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1)
这是一篇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COME为您整理。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握新时期新阶段 “三农”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民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局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驻村点贺街镇河东村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内容
(一)基本情况
河东村是“千年古镇、百年菜乡”——贺街镇的中心所在地,毗临327国道,陆路有207国道贯穿全村,距离梧州150公里,到广州330公里,西有贺江出西江直接珠江水系,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现有农户数275户,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3人,其中劳动力450人,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4300元左右;全村总面积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450亩;该村水、电配套成网,用电、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100%;通讯条件优越,信息网络健全,电信、互连网均与国际国内连通,电话入户率达95%,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8%;建成标准化小学一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已建垃圾池,沼气池30座,使用卫生厕所150座;村委办公用房于1999年新建,建筑总面积为180平方米,系钢筋水泥结构,各种办公设施齐全。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河东村有“两定”干部3人,平均年龄51周岁,文化程度均是高中文化水平。在带领村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和拥护。
(三)民主管理情况
河东村始终把民主管理的理念引入村“两委”工作全过程,不断健全民主管理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民主管理的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惠民的原则,凡是涉及到村民群众利益的事,均由群众自己当家,自己作主,自己决定,还政于民。村里的大事、小事,放心让群众知道,放开让群众参与,做到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程序规范,确保广大群众看得见、看得懂、看得早,使村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充分发挥好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求真务实,务求实效,把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产业建设情况
河东村是贺街镇几乎所有农产品的集散地,全村非农人口达70%以上,目前主要以流通和服务型产业为主,产值占全村总产值的60%以上。由于河东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电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蔬菜生产和果树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村的蔬菜流通一直闻名区内外,每天向广东方向批发的蔬菜量就达到200吨以上。
(五)土地流转概况
该村共有耕地面积450亩,其中水田300亩,旱地150亩。目前,转让土地15亩,向外承包250亩,互换2亩,出租100亩,土地流转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1.6%,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规模经营,涉及时令蔬菜和反季节蔬菜、水果种植等经济项目。土地流转种植使该村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与配置,消除了土地抛荒现象,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造传统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推广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