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非煤矿山:我区现有非煤矿山企业12家,其中实心粘土砖厂10家,白土矿2家。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实心粘土砖企业应于2010年3月15日前全部关停,因此我们没有对这些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针对实心粘土砖厂即将关停、业主容易疏忽大意、舍不得在安全方面投入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实际,对砖厂等矿山企业进行了高密度的监管。一是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我们通过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加大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认真坚持月查制度不松懈,每个月至少一次深入生产现场,排查生产安全隐患;二是要求所有砖瓦厂在关停前,生产期间必须向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现场安全评价报告和问题整改情况;三是所有砖瓦厂必须向安监部门缴纳风险抵押金,增强约束力;四是对于个别采石场存在少数村民私挖乱采的行为,安监局执法人员多次深入现场进行检查,驱散非法开采的机械、车辆和人员,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对作业现场进行了封闭。
另外,国土资源部门也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印制法律法规宣传手册600本、宣传单1000多份,下发到各矿区和乡(镇)、办事处及村,结合“6.25”全国土地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并在矿区刷写宣传标语,悬挂警示标牌。二是开展非煤矿山资源开发安全整治活动,组织专班深入现场进行检查,针对13起无证开采和2家有证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依法下达了责令停工通知书和责令整改通知书;对非法开采的,区国土资源部门已以书面报告形式移交到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市国土资源监察支队进行立案查处,逾期不停工的,下一步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坚决予以关停和取缔。
(三)注重协调配合,整体联动,搞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整治行动
1、消防安全工作。为确保奥运年我区不发生较大的火灾事故,遏制一般事故,消防部门重点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加强消防安全任的落实。年初,区政府与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100余份。二是完善和落实消防工作报告制度。区政府两次召开消防联席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消防工作。三是突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和隐患治理。切实加大对学校、网吧、建筑消防设施、消防产品、在建工程的专项检查和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并与元旦、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奥运会和“两会”召开期间的全面拉网式检查相结合,与三级重点单位、“五小场所”和城镇居民区消防安全监管相结合,坚持领导带队,部门联动,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分类治理,突出重点,消除隐患,减少存量,杜绝增量,今年全区共排查整治火灾隐患950处,火灾隐患网上录入率、整改率达到95%以上。在专项行动查出襄樊市农业银行综合楼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后,及时成立了专班进行论证,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整改,并于11月份,对隐患单位实施了停业整改销案措施。四是推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年初,我区对163个二、三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了调整,积极推行8类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计划,目前全区78个人员聚集场所已达标70个,14个宾馆饭店已达标12个,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落实,消防设备器材配备到位,每年检测一次,完整好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符合规范,消防设施正常运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培训到位,持证上岗。五是深入探索农村和城镇社区消防工作新机制。认真开展了“消防安全村”、“消防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依托乡镇政府、村、社区居委会和公安派出所及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组建村、社区居委会消防队、保安联防队,每个村、组确定一名日常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责任人,负责日常的消防安全工作。把农村和城镇社区治安联防工作与消防安全工作有机结合,有关部门在加强基层保安、消防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培训力度,并配备了必要的灭火装备器材,发展成了“一队多能”的基层保安消防队伍,投入灭火执勤,大大提高了农村和城镇社区抗御和防范火灾事故的能力,收到了好的效果。目前,全区“消防安全村”、“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达标率达到了80%以上。六是不断加强公安消防队伍自身建设。今年,借“三基”工程建设之机,**公安消防大队多方筹措资金,按公安部下发的消防监督装备配备标准,配齐了消防产品监督仪器和有关装备,并为**两个消防中队,配备了抢险救援专用车辆,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火灾接、出警管理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到接警及时、出警快速、扑救得力、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科学准确。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质监部门以今年元月6号的檀溪土锅炉爆炸事故为教训和切入点,一是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宣传教育力度,发放有关宣传资料200多份。二是开展调查摸底。印发表格,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特种设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摸清底数,并确定了10个重大危险源,对35台重大设备实行重点监控,在普查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整改,督促企业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检验32台。三是加强监管执法。