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小结作文

2018-03-23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后小结第一单元的课已经结束了,总感觉自己该写点什么。过了一个长长的寒假,人也似乎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后小结

第一单元的课已经结束了,总感觉自己该写点什么。过了一个长长的寒假,人也似乎变懒了。脑袋也似乎木了。偶尔有灵光闪过,没有记录下来,马上又过去了。回忆一下第一单元的教学,仍然有很多故事可圈可点。最想说的还是核心词还是“数感。”

《生活中的数》,很显然,这一单元是和数有关的。数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它有着重要的内容和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数与代数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本册的学习中,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是有很多活动可以发展学生数感的。

(一)圈的没问题,数的有问题。

数数,是认识数的开始。从讲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布置了常规作业:拨记数器数数。1个1个的数,从1数到100。两个两个的数,从2数到100,5个5个的数,从5数到100。10个10个的数,从10数到100。这样的数每天都要进行。数的时候要注意手拨和口数的一致。数了几遍,有的孩子就厌倦了,数的时候也不认真了。在第一节课“数铅笔”后有一个练习,“圈一圈,数一数”。这道题有两副图,左边是男孩图,右边是点子图,练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符号表象,从数有规律的图到数无序的点子,体会圈一圈的作用。在这道题的练习中,我一反过去读题-练习-订正的方法,更加注重充分挖掘练习题的作用,让学生在多种数的活动中体会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师:看左边的男孩图,数一数有多少个?

生:43个。

师:怎么数的这么快呢?

生:第一行数的有10个,后面几行和第一行一样排的整整齐齐的,就不用数了,最后一行是3个。就是43个。

师:观察的真仔细。当要数的东西整齐排列的时候,特别是10个一行,我们数的时候特别方便。那再看右边的点子图,你感觉好数吗?

生:排的太乱,不好数。

师:那你有什么办法数吗?

生:我数一个就划掉一个,就不会漏数和重复了。

生:真好,你想到了在点上数完做个记号。

生1:我把两个点之间连起来,连完了2个2个的数,就好数了。

生:我把三个点连成一条线,连完了再3个3个的数。

生:我把5个点圈起来,圈完了再5个5个的数。

生:我把10个点圈起来,再数有多少个。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不管是把点划掉,还是连成一条线,还是圈起来,都是为了做个记号好观察。下面就选其中的一种方法“圈一圈”,然后再数。这样就好数多了。你想怎么圈就怎么圈。

学生操作。

师:圈完了,谁拿上来数大家听一听。

生1:我是3个一圈的。3,6,9,…恩12..16…19

生:错了错了。

师:怎么错了,谁来说一说。

生:圈的没问题,数的有问题,3个3个的数错了,你该选一种你会的数。

师:哦,这个建议不错,3个3个的数你不熟是吗?谁能帮帮她。

生2:3,6,9,12,15,18,21,24,27,30,33

师:不错,怎么同样的方法,**就不会错呢?

生:他3个3个的会数,而且很熟。

师: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的就是更好的,选一个适合你的方法来数。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我的,我是5个5个数的。

生:我是2个2个数的。

学生在这个练习中通过“数点子”活动从无序到有序。体会到了“圈”出同样的数做为一个单位的优越性。同时交流各种不同数的方法,知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优。同时知道数数并不是象看上去那么容易,还需要课下经常练习才能熟练。

(二)多用学具,多编游戏练习,在“玩”中建立数感。

认识数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怎样把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首先要让孩子和学具教上朋友,不能害怕课堂上乱而不用学具。记数器是每节课都要用的。豆子,小棒,这些都是实物,帮助孩子建立起数的概念,也是课上要必备的。另外,在这个单元中我自己编排了几个小游戏,课上带着孩子做一遍,回家和自己的家长多做几遍,孩子的积极性很高,在玩中学习了数学。

《数豆子》游戏:

1.抓一把豆子放在手上看一看。

2.让你的同桌估计有多少粒。

3.两人一起数一数有多少粒,记在本子是上。

4.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并说一说计数器上每个数位是几,代表什么。

游戏目的:1.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实际操作中把数量和物对应起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2.养成估计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估计的方法。

3.从实物中逐渐抽象出数,并借助计数器理解数的意义。

《软尺找数》

1.准备1米长的软尺。先把尺子上的数指读一遍。

2.1人报数。

3..另一人闭上眼睛在尺子上估计这个数的位置,用手摸出这个位置。

4两人一块找估计的数和对方报的数各在哪里。

5.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

游戏目的:尺子其实就形象的数轴,便于学生认识到数的连续性和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在学生脑中建立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估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大小的准确性。找0做为起点,看离0的远近也可以帮助学生判断数的大小。

(三)学生已经会了,还用教吗?

《动物餐厅》是两位数比大小,通过一个童话情境导入。小兔来动物餐厅就餐,小猴端出了21个红果,小狗端出了18个红果,谁端出的红果多?

有一大半的孩子回答:21比18大。

孩子已经粗浅的知道两个数之间谁大谁小,可是并没有更深入的认识,知识点孩子已经会了,还用教吗?要教,怎么教呢?

我们来看一下教材的展示:有用一个小方块代表一个红果,用模具来说明算理。一竖排小方块就是一个十,两个十大于一个十,还有用拨计数器的方法来说明。我认为孩子虽然看上去会了,但是一定要教,不能让孩子只停留在已有的知识点,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师:孩子们,我们先不急着解决谁拿的多一些,先想想以前我们比大小用什么方法?

生:一个对齐一个排好队。

师:恩,是的,要是有足够的红果给我们,我们把小猴的和小狗的排成两队,一个对着一个,就比出来了。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果子啊。

生:用小棒代替(因为孩子们没有小方块,每人都有100根小棒,想到了用小棒,都是实物,本质是一样的。)

师:好,同位合作,一个摆小狗的,一个摆小猴的,摆完说一说。

生:我的是两捆和一根,他是一捆和八根,两捆比一捆多。

........

除了这个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说明吗?

生:我可以拨计数器。18十位上是一个珠子,21十位上是两个珠子,21比18大。

......

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有,我用尺子,18在这里,21还要往后,21比18大。

师:好,那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比一比45和54。

通过不同方法的操作,学生不仅在做中体验着学习的快乐,还能很知道比较大小用位值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