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这个目标,着力点在于调整城乡经济发展格局,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资源良性互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主题,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建设,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52.61亿元,同比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完成34.06亿元,增长18.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80.6 %;粮食总产102.12万吨,油料15.13万吨,分别增长9.5%和12.2%;猪、药、茶、菜、渔五大主导产业产文秘杂烩网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6%,新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4元,分别增长23.7%和20.5%,“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比“十五”分别高出8.51和9.4个百分点。
二是城乡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城市坚持以“三创两提高”为抓手,努力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连年实施了“十百千万”和“五个一”工程,2006年以来共建成通村水泥路3600公里、农村户用沼气池5.59万口;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447个,扶贫移民搬迁22295人;建成农村饮水工程865处,解决了37.87万人饮水问题。农村电网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复垦整治、水利设施建设等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三是农业产业化辐射带动能力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稳步发展。2008年完成生猪总产值40亿元、中药10.86亿元、茶叶5.28亿元、渔业2.06亿元。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200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总产值66.69亿元,安置城乡就业4.42万人,占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0%以上;上缴税金10023万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1.85%。各类产业化组织中,种植业308个,畜牧业146个,共带动农户77.1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6%,较2003年增长27.7%。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收总数达到9.67亿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1253元,人均313元。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明显加强,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9年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全面完成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85所中小学校49.7万平方米危房改造,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4个、市级10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参保缴费24.78万人,参保率达62%。农村低保、就业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开工建设6个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新增就业3.3万人,城乡劳务输出66.3万人、实现收入51.9亿元。7.6万城镇低保对象、25.3万农村贫困人口、1.5万五保户和9.3万人次城乡特困人员得到救助。新型农民培训教育活动大规模开展,2008年培训教育群众近200万人次。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问题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同其他地方一样,在发展进程中城乡不平衡问题依然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且城乡收入差距呈拉大之势。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3.7%和20.5%,这个增幅虽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收入仍低于全国5626元和1877元、全省2703元和251元。同时,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3.12:1已扩大到2008年的3.52:1,城乡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态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农业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生猪等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实际增收困难加剧。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总体较低。全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为31.63%;通村道路硬化率为70%;信息宽带局部安装;农村用电电压不稳,实际电价偏高;城乡就业政策不平等,失业保障城市覆盖率已达71.7%,而农村几乎为零;城市本文来源: http://www.reader8.net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水平方面更无法与城市相比。三是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因投资体制的不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般由财政统筹,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和集体经济的积累,虽说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投资总量大幅上升,但与城镇投资相比仍然很低。2005—2007年3年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85.71亿元,其中农业投资17.26亿元,仅占总投资的6.0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74.93%,农业投资明显低于城镇。而且农村地域辽阔,投入欠账较大,在与城市投资比较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情况下相比,农村投入仍显严重不足。
除此而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未真正确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还未真正建立等等,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调查来看,我市出现上述城乡差距,既有社会的、历史的、自然地理的等客观因素,也有农民文化程度偏低、自我发展能力不高等主观原因,总之,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体制因素所致。基于我国社会历史状况,多年来,我们一直以户籍为基础,区别对待城市与农村,尽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这种趋势正在扭转,但长期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加之农业是个弱质产业,风险大 、比较效益差,农村资源要素受市场机制的驱动,争相外流,向城市集聚,而城市资源要素缺乏向农村流动的内在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差距已变得越来越明显。
三、对策和建议
调查资料显示, 2008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000美元,而我市仅为1467美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24.86:38.58:34.56,一产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国地级市比较中,××是比较高的;城镇化率达36.4%,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情况表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具有较大优势,同时表明经济结构不甚合理,在全国整体上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发展阶段,而我市却处于相对滞后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的潜力所在。基于对基本市情的认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全面规划,扭住重点,大力加快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步伐,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努力在一些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