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楠人叩门》(2)
这本《楠人叩门》是一桌丰盛的宴席,那么主菜,就是这第一辑《人物专访》了
郑阳说:“永嘉是一片热土,也是一片出新闻的沃土。”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永嘉不仅出新闻,更出新闻人才。虽然《永嘉报》享年不永,而弹指十年间却培养了大批的编辑记者,现在他们大多高就于温州各大媒体,有些还是台梁柱子呢。也是天可怜见,教《永嘉报》文脉不绝。这是题外话,不表也罢。 而人才并未全部外流,毕竟永嘉是一片热土,一片沃土,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片生我养我的母土。有一条楠溪江,就是我留在永嘉的理由!郑阳就是许许多多留守者的代表之一。做为一名记者,郑阳是出色的,他对一件事情有没有新闻价值非常敏感,这在他的同龄同行中是少见的,这也是为什么永嘉几篇有分量的报道都出自郑阳之手的缘故了。翻开这本《楠人叩门》,除却第一辑《人物专访》外,像第二辑和第三辑的新闻特写《楠溪路上》、《瓯江踏浪》,都是有些看头的。在永嘉发展的这几年中,曾出现过许多令人难望的人与事,郑阳像一位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史学工作者,把发生的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当时是新闻,现在却有了史料的价值。有一位叫wudaokou的网友,在《楠溪论坛》上发帖称:“只要你是永嘉人,这里就有你所熟悉的人和事。”这话在理,也是一句很好的广告词。 对新闻,我完全是一条门外汉子,本不该对郑阳别具只眼的作品进行评头品足,言多必失,还是趁早打住吧。
数月之前,郑阳跟我在一起闲聊,说自己要出书,一本叫《楠人叩门》的书。我当时听了,以为是《男人叩门》,就想当然地往那方面想了。其实不然,是我想歪了。 现代印刷业的发达,致使出书成为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据说全国自费出书以山东和浙江为最,浙江以温州为最,温州尤以吾邑永嘉为最。那么,在这本来就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好戏中, 郑阳再去凑一份热闹,能讨彩吗?何况他卖的又是早已成旧闻的“新闻作品”这一路货色。老实说,我是暗中为他捏了一把汗的。将一大把的铜钱扔进水里,还听一回响呢。等到该书打扮停当,新鲜出炉,我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了。且不说内容,单是看皮水,就是一副好卖相。呔,如今这年头,买椟还珠的人多着呢,不讲究包装能行吗? 在我的印象中,郑阳是一位不甘平庸,渴望上进的青年人,而且“脑泛”。叶蓁蓁在这本《楠人叩门》的代序《郑阳印象》一文中,称郑阳为“一天到晚游泳的鱼”,这很形象,也很恰当。郑阳从永嘉到北京,又从北京回到永嘉,期间又去温州,如今重返永嘉,来回游走,来回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