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按照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2010年是**发展的建设之年。工业作为第一经济,必须率先发展。要想率先发展,就要抓住工作的关键和重点,创新机制、破解制约,扩张群体、培育骨干,壮大龙头、提升产业。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今年,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抓协作区建设,打造经济增长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区域性产业特征开始显现。但是在现行体制下,乡镇之间发展经济各自为战,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营,区域合作渠道不畅,在推动产业发展上显得势单力薄。因此,我们根据区域布局、产业基础,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六个工业经济协作区。协作区实行市委常委负责制,吸收区内乡镇党政正职和与乡镇结对子科局负责人组成工作班子,市乡局一体合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第一协作区,包括城市新区、**镇、东安庄、穆村乡。要重点抓好城市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内配套设施,扩大项目建设成果。年内,力争7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同时,**镇、东安庄、穆村乡要围绕新区骨干企业,抓好创业基地建设,发展配套加工,培育一批创业主体。
第二协作区,包括前么头镇、王家井镇、大屯乡。要重点抓好前么头镇工业基地建设,坚持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统筹谋划,共同发展。要主动融入衡水市发展的大格局,争取衡水市的市政工程向前么头延伸。要与桃城区赵圈镇联手合作,打造化工产业园。同时,要通过改制、嫁接、置换等方式,盘活区内闲置建设用地,引进一批大型项目,振兴前么头镇老工业基地。年内,区内路网建设要起步,盘活建设用地要有新成效。
第三协作区,包括太古庄乡、大堤镇、魏桥镇。要充分发挥太古庄工业基地的土地优势,重点围绕化工、机械制造产业,引进重大战略投资者,培育**工业新的“隆起带”。进一步做大做强金属结构热力设备公司,培育区域产业龙头,建设华北地区重要的特种设备生产基地。
第四协作区,包括唐奉镇、兵曹乡、双井区。要把丝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引网入深”工程。要以建设宏利丝网创业辅导基地为契机,引进一批加工企业。同时,在巩固原有专业村的基础上,再发展一批加工户,培育一批专业村,进一步壮大群体规模。今年,新上丝网加工企业要达到20家,新增个体加工户200户。
第五协作区,包括辰时镇、溪村乡、大冯营乡。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要紧紧抓住山东鲁花入驻**的有利时机,引导农民扩大花生种植面积,通过推行“前车间、后基地”的加工模式,扩充加工群体,壮大花生产业。要立足于纺织小区建设,发展一批纺纱、织布业户,扩大行业总量。同时,全力支持晨光万吨肉食技改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
第六协作区,包括榆科镇、护驾迟镇、乔屯乡。该区作为独立工矿区,具有毗邻衡水开发区的优势。要主动承接衡水市产业辐射,围绕工程橡胶、铸造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引进项目。要搞好307国道和辛武路沿线闲置建设用地开发,重点抓好榆林、东四王、西安庄三个工业小区建设。
目前,以**镇、前么头镇、唐奉镇为核心的三个协作区年实现工商税收位居全市前列,工商税收总和占我市全部财政收入的51%。今年,我们将重点加大对这三个区域的扶持力度,力争第一和第二协作区纳税超5000万元,第四协作区纳税超2000万元,打造三个经济增长极。
2、抓制约因素,提升经济承载力
从目前来看,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建设用地、电力供应、乡村公路三个方面。最近,市委、市政府从发展战略全局的角度出发,围绕破解瓶颈制约,制定了“三个规划,一个办法”。这也集中体现了我们抓大事、议大事、办大事的执政理念。一是立足城市长远发展,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这是衡水市第一个通过省政府批准的县级城市总体规划。**建城区面积将由12.6平方公里拓展到22平方公里,新增的近10平方公里重点向北发展,这不仅为城市建设预留了发展空间,而且为工业、现代商贸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二是针对乡村交通不便的问题,制定了公路路网建设规划。俗话讲,“要想富,先修路”。只有公路连厂进村才能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因此,市委、市政府责成交通部门在现有公路框架的基础上,规划了“五纵八横大循环”的公路网络。要通过新建和改造现有公路,增加公路密度,逐步减少没有主干路通行的村庄。这是本届政府任期内要完成的工程。届时,全市将新增公路总里程400公里,公路密度由现在的每平方公里1.1公里提高到1.4公里。目前,这个规划已得到了省、市交通部门的认可。今年,要完成大广高速连接线(辰时-市区)、大张路北段(307国道-溪村张邱)、赵宁线东段(宁安线-赵圈镇)、兵辰线(兵曹-辰时)、沿皇路(东沿湾-武强皇甫)建设任务,并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三是针对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制定了电网建设规划。2009年,我市用电量达到了8亿度,同比增长22%。其中,衡水市直供5亿度,我们自供能力仅有3亿度,特别是进入农业灌溉期,拉闸限电现象比较普遍,这已严重影响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按照规划,今年要完成投资1.2个亿,建成3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增容2座35千伏变电站,新增5条双电源供电线路。这些项目建成投用后,我市供电保障能力将由现在的70%提高到90%,进一步缓解全市用电压力。四是针对乡镇经济实力薄弱的情况,制定了乡镇工业建设用地暂行办法。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将土地出让金市级收益部分作为扶持资金全部返还乡镇,用于支持乡镇上项目,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