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养老模式需求调查报告(2)
这是一篇关于地区养老模式需求的调查报告,3COME为您整理。
变化之一是家庭养老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分离。所谓“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里下与老伴、子女等家人共同生活的养老方式,其条件是有家可居、家庭养老的养老资源来自子女、个人储蓄或社会福利机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居家养老中,您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有63.5%选择家政服务,18.9%选择子女照顾,11.4%选择邻里互助,6.2%选择家庭病床。在您愿意接受的社区养老方式,选择日托中心占38.5%,配送餐服务占29.1%,聊天服务占17.7%,志愿者服务占14.7%。现在,“在家养老”不一定就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的形式已经多元化,这在根本上是因为老年人群存在着显著的社会差异,最突出的表现在经济保障能力的差异上。有些低收入的老年人对家庭成员的依赖性比较大,而收入较高的那部分老年人的追求则已经超越基本需求,对养老的质量和高质量的助老服务提出了要求。而且老年人群的异质性,天然地决定了需要有多元化的养老方式。从调查情况来看,变革中的家庭养老基本上有三种方式:一是共居式家庭养老,二是分居式家庭养老,三是社会化养老,譬如,敬老院养老、公寓养老等等。从调查中显示,选择与家人居住占58.3%,与配偶居住占31.3%,单身独居占10.4%.调查结果说明,老人愿意与已婚子女分开过的意向比较明确,这样的比例可以达到四成之多。这主要是出于避免代际矛盾的考虑,但两代人之间还是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既分户又互助的格局使不少老人过得很舒心。
“家”只是家庭养老最常见的地点和载体,但不是惟一的。在这个意义上,“家庭养老”的实质是“子女养老”(个别的存在“配偶养老”),是代际之间存在着反哺式的财富流和资源流。应该看到,“家庭”和“家”是两个有联系更有区别的概念。此外,有“家庭”,并不一定就有“家庭养老”。“家庭养老”的关键是在家庭甚至亲属网络的框架内存在着赡养关系。
变化之二是家庭养老的功能出现弱化。养老支持力弱化、养老资源减少正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子女数的减少;二是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即从过去的共居转向分居;三是劳动力社会参与率的提高和社会竞争因素的介入使得不少做子女的陷入了某种角色冲突,即“事业人士”的角色和“孝顺子女”角色的冲突。这些变化影响到家庭的养老功能,特别是精神慰藉功能和日常照料功能的弱化已经在许多家庭出现。譬如,在老人较多的社区,空巢家庭增多已经开始影响老年人的养老质量。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前老年人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排在前四位分别是医疗保健占70.8%,心理孤独占16.4%,文化生活单调占8.1%,生活困难占4.7%。调查告诉我们,老年人最突出的问题是身体不适时的照料问题,空巢家庭在呼吁社区助老服务。
变化之三是养老功能出现转移,即从家庭转向社会。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您选择哪种养老方式中,有66.6%人选择采取居家养老(住在自己家里,专业机构提供家政、邻里互助等服务),23.3%选择社会养老(白天社区提供配餐,老年活动等服务,晚上回家居住),有10.1%选择自我养老(配偶、子女或自己照顾),这就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问题。家庭养老的比例会继续下降,在社区召开座谈会时,大家反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年人自立自助能力的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自我保障水平均会相应上升,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比例会有所上升。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老年人社会养老的需求比例达到80%,家庭养老的比例只有12.9%。这里的“社会养老”是指经济上主要由社会提供保障,靠离退休金养老;“家庭养老”则是指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子女、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员(如亲友接济)。
变化之四养老方式趋向多元化。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还专门设计一个题目,您愿意接受哪种新的养老模式。从统计情况看,除了传统居家养老、日托养老、机构养老外,还有以下新的养老模式,受到老龄人和她们子女的欢迎。
1、货币化养老模式。是由政府拿出一定资金,作为特困老人养老服务补贴。选择居家养老,政府每月以“代币券”的形式,将补贴发给老人,老人可自主选择明码标价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选择机构养老,可在全区范围内随意选择,用养老金(低保金、房屋出租金等)作养老费,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2.暖巢管家养老模式。这是一种专门为空巢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引入管家概念,让老人做主人,为他们配管家。从老人退休开始,就把他们的日常生活照料、身体健康监护、生活用品代购和配送、健康指导和咨询、休闲娱乐等承担下来,专门的配送车辆和专业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3.异地互动养老模式。是指在当地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登记,然后到外地养老机构养老。这也是目前多数老人比较热衷的养老方式。这就需与各省市地区养老行业广泛联系,为各地老人异地养老提供了专业服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多数养老机构接待旅游养老人数常年保持在10—20%。特别XX是著名火炉城,在这方面老年人需求非常大。4.养老助教模式。是指发挥国内外高知老人余热,为其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利用其教学资源无偿或低偿帮助学校教学。5.信息化养老模式。是指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增大养老服务信息化含量。把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老年康乐苑、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养老 110” 呼叫平台、社区老人“呼救通”系统、空巢老人家用“爱心门铃”等形成一个养老服务网络,采用数字化养老服务和管理手段,发挥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作用,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完善养老服务功能,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式养老服务体系。6.合资合作式养老模式。是指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开办养老福利机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三、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