将日常监察与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的专项检查相结合,突出重点,主要开展了“五小企业”(小化工、小作坊、小浴池、小建材、小造纸)特种设备、学校锅炉、危险化学品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排查、起重机械、气瓶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84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2家,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70份,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档案33个,立案16起。在执法活动中,质检部门还注意加强同区安监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联系配合,及时向区政府上报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5家,同时对列入《**区2009年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及监管责任分解表》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开展重点整治,坚决遏制因特种设备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学校师生安全牵扯到千家万户,认真抓好学校安全是我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今年,我区召开了专门的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区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到会并讲话,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并多次组织人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对自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隐患登记造册建档,将整改责任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人员;教育部门还拿出专款,对隐患进行限期督办整改,整改完毕后进行验收复查,合格的进行销号,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10月份,区教育系统开展了“五园”创建评估活动,有24所学校被授予“平安校园”称号。11月份,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带队,组织教育、卫生、建设、安监、公安等部门对全区99所学校和教学点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此外,教育部门还将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启动了安全教育从学生抓起的活动,并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做到了“安全防范无空当、安全管理无闲人、安全教育无空地”。目前我区所有中、小学校D级危房整改率达100%,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教室、楼梯和护栏整改率达100%。
4、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完善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定责任状。海事部门与区政府和各有船乡(镇)及部门分别签定了水上交通安全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村和船主,建立起以四级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乡(镇)船舶安全责任体系。二是将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活动。开展了对低质量船舶、渡口船舶反超载检查和安全检查,对桥区施工设备、各装卸码头、渡口等30处重大基础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共印发宣传材料1500余份,制作横幅5个,展板2块,出动执法人员243人次,海巡艇87艘次,汽车巡查17余次,共检查船舶1056艘次,发现缺陷1657项,督促整改1326项,限期整改331项,并认真开展了“两防”回头看工作。9月20日至25日,海事部门还开展了为期6天的声势浩大的水上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共发放宣传资料825份,检查各类船舶90余艘,并对5起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进一步规范了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秩序。三是对辖区汉江河内非法采砂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根据省海事部门《关于对进一步加强采砂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组织海事、安监、公安、水利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行动,共驱逐出境采砂船5艘,强制拆除2艘。四是加强农村水库渡口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我区已建立了“区、乡、村、船主”四级安全保障机制,开展了渡口及船舶达标活动,渡口标志、船舶标志、备消防救生设施、渡口安全管理制度达到了“四统一”,水库渡口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面达到了100%。五是认真抓好春运、汛期、旅游黄金周、奥运会期间和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安全监管工作,开创式的建立健全了水上交通安全警报和预警信息平台。在特殊时段,海事和水运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出资与气象和信息部门合作,建立开通了预警信息群发平台,及时将天气情况发送到海事部门工作人员手机和船员手机上,一年来共发送预警信息2153条,电话通知1543次,对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安全防范和准备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治爆缉枪工作:公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一是认真开展民爆物品、剧毒物品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检查。对上述单位严格执行仓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硬件建设,配套完善了防火、防盗、防雷击等安全设施。二是加强危爆物品、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存储、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购买证、运输证的发放。三是开展了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印发了《工作方案》,确定了重点整治单位,与各涉枪、涉爆单位及人员逐一签定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在城镇等重点部位张贴关于缉枪治爆的《通告》1200多张,印发宣传资料4500份,制作横幅12条,张贴宣传标语1700张,利用地方媒体报道12次。在为期7个月的专项行动和奥运安保期间,公安部门共出动警力清查1300余人次,动用警车180余台次,检查集贸市场106个次,危管单位38个次,商场和娱乐场所560家次,共收缴管制刀具65把、自制土铳2把、报废的二战时期的军用子弹8838发、雷管109枚。四是配合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烟花爆竹市场整治行动和打“三非”等专项行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此外,水利、林业、卫生、劳动、司法、供电、工会、经济、供销、粮食、商务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都按照区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和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依法开展安全监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六、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和制度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步入规范化和良性发展轨道
