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一步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是以完善制度为重点,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适应就业流动性和城镇化加快的特点,重点抓好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督促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积极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力争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征缴机制,加大征缴力度,加强稽核检查,提高基金征缴率。年底征缴养老基金460万元、失业基金155万元、医疗基金400万元、工伤基金14万元。
二是以严格基金内控力度为重点,确保社保资金支出到位。完善基金监管机制,加强基金审计检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稽核、信息报送和要情报告制度,形成财政、社保、地税、银行相互监督管理,社会监督使用的监督制约机制。及时调度资金,确保养老金、失业金、医疗费和工伤补贴资金的支出到位。7月份集中开展一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杜绝发生隐报、瞒报死亡套领养老金行为。对申领失业金人员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以法制宣传为重点,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以贯彻宣传《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为契机,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社会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法规的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保护意识。建立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用工备案”制度,对用工情况进行监督;通过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恶意克扣工资、无故延长工作时间,订立欺诈合同、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使用童工、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等问题,从严查处。加强劳动力市场秩序整顿,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依法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特别要密切关注、及时处理一些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争议案件,坚持公开曝光,扩大社会影响力。会同公安、工商、国土等部门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创造宽松的务工环境。
四是以落实措施为重点,加快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尽快协调发文通知18个乡镇和街道办劳动保障专干,尽快出台《关于加强街道(乡镇) 劳动保障工作事务所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实现编制、人员、经费、制度、场地和设备“六到位”。前移工作重心,改进管理服务手段,延伸服务职能,方便服务对象,使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真正发挥作用,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五是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作风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不断加强劳动保障干部的理论与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纠正重制度轻管理、重资金轻服务的问题,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向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坚持以社会保障对象“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为目标,加强金保工程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