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交流材料 >

全国地方法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

2010-07-19 
 二是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法学研究队伍。为推动法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在发展会员时,注意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尽量把那些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吸收到法学会中来
四、努力办好《法治瞭望》,积极宣传**法治建设,不断扩大法学会在全局中的影响

  为更好地“立足**、研究**、服务**”,我们经过市直政法各部门及**大学、市委党校等单位的有关同志一年多的筹备,于2004年7月10日创刊出版了《法治瞭望》。在创刊期间,在刊名确定、栏目设置、稿件征集到制度建立、经费保证、采编人员筛选等方面,始终得到了市委政法委及有关部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法治瞭望》是**市目前唯一的法治综合刊物,至今已出版了13期,每期投入2万元,印5000册。该刊除在全市范围内向上至市级领导、党政机关、执法部门,下至乡镇干部及基层单位赠阅、发放外,还报送上级领导机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并在全国所有省级法学会,大城市法学会,部分地、县级法学会之间进行纵、横交流。我们以《法治瞭望》为阵地、为平台,传达上级指示,反馈基层信息,反映政法工作,宣传政法战线涌现出的典型,帮群众以案释法、解疑释困,推进法律法规的实施,运用法律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两年来,坚持办刊宗旨,把握舆论导向,提高学术质量,寓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指导性、政策性于一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广大读者称我们的刊物是宣传政法工作的前沿,依法治市的窗口,联系法律工作者的纽带,活跃政法工作的园地,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党和政府联系政法工作的桥梁。

  同时,我们还邀请、组织有关专家、律师免费给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法律帮助,成立了法律研究咨询中心,并在《法治瞭望》上公示了联系电话。通过以上工作,使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了法学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为优化工作环境创造了条件。

  五、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法学会在全局工作中的基础

  一是建立了一个精干务实、上下联网的工作机构。为加强法学会机关力量,办好《法治瞭望》,经市委政法委同意,从市直政法部门和**大学及市委党校抽调或聘请热心法学研究事业、有一定专长的在职及离岗退休的领导同志参与法学会的活动。由于这些同志多数是兼职的,为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他们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从不计报酬。根据需要,市法学会建立了通讯联络总站,在各县(市、区)及市直各大系统、政法各部门建立了37个通讯联络分站,市公安局等单位又专门下发文件,在所属单位建立联络组。由于形成了网络,上下贯通,使各项工作通过各联络站(组)及时得到了部署和反馈。

  二是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法学研究队伍。为推动法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在发展会员时,注意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尽量把那些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吸收到法学会中来,让他们在法学会中担任一定的职务。为开阔会员的视野,还注意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和考察。仅2004年以来,共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会议和交流3次,参加地方法学会举办的各种交流7次,组织部分会员赴外地考察6次,接待山东济南、济宁,江苏南通,湖南常德4市法学会28人次。

  三是建章立制,加强了会员队伍的管理。为规范法学会工作,几年来,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会议制度》、《请示汇报制度》、《财务、车辆管理制度》、《考察交流制度》、《刊物编辑、印刷、分发流程》、《先进团体会员、优秀法学(法律)工作者、优秀论文评选办法》、《通讯联络站管理办法》等涵盖人、财、物管理的规章制度,使法学会各项工作都做到了有章可循。为会员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适应繁荣法学研究、依法治市的需要,2005年底,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根据中国法学会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市法学会会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会员队伍建设的意义、目标和服务措施都作了详细规定,努力把法学会队伍建设成法治建设智囊队伍、参谋队伍、理论队伍,把法学会建设成会员之家。同时,加大了对会员管理的力度,对会员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登记,以保证会员队伍的战斗力。

  建会以来,由于我们坚持把法学会工作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在全局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所以,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仅仅是初步的。我们决心虚心学习其他法学会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把我市法学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