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格控制会议庆典论坛的数量、规模、规格和经费
为确保2010年会议、庆典、论坛经费在基础上压缩20%的目标顺利实现,各级、各部门要减少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格,缩减会议规模,切实降低会议成本。省财政厅将配合省政府办公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控制目标。
一是严格会议庆典论坛审批制度。除法定的以外,会议庆典论坛实行“一支笔”审批。坚决从严控制以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各级行政机关以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年度中不得超过两个。会前必须编制计划,报同级政府审批,未经批准不得以政府名义召开,也不予安排会议经费。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超标准使用会议经费,不得挤占其他经费。除会议统一发放的文件资料外,不得再发放任何纪念品等。各级行政机关举办庆典论坛活动,按照庆典、论坛的规格、规模及影响,报同级或上级政府审批,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举办;经批准的,要严格控制规模和支出。
二是大力推广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各级行政机关要转变会议召开方式,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推广视频会议,减少会议支出。凡是仅涉及传达文件精神、部署部门工作的会议一律采用电视电话或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
三是严格执行会议定点饭店制度。省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会议定点制度,按政府采购的会议定点饭店协议价格结算,不得挪用其他项目预算经费开支会议费。州、市、县级行政机关要在今年内全面推行会议定点饭店制度,暂时还没有执行会议定点饭店的地区,应首选内部招待所、宾馆作为会议召开场所。
(四)严格控制出国、出境、出省考察
2010年,各级行政机关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2010年出国、出境经费零增长,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目标的实现。省财政厅将配合省外办全力抓好目标控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出省考察工作的责任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严格控制出省考察经费。
一是建立因公出国、出境计划联动审批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外事部门、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在2010年3月底前建立因公出国、出境计划联动审批制度,实行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审批和团组审批双向控制,无出访计划的团组,财政部门不得审批经费,无经费预算的团组外事部门不得审批。接受或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的团组、向同级或下级机关摊派转嫁出国(境)经费的团组一律不得审批。
二是强化因公出国、出境部门内部审批管理。各级行政机关要从严核查出访团组的出访任务、人员结构、行程安排等事项。因公出访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不得借机公费旅游。出访计划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的执行出访团组数、人数和经费。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支出标准和要求办理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审批、核销手续,每个因公出国、出境团组的所有经费应实行专账核算。
三是严格控制出省考察,规范经费审批报销手续。各级行政机关应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需要,规范出省考察,实行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一支笔”审批。凡出省考察必须制定计划。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按照审批的人数、天数、线路以及经费计划进行核销,不得报销与公务无关的开支。要坚决制止各种借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的行为。
(五)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
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省财政厅将配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严格控制新建和改扩建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行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2010年,一律不得新建行政机关办公楼,一律不再审批或安排财政性资金用于行政机关新建、改扩建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建设项目。各级行政机关要积极推进所属接待设施或场所经营管理的社会化进程,实现彻底脱钩。各州(市)、县因地震、地质灾害等原因确需新建办公楼的,必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有关文件规定,从严控制建设标准。各部门、单位因增设机构、调整职能或业务发展确实需要增加办公用房的,应充分利用现有房源调配解决。
二是严格控制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维修改造。2010年,一律不得安排财政性资金维修改造行政机关办公楼及包括培训中心在内的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达到使用年限、确需维修改造的,必须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规范省级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和装修管理的通知执行。严禁高档装修,防止变相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严禁超标准审批和安排相关经费。
三是加大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监督检查力度。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联合监察、财政、国土、审计、建设等部门,在2010年8月底以前,对本级行政机关在建在修办公楼等楼堂馆所进行清查,重点查处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立项报批过程中弄虚作假,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未依法办理建设手续,挪用专项资金或使用贷款、借款、捐赠、集资、垫资及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楼堂馆所等行为。
五、几点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省政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李江副省长在全省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对成本控制制度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统一思想。做好动员和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认识到省政府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重要意义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实际作用,形成全面控制、全员监督的良好氛围。要细化方案。结合部门实际,科学制定并细化各部门工作方案,让部门行政成本控制工作有方可循。要求实求效。严格执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对不符合控制要求的问题,敢于逐项清理、逐条改进、逐一解决。要狠抓落实。分管领导亲自抓,专职人员认真干,明确责任,科学安排,不走过场,扎实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二要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重点控制内容,尽快研究编制符合各部门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实际的经费支出控制指标体系。各个指标要既有利于直观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及控制程度,又方便统计和考核。控制指标的关键是经费指标。如:公务用车和因公出国(境)的控制目标是零增长,即全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是多少,2010年就只能是多少,不能突破。同时,要明确行政成本控制与经费来源和渠道无关,只要是用公款开支,就必须按目标进行控制。要通过确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对行政成本的有效约束和控制,并借助指标体系对行政成本控制工作情况和效果进行阶段性量化评估。
三要加强工作指导。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在全省县以上行政机关全面推行,各省级部门在做好本单位成本控制工作的同时,还要主动指导本系统州市县级机关开展工作,及时传达省政府对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各项要求,并积极推广系统内在控制行政成本方面的先进经验,实现系统内各级机关齐头并进,全线控制。特别是各级财政部门,作为本地区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牵头推进部门,务必要加强对本地区各行政机关的督促、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全面铺开、顺利推进。
四要及时反映推进情况。一方面,对内反馈、形成互动。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财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向省行政成本控制推进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按时报送相关报表的同时,还要主动思考和总结工作进展情况,以简报形式反映工作成绩,并按规定时限上报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另一方面,对外宣传、营造氛围。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将成为今年省内各媒体高度关注的新闻话题之一。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对行政成本控制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积极组织当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为效能政府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时间紧、任务重、指标硬,难度大,但对于效能政府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有序推进,务求实效,全面完成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有力促进各部门效能建设上台阶、上水平。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大家及时向设在省财政厅的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推进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