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读后感 >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

2009-03-24 
《共产党宣言》最后那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我经久不忘的。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有这样的苗头,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为全世界人民的万世幸福!
     写这篇读后感有一种像是给它作序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让我想变得恭谦和博识,让我为之措辞慎重,让我欲同这“幽灵”为伍,让我想为这个愈见腐朽的社会添加新的血液,在黑暗中高声呼唤黎明,又让我想如海燕一般,搏击在今夜的暴风骤雨中。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在这个后摩登时代里,人们更多地追求了物质享受,利益熏心的甚者终于背弃了礼义廉耻。在意识上接受了机械地灌输式教育的人们,成为新的行尸走肉,成为没有理想,没有义务,无依无靠的躯壳。于是资本主义追求奢侈享受的劣根性被誉为正当,乃甚是唯一标准,而社会主义笃定踏实的信念被视为糟粕,功利主义横行的时代,人的劳动被当作一种人力资源出卖,庞大的思想世界被压缩在一叠狭长的钞票里。宗教走下了神坛,那神坛亦被野心占据,人没有任何恐惧,人们生活不再检点和自省,自然的伟大被蔑视,日臻完善的法律没有让人变得自律,犯罪不再需要良心的救赎,反而越来越多地使人背叛了人性。于是自然科学无坚不摧,人的欲望无坚不摧,科学将上帝打翻在地,人成为了上帝,人心就此完美无缺。
    可是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在这个阴谋下作为支柱的资本主义就是无坚不摧的吗?难道走到了现在,我们就应该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吗?
    我们还是遵从历史发展的顺序,还原它不经掩饰的冷酷面目吧!
   《共产党宣言》中阐释: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所以说资本主义在作为新兴势力的时候也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曾作为先驱势力撕破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的灰霾,曾号召社会真正充满人性,人被赋予了追求现世幸福的权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生产的成果超越了自人类文明创造伊始的总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通过通讯技术人与人增添了问候,艺术蹬上了峰顶,世界的距离缩小了,人们都在地球这个村子里生活,甚至是走出了地球向宇宙勘探新的未知的世界。
    共产党宣言像是一部简单的人类史。每一个社会制度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历史的进步源自社会阶级斗争的结果,在行将朽木的社会里,人们追求新生的渴望会达到空前的统一,浩荡的阶级斗争使得整个社会接受了革命的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旧的阶级终将被新生的阶级取代。从封建阶级萌生的资产阶级并没有能够消除阶级对立,社会分成的多重层次,这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性,社会对立变得简单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相互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是赤裸裸的,是不加任何政治上遮掩的。仿佛这是两种自然的化学物质,放在社会这一容器里会产生自动的分层,无产阶级就是可耻的、毫无益处的,而资产阶级就是崇高的、绝对正当的,两种阶级的对抗始终是呈现资产阶级占优势的位置,剥削劳动力,榨取剩余价值就是自然而然的。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敬仰的劳动却一改其面貌成了一种极其卑微的事,唯有投机而获得的结果成为人们钦佩和羡慕的东西,社会角色的价值由金钱来衡量,正义的天平至此放上了镀金的砝码。这是近代思想的集中阐释,主客体的关系被运用得无处不在,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支配成为新思想的真理,对于真理的认识有了鲜明的定义,真理的探寻不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思想因其单线性而变得愈加贫乏,从此不再因其多面性而闪光,人们也更多了接受了思想快餐,人接受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因而人也有了自身的定义。人是社会人,人不能再享受大自然的恩泽。
    这一切无疑是蔑视劳动的结果。劳动是马克思最为精辟的看法。什么是真正的劳动呢?
    劳动是使人得到幸福,追求自然的重要途径(列宁主义中曾歪曲劳动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在我看来实质上是贬低了劳动的价值,难道劳动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填饱肚子又是证实人存在的唯一标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