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关于预防和治理拉票行为的个人思考(2)

2011-11-25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预防和治理“拉票”行为是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干部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预防和治理拉票行为应紧紧围绕

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www.reader8.net/data/  

解熟悉,拉票不起作用,推荐上来的都是优秀人员,保证了基础质量;在二轮差额推荐又进行了一定筛选和优中选优,再通过党政领导班子大会进行三轮推荐,由于党政班子领导对本系统和本单位优秀干部了解掌握比较全面,所以能够确保推荐上来干部的优秀性和代表性。通过三轮差额推荐,既保证了充分发扬民主,又确保了推荐的质量。另外,对人员相对较少的单位,民主推荐采取全员直推的方式进行。大家互相了解,对干部的认可度基本一致,每次推荐都基本没有偏差,因此拉票没有效果。

3、明确培养方向,讲清条件推荐。在对拟提拔人选定向推荐中,也存在后备干部相互竞争、难免拉票的问题。因此,在后备干部确定之后,应划分近期成熟和长期培养两个层次,并明确每名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向,特别是近期成熟的后备干部要依据自身能力特点明确2—3个具体工作岗位的培养方向,并进行重点培养。当岗位出现空缺推荐时,该培养方向的近期成熟后备干部自然成为第一人选和最适合人选,其他后备干部也就不会再与其进行拉票竞争。另外,在推荐拟提拔人选时,要进一步明确推荐的职位,讲清具体的条件和要求,以便于大家都能够按照推荐要求准确的判断出该职位的最佳人选,合适的人选不必拉票,不合适的人选不符合要求拉票也不行,这样也可以有效减少和消除拉票的行为。

三、建立科学用人机制,注重实绩选任干部,让干部不能拉票

科学的干部选任工作机制是预防拉票和规范用人行为的基础前提。我县通过建立业绩评定、公开测评和组织考察全程百分量化评定的干部公推公选新机制,将参选人员工作业绩表现情况作为公推公选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评定,使干部的“一贯表现”成为决定能否选拔任用的基础因素,实现了以制度选人和凭实绩用人,在干部选拔的初始提名阶段,做到了不让干实事的老实人吃亏。工作业绩突出的、平时表现优秀的干部自然就排名到参选人员的前列。虽然业绩评定占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但在这个阶段完全凭实绩,没有给拉票行为任何机会和可能。

并且,在公开测评阶段,我们通过建立综合评委库、随机调整评委组合等措施也有效防止串联拉票问题,使参选者根本不能拉票、无法拉票。一是组建了由处科级领导和“两代表一委员”等300人组成的综合评委库。每次都在考生封闭后、测评开始前1小时随机确定两倍评委,然后由县委书记从中再筛选一半作为当天正式评委。二是随机调整评委组合,根据不同职位、确定不同层次的评委群,有的岗位测评时全委会全员参与,有时还外聘评委或临时增加职工和群众代表评委。通过以上各种措施,让参选人员始终难以摸准评委的选定,使想拉票者抓不住规律,找不到目标。而且,由于评委确定的时间差,让参选人也没有机会拉票。目前,我县在干部选任中拉票的行为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被淡化。很少有人在这方面打主意。

四、严肃干部工作纪律,严格查处拉票行为,使干部不敢拉票

当前,由于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一些地方拉票的方式手段有更加扩散和隐蔽的趋势,由过去的明目张胆变得更加隐蔽,由打电话、发短信变为口头沟通、打招呼,由自己拉票变为请他人帮助拉票。因此,预防和治理拉票行为要多管齐下,在加强教育、创新方式、建立机制的同时,必须加强纪律约束,严肃查处拉票行为,让拉票者得不偿失,警示和震慑那些思想不端的人,使想拉票的不敢拉票。

我们在后备干部、拟提拔人选的民主推荐和公开测评中,始终把严肃查处串联拉票行为作为一项铁的纪律,并在考察方案和推荐大会上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和处理举措。对群众举报在民主推荐中有拉票行为的认真进行调查,一经查实,推荐为考察对象的取消资格并免去现职;已经提拔任命的免去领导职务;并给予纪律处分,三年内不予重用,进行全县通报。对在公开测评中打分显失公平的评委,清出评委库,进行诫勉谈话,今后不予重用。今年,我们就将在公推公选干部测评阶段2名打分显失公平的评委清出了评委库,县委领导对其进行了诫勉谈话,并给予通报批评。通过铁的纪律,严肃的手段,让想拉票的干部心生畏惧,自我收敛,从而了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