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班级管理 促进学生发展
未来社会的人才模式,将进一步恢宏人的主体精神,启动人的鲜明个性,这一点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十分明确。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者是班主任,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时,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开展值日班长制,实行班干部轮流当,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显著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教育儿童的第一步,首先要承认儿童是活的,揣摸儿童的心理,即尊重学生,使他们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在民主的氛围里,自主地参与班组管理,增强主体意识。一年级新生从学前班进入小学,面对他们的是新老师,新同学。他们感到新鲜、激动、兴奋,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爱。作为班主任的我,面对我的是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角色。我们都需要改变一些东西,适应另一种东西。
长久以来,班干部只是几个成绩优秀者的专利,这不仅埋没了班内大部分学生的才能,而且容易使成绩不佳的学生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我认为要让全体学生都有做干部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能上能下、全心全意为集体服务的思想意识,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尊心,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为了体现人人平等,公平竞争,于是,我取消班干部“终身制”,在全班实行班干部流动制。让学生轮流当“值日班长”,负责一天的全权事务,并详细记录当天班级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填好《班级日志》,每天向班主任汇报当天的情况,每周发表自己的值日感想和建议。我每次都认真对待值日班长的汇报,有记录、有分析、有指导、有鼓励,使他们确实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从而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改进自己的工作,达到锻炼自己、超越自己的目的,也使班级工作一步一个台阶地达到理想境界。
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蕴藏着极大的潜能,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他们常常处于一种被管地位。要使学生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班主任就必须把他们从"被管"中解放出来,交给他们自主的权力,使他们主动在班组中承担责任,学会管理,从而提高主体能力。班长轮流制给他们创造了机遇,让普通的同学轮流当值日班长,在工作中展现自己。
这项活动的开展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宣传发动阶段。明确值日班长的意义,激发学生争做值日班长的热情;第二步是实施行动阶段。首先明确值日班长的职责,然后让值日班长在常务班干部的带领下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三步是总结评比阶段。每周评选一位最佳值日班长。
值日班长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取得了较好地效果。×××,是一个普通同学,通过当值日班长,表现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只是要求自己不够严格,我及时鼓励他克服缺点,努力竞争。现在×××进步很快,在班里脱颖而出。经过中队委员会提名,一致同意他担任中队委员工作。这件事给全班同学很大的鼓舞,特别是使那些普通同学看到了希望。懂得了机遇人人平等,只要积极努力,勇于竞争,就一定会成功。每个同学都有一日做值日班长的机会。当然也有当得不够格的,给一个弥补的机会,再接下去当一日。采用值日班长轮流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管理中相互受到教育,尤其是自身受到教育。像班中的×××同学,平时特别爱多说。他当值日班长那天,早自习特别吵闹,他在上面大声喊:“请安静!请安静!”可同学们仍静不下来。下课后,我问了他刚才的感受,他恨恨地说:“我最讨厌那些讲空话的人了!”我就引导他,平时自己也要在这方面引起注意。要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值日班长轮流制,既锻炼了全班同学的能力,也切切实实地对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
在每天的晨间谈话,先由前一天的值日班长汇报一日管理情况、谈谈体会,接着由下一位值日班长评价上一位值日班长,再由其他同学作补充评价,让他们说说班中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例如开学初,×××的家长经常把车停在校门口,××老是在小摊小贩前逗留……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评价,这样的现象就少了,有这种现象的人就成了众矢之的,自然也就收敛了。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好方式。这样一来,不仅人人参与了班级管理,而且人人学会了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同学们初步学会了如何管理班组,并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全体参与管理,人人爱管理,自觉受管理的良好班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