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公众演讲 >

索罗斯金融危机演讲稿-中文(3)

2009-04-11 
我认为金融市场具有反射性特点,并且在某些时候,他们会与所谓的市场均衡相去甚远。尽管金融市场总是具有反射性特点,但是金融危机只是偶尔,并且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发生。
    一旦金融危机对美国的繁荣产生威胁(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以及1998年对冲基金公司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倒闭),政府就会出面干预,制定政策,解救受困的金融机构,在经济活动放缓的时候出台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因此,阶段性的危机实际上成为成功的测试因素,鼓励了更大规模的信贷扩张,以及金融市场应独立运行的错误认识。当然,是金融监管机构的干预,而不是金融市场修正本身错误的能力使得这些测试获得成功。但是投资者和政府倾向于自我蒙蔽。与出于金融系统边缘的国家相比,美国的相对安全和稳定促使美国极力吸引全球其他国家的存款,使得经常账目的保持赤字。2006年第一季度,美国经常账目赤字达到了占GNP 7%的顶峰。
    最终,美联储和其他监管机构倾向于市场原教旨主义,放弃了监管的责任。他们更应该了解,正是他们的决策促使美国经济保持平稳。艾伦·格林斯潘尤其相信,宽松的金融创新环境将带来巨大的利益:而相对于创造的生产力,拯救偶然发生的金融灾难只是需要付出的很小的代价。当超级泡沫依然存在的时候,他对所坚持的自由主义政策进行的成本收益分析并未完全错误。直到现在,他才被迫承认他的论断存在缺陷。
    金融工程包括为利用财务杠杆创造出人为的金融衍生工具,例如,债务抵押证券和信贷违约掉期等。它还包括为了使得利润最大化而利用日趋复杂的数学模型计算风险。这些金融工具的复杂程度之高使得监管机构无法计算风险,转而依赖金融机构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型。信用评级机构在评估认为创造的金融工具时也采用了相似的做法:依赖于发行机构提供的数据信息,而评级机构在不断增加的业务中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入。这些神秘的金融工具和复杂的风险管理技术都是依赖错误的前提,即市场均衡的偏离总是偶然发生。但是金融工程不断向市场注入持续增强的信贷扩张的理念,打乱了所谓的市场均衡,并最终导致了危机。起初,偶发的金融危机只是成功的测试。但是次贷危机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成为超级泡沫发展的顶峰,或者说是泡沫破裂的转折点。
    必须强调的是并非一定要按照我的反身理论来分析解释这个超级泡沫破灭的现状。假使金融当局能够成功控制次贷危机(在他们认为本来能够控制次贷危机的时候),这也只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而非实质性的逆转。我的反身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目前的现状而非预测。他不像以前那些理论这么张狂。他并不像均衡理论那样所宣称的可以决定结果,但他可以断言一个繁荣最终会危机爆发,但是他不能决定繁荣期的范围和时间。事实上,对于承认房地产泡沫的人都希望其更快破灭。如果真是这样,危害会相对小很多,而且政府当局可以有能力让这个超级泡沫继续下去。绝大多数危害都是由于过去两年房地产泡沫终于按揭有关的证券所造成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