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社会实践报告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

关于“河州村新中国建国60年以来的变化”的调查报告(3)

2009-09-26 
从农业方面看,由于杂交水稻等高产作物的出现,农民的产量大大增加,收入也大大的增加了。

  三、调查记闻:

  在调查过程中,我询问了许多村中的老人对于这60年来村中变化的感想。我的奶奶今年已70高龄了,她在这个村中生活了几十年,对这个问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了,以下便是她的回答:

  “我是58年嫁过来的,那是村子刚刚由立新(乡名)的一个山洼迁到老城旁的潦河北岸。(说明:1957年的时候,村旁的一座大山由于一次大暴雨而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泥石流,村民虽无人员伤亡,但农田大部分已被泥石流淹没,因此,村民不得不从山洼中迁出迁到了老城旁的潦河北岸。)那是你爷爷家的房子还没建好,我们的房子是一个由几根大木棍和一张大的塑料搭成的帐篷,十分简陋。我就在这样的帐篷里住了一年半,并且生下来你大伯。后来情况就慢慢好转了, 60年的时候,我们终于住进了新房(所谓的新房,其实就是由大圆木订起来的,下雨的时候仍然会漏。)就这样差不多到了1985年的样子,由于人口增多,住房不够,于是村民又在离原村庄不远的一块大滩上建起了一些新房,主要是供刚结婚不久的过来住。大家都叫它新基,原来的村庄叫做老基。到了1995年,老基就只剩下一些老人,大部分年轻人都搬到了新基。98年的时候,全国发生了特大洪水,我们整个村庄都被淹了,由于政府的移民建镇,我们就搬来了新城,也就是现在住的地方。房子都是漂亮的两层楼房,多亏了政府对我们农民的关怀,我们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现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都有了。以前有的听都没听过呀,更别说用了。”

  接下来我又询问了村中的老书记,他在村中做了8年的村务主任,又做了5年的书记。对村中的事情都比较了解。

  “我是53年出生的,当我开始有记忆的时候村中还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生活十分简单,每天几乎都是以同样的模式在生活。我是30岁的时候开始在村里当干部,当时村里把居民分成6个小组,每组10户人家,我是3组的组长。我记得当时村里刚开始计划要建新基,但由于资金和土地等问题而被推迟到了85年。我96年开始做书记,当时村里也就是刚刚脱离贫困。村子正正的发展是在99年以后,99年我们刚搬来新城,离县城进了。村民的赚钱路子也就比以前多了很多,在农闲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出去做做别的事情,村民们的生活也就大大改善了。现在,村子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村里的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村民的生活也丰富了。

  四、从小视点看现代农村

  农村合作医疗:前几年,农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便宜、周到的治疗。以前看病难的问题已不复存在。

  免费教育:现在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的孩子读书基本上不要什么钱,每学期只要交几十块的书费,其他费用都由政府负担。说到这点,农民们都乐开了花:“党和政府好啊,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们的学费犯愁了。”现在就算是在偏远的山村,也很难再看到辍学在家的孩子了。

  家电下乡:就在去年,国家开始了家电下乡项目,农民们只要买政府指定的电子产品,就可以享受13%的补贴。产品范围涉及: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等。现在,拥有洗衣机和空调已经不再是普通农村家庭的奢望。

  五、调查总结:通过这几天的调查,我不仅看到了我们村在这60年中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从中看到了中国这六十年来的快速发展。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党和政府为中国探索出的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离不开改革开放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实践日志:

  日期地点调查对象或内容备注

  8.19 家中 翻阅村中资料并整理

  8.20—8.21 村中 走访村中的老人及村长

  8.22-8.24 村中 问卷调查(50份)

  8.25 家中 整理资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