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我的“阅读”回忆 作文

2018-02-26 
我的“阅读”回忆阅读已深入到每个家庭,深入到学校,阅读已被更多的人所重视,特别是家长的重视。很久以来我就很

我的“阅读”回忆

    

阅读已深入到每个家庭,深入到学校,阅读已被更多的人所重视,特别是家长的重视。

    很久以来我就很羡慕那些出口成章的人,很崇拜那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有独到见解的人。我总想那些人一定是读了很多书,读通了许多书,读透了许多书!

    有许多的诗句都记忆不深了,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直是自己崇尚的目标与境界,并为此不断努力。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正逢国民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家里人整日为温饱辛劳,父母又因工作的动荡奔波,哪里有多余的钱伟孩子买书?哪里有时间陪孩子阅读?我的童话启蒙是在月亮底下姥姥的民谣中。

    一直到上学才正式接触文字,许是这种经历了期盼才有的机会,自上学伊始,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的每个字都熟记在心,认真书写,每一篇课文都熟读能诵。许多有关小学读书有趣的场景还印刻在脑海中:放学了,和小同学比谁先写完作业,走在路上,看到平整的石头就会停下来,趴在天然的“书桌”上写作业,若遇到一位关注孩子的大人夸上一句“这孩子这么爱学习”,于是小心眼得到极大的满足,接下来的路,就不是走回家,而是,嘴里哼着小曲,一步一跳地蹦到家里。每当快考试时,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复习生字词,印象中会记得这个字是哪一课哪一页。现在想起来,都佩服我那时怎么那么好。

   我在小学时也遇到了一位布置作业超多的老师,好像每次的生字会写大半本,记得有一次实在写不完了,连第二天早上上厕所的时间都用上了,想的是怎样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根本就没有想过我不写的问题。到而今身为老师的我总搞不明白,现在的孩子怎么就敢不完成作业?

    记得当时家里的书很少,不知是在哪里翻到了一本《小英雄雨来》,一本《激战无名川》和《赤脚医生》,它们成了我阅读经历中最早的书。在读这两本书时,由于年龄小(也就是一二年级的样子),不能很明白文中的内容,“小雨来,跳进水中,……他回来了,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心里一直不明白,小雨来哪里去了,他跳进水中死了吗?他为什么又没死?等问题,无奈没人讲解,直到长大以后才逐渐明白。

    在上小学三四年级时,随母亲工作变动来到了郑州,到底是大城市,眼前见到那么多的书,学校里有,邻居家有,连大街上都有摆书摊的。想读书的愿望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总归书是别人的,小小年纪也确实为读书动了许多心思。邻居家有想看的书纠缠着妈妈去人家家串门,趁着妈妈和阿姨叔叔说话,拿着书赶紧看,有时阿姨高兴会说:你拿走看吧,于是欢喜的不得了。还记得我们有个邻居是学校少先队部的辅导员,他家自然有许多适合儿童看的书,遇到自己特别爱看的书,会趁着借的时机借3本拿4本(也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了,可能为了拥有自己的书,也可能怕借多了老师不给)。就这样在这两个邻居家里我看了许多小人书和部分名著的少儿读本。

    还记得当时东大街上有个解放电影院,它的门前有位老奶奶摆了个活动书摊,大概1分钱看一本小人书,2到3分钱看一本稍大的书,那时每个家庭都比较紧张,拥有几分钱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奢望,向家人要肯定不行,还想看书看书怎么办?趁着换面条的机会(拿自己家的面,再拿出几分钱的加工费到粮店去换面条),少换那么一点点就会结余出一两分钱,然后坐在书摊前挑自己羡慕已久的书看。到了吃饭时有时妈妈会说:“今天的面条怎么有点少?”心虚的我,总是打圆场说:“一样的。”……

走过课业较重的初中,上师范时,知道学校有图书馆感觉真好,开始还经常去借书看,也看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书,过了一把看书瘾。(但很奇怪我借《飘》这本书,不知为何借了三次我都没看完。有机会我一定补上。)

后来,流行琼瑶风,在被窝里没少因男女主人公纯美、坎坷的情感流眼泪,也深受影响幻想将来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流行金庸风,又不知有多少次一晚上读一本,被书中的侠肝义胆所感动,被书中的绝世武功所折服。现在想来在那记忆最好的时候,有用的书读的可能少了一点。

路,走过方知其中的滋味,在求学的路上,很遗憾自己不是高中毕业上的中专,都说高考苦,在我看来,高中是最学东西的时期,不经历高考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工作以后,有了属于自己掌握的经费,读书不再是难事,好像是在弥补自己以往对书的渴求,所以我在读书的同时特爱买书,有时借别人一本好书,虽然读过了,但因为喜欢,我还会再买一本保存,读的书多是专业书籍。有了孩子读的书又多是教育孩子的。还好在教育孩子方面没走弯路,不能不说得益于读书的积淀。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还会使人更加谦虚,更加勤奋,更加刻苦,更加心平如镜。读书还能澄清思想,净化心灵,少走弯路。

身为教师要读书,让自己和时代同步,更多获取新的理论新的教育方法,不误人子弟,能将传承文化,培养祖国希望的接力棒不在自己手中有所闪失。

身为母亲要读书,让自己的内存不断更新,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与孩子一同走过,一同进步。

回忆我的“阅读”经历,激励自己继续读下去,相信坚持阅读会使自己更幸福、更美丽、也更高尚。

 

   我的“阅读”回忆 作文我的“阅读”回忆 作文我的“阅读”回忆 作文我的“阅读”回忆 作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