙蛋是在页岩里呢。我们要上网查查看。”
上网所查资料如下:
1、惠州小金口惊现大量恐龙蛋化石。博物馆专家初步查看后发现,现场仅是裸露于一块三角形红沙岩石外表的恐龙蛋化石达200多个。
2、德国的索伦候芬采石场在恐龙生活的时代是个热带浅海,当时还有岛屿散布。索伦候芬的细致石灰岩层中保存有美颌龙属的化石,另外还有鱼类的纤细遗骸,以及早期鸟类始祖鸟等岛栖动物的遗骸。
3、6位民工在衢州市江滨路防洪堤坝加固工程施工工地小心翼翼地抬起一块红砂岩。这块红砂岩的表面嵌有15个恐龙蛋。
4、在萍乡市白源镇长溪村,一块红褐色的岩层中,镶嵌着8枚长形蛋状岩石,这些长形蛋成放射状排列,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
看来,恐龙蛋化石大部分是在砂岩中,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很遗憾没能找到儿子想要的答案。知道准确结果的朋友,请告诉我们哟!先谢谢了!
第五步:背诵你所认为经典的知识点(我们不仅要用笔记下来,更重要的是还要记在心里,最好是背下来,比如好词好句或者科普书中的科学常识或定义。)
通过刚才对儿子的提问,因为是“闭卷考试”(让他合上书本),所以很好地强化了他对书中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后记
方法都是要灵活使用的。读书五步曲,更多的时候适合自己阅读,在亲子阅读时应做适当调整。
希望我们的方法能给您带来帮助,让我们一起快乐阅读、有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