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0年全区教育工作大会。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次、区委三届十四次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全区教育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表彰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典型,组织和动员全区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目标,全力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努力进取、克服困难,2009年教育工作扎实推进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勤奋工作,全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教育结构继续优化
一是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2009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落实各项保学控辍措施,认真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全区共有57753名中小学生享受到贫困生生活费补助,补助金额达3466万元。通过“两免一补”政策的顺利实施,义务教育成果全面巩固,全区在校中小学生达13976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1%,辍学率控制在了1%以内;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8.05%,辍学率为2.41%。
二是高中教育稳步发展。为突破高中教育发展瓶颈,以区一中作为发展高中教育的龙头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效益,学校建设快速推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区二中和乐居中学的征地扩建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前期工作。2009年,全区共有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0980人,高中入学率达45%,同比提高了7个俜值悖咧薪逃婺!⒅柿俊⑿б嫖炔教岣摺?br>三是职业教育不断推进。通过与重庆工商学校和昆明市农校开展联合办学、改革办学模式、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等多种形式,区职中办学规模、效益和社会声誉逐步提高。全年共完成招生1038人,比上年度增加138人,全校在校生达2380人。同时,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新增设了机械、建筑、财经等专业。继续巩固原有就业渠道,全校500名毕业生中,有490名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
四是民办教育方兴未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区民办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涌现出了爱心幼儿园、明达中学、华语特色学校等一批具有办学特色、教学质量较高的品牌学校。民办教育学校数量发展到21所,在校学生达到3450人,基本涵盖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育,在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替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教育质量、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社会各界资助,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争取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2000万元,排除危房2万平方米;争取扩大内需初中校舍改造资金1545万元,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500万元,新建教师廉租房3万平方米。凤凰中学,区四小南校区,区一中高中教学楼、学生公寓二期工程,区二中北校区食堂,区四中教学楼等一批校舍相继启动建设。校安工程全面推进,完成了全区所有校舍的排查鉴定,制定了实施方案,为全面实施校安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批校安工程快速推进。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为全区各类学校增加多媒体教室15个、校园网络6个、广播系统11套、图书21万册,为41所中小学增加了实验设备,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
(三)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全区学校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狠抓常规管理、丰富校园文化、规范师生行为,校园环境和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区教育局加强对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机制,完善教学目标跟踪考核办法,通过实行质量监控,把教学质量责任明确到学校,分解到教师,初步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了“课堂促教研、教研促教学、教学促成长”的教育科研氛围,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09年,全区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中考质量被市级列为一类,较上年有了明显提高,600分以上考生达2311人,同比增加976人,呈现出培优能力强、低分学生比例低的良好态势。区一中高考上线率达到93.4%,同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
(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甘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教师工作责任制,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促使学校内部形成积极上进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引入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到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招聘紧缺学科应届大学毕业生37人,补充“特岗教师”242人,“补员考试”90人,“三支一扶”26人,全区新补充教师395人,进一步充实了中小学师资力量。同时,组织了6000名教师校本培训、2000名班主任培训、3500多名教师的履职晋级培训。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广泛开展学习培训、大力引进和补充新鲜血液,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教师数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推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全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学校匮乏和办学条件总体较差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和大班额现象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是学校管理方式粗放,办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薄弱学校,各项建设急待加强。部分校长业务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工作作风不实,对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办学质量忽上忽下,极不稳定。2009年全市22所二级高完中综合考核,区二中排名倒数第一,乐居中学倒数第二,这无疑为××区教育增添了不光彩的一笔,与昭通中心城市的形象相去甚远。
三是教师数量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按照省级最低师生比,全区仍缺编各级各类教师1530余人,各乡(镇)、办事处现仍有代课教师1300余人。部分教师工作漂浮,明显存在着事业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
四是高中教育瓶颈问题突出,职业教育仍然滞后。我区今年初中毕业生达13000多人,而高中仅能招生3000人,加上职中招生2000人左右,高中入学率与全省55%的平均水平相比仍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没有根本改变,加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劳动力市场结合的紧密度和针对性还不够,致使全区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滞后。
以上存在这些问题,是直接影响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实现新的更好的发展。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圆满完成“十一五”教育工作任务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教育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在新的一年中,我们面临着国家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云南省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加大对我区城区教育发展关注力度的有利机遇;同时,也面对着许多重大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根本解决、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需求日益提高、深化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突出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客观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区的教育形势,我们既要善于抢抓机遇,又要敢于迎接挑战,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做好2010年的各项工作。
2010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抓管理、保稳定、提质量、谋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做好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和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创建等工作;正确处理好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发展优质教育与加强薄弱学校建设、调整校点布局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区教育与市直学校共同发展等重大关系问题,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全区教育各项工作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有新亮点,各项指标有新提高,发展难点有新突破,圆满完成“十一五”教育发展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以巩固发展“两基”成果为重点,努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巩固和发展基础教育,扎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今年年底前,国家将组织对我省“两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迎接国家“两基”评估验收是今年全区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各学校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相关要求,高度重视,尽早进行安排部署,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认真分析本辖区“两基”工作现状,找出问题和差距,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抓好落实;要进一步规范“两基”档案资料,做到完整、齐备,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和区直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检”7个方面的内容认真搞好自查、自检工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区教育督导室要加大督促、指导、检查力度,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确保全区“两基”国检顺利通过。
二是努力拓宽高中教育瓶颈。加快区一中、区二中和乐居中学改扩建进度,扩大区内高中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区属高中与市直高中协调发展、互为补充的格局。要加强与市教育局和市直各学校的协调沟通,确保今年区直高中完成1900人以上的招生任务,并争取市直高中在我区招生1000人以上,使2010年全区普通高中招生达到3000人左右,职业学校招生达2500人,力争使全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48%。
三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认真执行云南省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步伐,鼓励和支持农村乡(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兴办中心幼儿园,大力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区教育局要加大对区幼儿园和城区民办幼儿园的指导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其不断扩大办园规模,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
四是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把民办学校纳入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范围,帮助民办学校解决困难,努力为民办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民办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动全区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以校安工程为重点,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确保按期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紧紧抓住全省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的有利时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按期完成。严格按国家和省的要求,今年内全面完成首批入库的3.9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到2011年全面拆除现有d级校舍和维修加固b、c级校舍。同时,按照“三集中、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乡镇总体规划、人口密度、学生来源、集镇发展等实际情况,精心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全区中小学校点布局更趋合理,使学校基本上能适应现代教育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