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调查报告 >

地区养老模式需求调查报告(4)

2009-06-12 
这是一篇关于地区养老模式需求的调查报告,3COME为您整理。
  2、分类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在完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管理和政策扶持的同时,研究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管理与扶持措施,以满足一部分支付能力较高、需求层次多样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

  3、健全财力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长效的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入发展机制,并争取将政府对养老福利服务的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通过老年人福利设施建设补贴和服务补贴,使政府的财力能够发挥托底的作用,保证需要满足困难群体的服务要求,逐步实现“费随人走”,形成“补老人、补服务、补项目”的公共财政供给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福利服务,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加强服务资源统筹。医疗服务是老年人最主要、最基本的需求项目,也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当前要将民政和卫生资源进行整合,让医疗卫生进入养老机构。本着“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原则,统筹发展卫生部门老年护理医院和民政部门养老机构护理资源,将统一统计养老床位数量。

  5、开发专业化服务人力资源。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逐步提高服务人员待遇,积极吸纳专业人员,进一步规范社会化用工制度,加强专业化培训,造就高素质养老服务队伍。依托专业化、社会化培训机构,证书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护理员、医护康复人员培训课程;积极建设志愿者队伍,倡导社会各界与养老福利机构结对活动。

  6、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尊老爱老教育。大力提倡我国传统的“孝文化”,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安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代际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转轨时期,由于外来文化的传播和扩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受到很大影响,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优秀文化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大量涌现,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在许多方面产生背离。使得人们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公与私、义与利等重大问题时愈来愈向后者偏移,这种倾向值得注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受到了市场经济中驱利动机的冲击,涉及尊老、爱老、养老的“孝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家庭尊老和孝道在我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古代先哲一再教诲“事父母,能竭其力”(孔子《学而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为政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礼记·礼运篇》)。但是在文革中,这一切都被当作“封资修”中的“封”被扫掉了,而后“孝文化”也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恢复、提倡和宣传。在今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子女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多有披露。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今后应当关注对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宣传和光大,树立优秀的伦理道德观。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落到实处。对违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披露,造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以利于给老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生活环境和温馨祥和的精神乐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