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视角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这是3COME文档频道为您整理提供的一篇关于从哲学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剖析材料。
从哲学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发现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着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发生了质的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新阶段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学说,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时代高度,在科学发展中引领着意识形态新潮流,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联结住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纪元。
一、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只有发展这个硬道理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主要在于用问题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从这样的一种原理状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普遍性。承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否认矛盾的客观普遍性是形而上学宇宙观的主要特点。从这些原理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特征,就是马克思主义把发展作为一切本质特征的硬道理,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现在,我们倡导继续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的本义就在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篇章里,很少有针对中国现状或是某一个历史阶段提出纲领性意见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相结合进行建设性的实践,用中国原理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内涵,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质的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马克思主义从正确对待历史文化,正确对待人类创造的文明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上,正确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正确对待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上产生的新原理,从这些原理中为中国阐释新原理。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在发展中,我们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对一切事物坚持辩证否定观,把握可能性和现实性,杜绝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运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继续解放思想中,以大局意识、党的意识、创新意识、勤俭意识、纪律意识作条件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建立和发展上建设马克思主义新原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