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加强政策衔接和分类指导。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既要坚持改革方向,又要注意与现行政策相衔接,确保政策执行不脱轨、不掉节。在工作过程中,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调研,结合实际,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改革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不要作简单化的处理,要进行精心的研究,逐级进行汇报,不得乱开口子。要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主要是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等,在制度规范方面,全省各类事业单位是统一的,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执行,不打折扣。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结合各自实际,科学论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稳妥实施。
四要坚持因事设岗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坚持以岗位为主,又要考虑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因事设岗是岗位管理的本质要求,要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设置。同时也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不同的成长规律,考虑各类人才自身的实际情况,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努力做到人尽其才。
三、精心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十分艰巨的任务。市委、市政府对实施工作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实施工作按要求和进度顺利完成。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在建立和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各县区、各部门要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各有关部门、各县区、各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亲自过问这项工作,特别是县区负责常务工作的同志,要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加大领导和指导的力度,加大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力度,建立有效的制度,来了解情况,认真把握,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各主管部门、各单位处于改革的第一线,是改革的责任主体,更要切实负起责任,结合上级要求、文件精神和自己实际,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具体负责人事工作的同志,要全力以赴,稳妥操作,确保不出问题。县区参加这次会议的同志回去以后,要向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专题汇报,向政府常务会汇报,向县区委常委会汇报。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就这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进行认真安排,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保障制度。同时要进行广泛宣传,使大家对上级要求和文件精神了解和掌握,群策群力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人事部门要全力以赴,加强指导,要政策上有拿不准的,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向上级业务部门请示。这项工作时间很紧,原则上11月底,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各事业单位要完成岗位设置管理的报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摒弃等待观望的思想,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全市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如期完成。
二要积极稳妥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涉及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事业情况千差万别,头绪纷繁复杂,工作难度非常大。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考虑历史原因和客观实际,承认现状。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先入轨,后完善”,把制度先建立起来,尽可能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先进入岗位。对一些情况复杂、需要其他制度改革相配套,一时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暂按现行政策规定执行,留待日后的配套改革统筹解决。决不能因为个别问题、个别人而影响整个工作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