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家园合作---共同支撑起教育的大厦作文

2018-03-24 
家园合作---共同支撑起教育的大厦 博友棒棒糖(点击进入棒棒糖的小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中
 

家园合作---共同支撑起教育的大厦

 

博友棒棒糖(点击进入棒棒糖的小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就是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共同为孩子创造最有利于其发展的成长环境。那么该如何做呢?

 

博友“棒棒糖”说:

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每天的工作中体会着来自家长工作的甘苦,同时也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因此,对于家园共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现把感触最深的几点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个良好的心态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已经被纳入新的服务行业。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不仅是教育效果还有服务水准。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化的成长和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双重任务。因此我们要拿出与教育教学同样的热情和专业水准投入到家长工作中去。当我们用这种心态面对家长的时候,就不会说,你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把小朋友的脸挖破了。而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家长说:“孩子由于个性比较好强,所以有点不听话,需要我继续努力!”“小孩子玩耍,不小心挖住了其他小朋友,他已经道歉了。”

另外,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园能接受到好的学习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能全方面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总之就是用一个服务者的良好心态,告诉家长孩子的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培养,孩子的表现,让家长感受到一种关爱,一种服务。

 

一份积极的感情

 教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热情细致地工作,向家长表明自己对孩子的关爱;用积极的情感和专业的教育行为,引领和调动家长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理念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来。这样才可能获得来自家长的积极支持,两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才能够畅通。这也是家园配合开展工作产生良性循环的保障。

积极的老师,总能感染家长,带动家长积极参与班园活动。积极的情感主要表现在行动、言语上。如:微笑、握手、语言中饱含热情、对孩子的鼓励、乐观等都是它很好的载体。只要老师充满自信,言语和行动中就能体现出积极,就能感动家长,引导家长。

 

 一份详细的家长档案

孩子的情况各异,家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关注每个家长的不同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关注每个孩子家庭成员的组成、生活模式、亲子关系,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等等,建立一份详细的家长资料档案,做到在开展家长工作时心中有数,依据不同的家庭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法。

例如:对于有电脑的家庭,就可以给他们推荐校信通的幼儿园方法的优秀博友和博文,让他们从网站上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对于亲子关系不好的,不知如何和孩子游戏、学习的,就可以发短信介绍些亲子游戏;对于家长教育观念的问题,就需要经常的说写好的教育方法,见面说,短信说,时间长了就会改变一些。

 

一套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

家园沟通的方式应是灵活的、多样化的,以适应家长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及所要沟通的问题的不同性质。如,对于善于谈话的家长我们可以采用谈话的方式沟通;对于善于用文字表达的家长我们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沟通;现在还有了家园沟通更方便的校信通,老师可以通过短信方式或在博客中直接跟家长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带有共性的问题就以集体家长会的方式解决;个性问题则应个别处理。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家长合作的积极性,沟通的效果会比千篇一律地约谈或是人手一份联系册好得多。

 

 一种专业的水准

  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丰富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

和家长交流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现象背后的原因,帮助家长把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与年龄特点建立联系,让家长逐渐放弃主观臆断,学习用专业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发展中的优势和弱势。这样,家长就会对教师所展示出的专业水准产生强烈的信任感的,同时也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家校连心桥留言:

 

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无论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即使是专业的教育机构,也不可能仅凭借单方面的教育,独立支撑起幼儿教育的大厦。

所以,作为家长,也要理解老师、配合老师。这样,文章下方老师所说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可以是口头的沟通,也可以是通过短信、信件等形式。在家里,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老师的教学更加轻松,从而助推学校教育的开展。经常和孩子分享老师的闪光点,和孩子一起尊敬老师,从心里感激老师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班级的开放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老师的教学活动,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配合和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和老师同心协力为孩子美好的明天,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下面是一些老师的感言,展示出来,希望老师和家长能够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做好共育。

“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老师的任务,教不好孩子都是老师的责任,而忘记了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重过程、重技能,家长重结果、重知识。”(这样就容易造成沟通的错位,同时重视过程也会影响孩子重视过程,关注过程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有很新的教学理念,还要处处关爱他的孩子,把他的孩子放在第一位。”(每个孩子在家长的眼里是完整的“1”,但是那么多孩子,老师只能把您的孩子当1/n来对待。不可能事事都把您的孩子放第一位。)

“幼儿不小心跌倒、擦伤,我们很难面对家长的脸色,因此来自安全方面的压力,对老师来说还是很大的。”(孩子跌倒、擦伤可能他们自己都不在意,家长的紧张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可怕的事情,不如用鼓励的语言,“孩子好样的,跌倒都不哭”,这样家长、老师、孩子都开心!)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是每个家庭的中心。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也享受特别待遇,经常跟老师提这样那样的要求。”(爱子心切,是很正常的。不过最特别的待遇不是来自生活上的照顾,而是表扬。只要孩子努力表现,就一定能够得到,这个比照顾更能激励孩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