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读后感 >

读《楠人叩门》(1)

2009-05-17 
这本《楠人叩门》是一桌丰盛的宴席,那么主菜,就是这第一辑《人物专访》了

   郑阳自己也在《后记》中说:“我曾将北京比喻为长江,杭州是钱塘江,温州是瓯江,永嘉是楠溪江。我曾意气风发地计划三年过一个江,并最终能成为一名穿行大江南北的记者。”你听听,说得最明白不过了,这是一条渴望游向大海(起码是深潭)的鱼, 休小窥了他。只是时运不济,如今成了一条洄游的鱼,依旧匍匐在楠溪浅滩。可惜了。看来,一条小鱼能否游向大海和一个小人物能否成功,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不过,正是这种洄游的经历,恰好成就了郑阳作为一名记者的业绩。记者应该是行者,记者的文章是走出来的。可以这么说,没有这段不同寻常的履历,就没有这本《楠人叩门》,郑阳也还是一条小石潭里的小鱼。特别是在北京的几年,郑阳作为当时《永嘉报》的驻京首席记者,采访了许多在京的永嘉乡贤。 郑阳在政界、军界、商界、学术界和大专院校来回走动,采写了大量的人物专访,不仅漂亮地向报社交了差,而且自己也因此与这些采访对象交了朋友。生活在同一座北京城,有些永嘉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也正是郑阳的穿针引线,他们才开始了串门。郑阳像一根红线,把这些珍珠似的洒落在京城的永嘉乡贤串在了一起。郑阳更像是拿着一张《京城联络图》,对在京永嘉人的家长里短了如指掌。事隔数年后的今天, 郑阳与他们的关系依旧未断。在今年三月的县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 郑阳作了《关于借助在外永嘉籍知名人士影响力为永嘉经济发展服务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对在外永嘉籍知名人士如数家珍,台下喝了一声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