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讲话发言 >

县财政厅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培训会讲话稿(1)

2010-07-30 
 (四)确保硬件软件到位。硬件、软件设施是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的基础和平台,要实现顺利转轨,必须首先具备这个基础和平台

  强化理念服务大局

  全面推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同志们:

  按照财政部工作部署及全省民生工程暨财政工作会议要求,今年将全面推行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前两年,我们先后在金寨县和繁昌县召开了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现场会和培训会,分两批共有29个县(市、区)实施了改革试点。从改革试点的情况看,我省县级转轨工作平稳顺利,奠定了全面推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坚实基础。我们要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扩大、三年推开”的改革步骤,在认真总结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今天来参加会议的是即将进行改革的47个县(市、区),下面,我就全面推进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轨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理念,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严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通货紧缩压力继续加大。并且,这场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还在延续。在年初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报告上,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批示。温总理指出,财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做到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李克强副总理指出,要切实推进改革,更加重视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理念,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认识、看待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改革本身不是目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大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完善作为公共财政管理基础性制度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国库管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大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预算单位多重设置账户,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资金拨到主管部门后,由主管部门再分配拨付到二级单位、三级单位,最后到基层单位,需要经过多道程序,一般3~5,多的需要十几天才能到项目建设单位、商品或劳务供应者,资金在途时间长、到位慢,影响了单位正常用款和整个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虽然做到了账户统管、资金统付、会计统算,但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的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付,都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程序简化,方便快捷。因此,全面推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可以通过强化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确保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公共支出以及服务民生的各项资金及时足额支付到收款人和用款单位,更加快捷地使财政支出形成直接购买力,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达到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的目的,达到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目的。

  (二)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更好地提升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规范和效率。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深化财税改革,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就是要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科学、规范和有效管理。

  首先,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设计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所确立的一套管理流程,对预算执行的各环节都有严格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资金集中收付,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适应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基本构架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统一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不设其它过渡性收支账户;建立高效的预算执行机构、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这种基本构架和特征,决定了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来源:http://www.reader8.net)执行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8年来科学、规范地运作,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财政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强化了科学、规范理财的意识。财政部门在办理资金支付过程中,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把好支付关口,防止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各预算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显著增强,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明显改变,科学、规范理财意识得到了机制保障;二是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所有应上缴财政的收入,都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再设置过渡户。预算安排的支出,必须在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办理支付手续,改变了过去财政资金大量沉淀在部门和单位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国库资金,国库现金流量由预算单位分散持有转变为财政部门统一持有和管理;三是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收入方面,撤销收入过渡户,支出方面,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统一开设零余额账户,用于预算单位日常支付和清算,并统一管理该账户。通过实施动态监控,有效监督预算支出的全过程,有效防止挤占、截留、挪用现象和预算支出的随意性,有效解决分散收付制度下对财政资金“看不到、管不住”的弊端,有利于从源头上、体制上防止腐败;四是提高了预算执行管理信息透明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预算执行信息的细化程度、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都大大提高,这就为准确判断财政收支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全面推进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财政部在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实现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在今年2月初召开的全省民生工程暨财政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全面推开市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几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和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已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础性制度。

  (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范围全面拓宽。截止底,中央各部门及所属12028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改革的预算资金达8600多亿元。在预算单位级次上,中央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展级次,重点加强了垂直管理部门预算级次推进,其改革“纵向到底”的目标基本完成;在资金范围上,中央已从一般预算资金扩大到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的资金。今年将深入研究中央预算外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问题,力争年内实现预算外资金集中支付。我省合肥市在就已经将预算外资金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同时,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包括农村义务教育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普九”化债专项资金等7项,初步形成了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范化的支付程序。地方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300多个地市,1900多个县(区),超过28万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改革。江苏省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已全面实行,并向乡镇延伸。黑龙江省地市县级已全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轨。广东省121个县、区全部开展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河南省有的市结合“乡财县管”改革,已在乡镇财政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二)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制度更加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统一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办法,包括:资金支付办法、会计核算办法、银行支付清算办法等。,我们进一步加大了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力度,转发了财政部一系列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如:新农合资金及化债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新农合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等。中央还研究起草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若干规定。二是管理更加规范。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内部工作规程,保证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更加规范。,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投入运用,实现了对财政资金支付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实时动态监控,保证了省级财政资金规范运行、安全支付。“财银直联”系统成功运用,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智能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集中支付效率,加强了财政资金监管,也强化了国库集中支付全程动态监控功能,根据对资金的监控追踪,财政资金实现了实时到账,安全有效;三是操作更加便捷。为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简化程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预算单位用款,省级从起,对预算单位的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离退休支出等基本支出,根据年度预算,每年分两次下达用款计划,预算单位根据用款计划,结合工作实际,在月度间调剂安排使用资金。

  (三)相关改革继续深化。一是公务卡改革试点启动。1月,财政部与中央纪委、人民银行联合召开了全国公务卡改革试点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了全国公务卡改革工作。截至底,绝大部分中央预算部门和地方绝大多数省级部门推行了公务卡改革试点,并要求到2010年,地方市一级以及有条件的县,都要推行公务卡管理。我省省级部门也积极推行了公务卡改革试点,3月,我厅会同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审计厅、省监察厅联合召开了省直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会议,选择了省药监局等10个省直预算单位开展公务卡改革试点。公务卡改革的实施,为加强预算单位的资金管理,防范资金使用中的不规范行为,建立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我们要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改革的范围,下一步,市一级和有条件的县都要实行公务卡改革;二是国库集中收缴改革进一步推进。,我省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强了国库资金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多个部门之间国库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确保预算收入及时、准确、足额入库,保证财政资金的正常调度,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也为下一步全面实现国库收付业务的电子化、票据交换的无纸化操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些相关的配套改革,进一步促进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