(一)建立事故和重大隐患举报奖励制度,认真查处生产安全事故
在继续坚持完善各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基础上,今年,我区又制定和实施了《**区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事项、范围、举报方式、受理单位、调查核实的有关要求、奖励标准和认定、经费来源渠道及奖励办法等做了明确规定,并利用网站等方式向社会进行公告。今年安监部门共接到生产安全事故和隐患举报8起,都及时安排监管执法人员进行了调查核实和回复。对元月6日檀溪腾达水泥构建厂的土锅炉爆炸事故和10月19日欧庙辖区一引资化工在建项目(襄樊市烯烃公司)在前期施工场地平整勘验过程中发生的测量标杆接触高压线致人死亡事故,区政府和安监、公安等部门都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处置措施,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和定性,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罚,依法追究责任。
(二)继续开展企业信息采集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对本地的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采集,并分门别类的登记建档,截至目前,全区已有495家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了安监部门安全监管范围。对于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我们将创建任务明确到单位和科室负责,采取明确时间、上门指导、跟踪督办的措施,加大创建力度,今年有5家企业进行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申报(华建机械、金和尚机械、明超机械、哈瑞特公司和吉源纺织公司),其中4家已经通过了现场审查。通过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促进了企业的规范化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上台阶,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三)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坚持安全生产24小时应急值班
我区制定和完善了突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危化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等单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高危企业也都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国土资源、危化学品和教育等部门还开展了演练,从而使应急救援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重大节假日和奥运会及“两会”召开等重要时段,各地、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都按要求布置好安全值班工作,做到有安排、有记录、并按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本地、本单位当天的安全生产值班情况,区安监局进行抽查,确保安全生产应急值班工作落到实处。
七、我区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虽然2009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也还比较严峻:
一是事故控制指标不容乐观。按照市安监局截至11月底的统计数字,我区1-11月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38起,死亡3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59.9万元。其中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8万元;消防火灾事故136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41.9万元。虽然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工矿商贸企业事故伤亡人数也在控制指标范围内。但四项事故控制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事故起数增加60.5%,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是净增加,直接经济损失增加161.6%,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二是少数基层组织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重经济指标,轻安全指标的问题,少数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谈起招商引资工作了如指掌,对安全生产工作知之甚少。
三是市区内安全生产分级监管体制与工作归口问题。由于城区内省属、市属企事业单位多,存在产权归属不清、监管责任主体不清,如省属企业厂内出租车间、厂房,市直单位门面房出租,导致管理出现盲区。城市燃气、建筑市场,城区监管无职能、无手段的问题;隆中办事处划归隆中风景区管委会后,安全监管主体未及时同步转移,给工作管理和协调带来一定影响的问题,比如鞭炮厂关闭的问题。
四是我区工业企业大多数规模小、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投入不足。消防、质监等部门与安监部门统计口径存在分歧的问题,事故控制指标小,监管压力大;城区体制与县(市)不一样、但考核时使用一个标准和模式的问题等等。此外,市里给城区确定的事故控制指标过小、而且火灾死亡人数要求为零,上述这些因素都给我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也使我们倍感压力。
五是乡镇一级安全监管力量薄弱,执法手段弱化,与所承担的责任不相适应。虽然安监部门已委托执法,但执法人员大部分是兼职人员,且执法能力不高。
八、2010年的工作思路
我们将在认真总结2009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客观深入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用“安全发展”理念引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深化重点高危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和各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实施综合治理,加大安全投入,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实现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现状的明显好转。
我就汇报到这里,不到之处请考核组的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