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
对外开放不仅是新加坡发展的成功之路。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中国有着对外开放的光辉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汉朝就开始与西域交往,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在7至8世纪中国唐代的鼎盛时期,更是对外交往频繁。15世纪中国明代初期,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带去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表明那时中国有着相当强大的航海能力和综合国力。从时间上来说,比哥伦布、达·伽马远航早了近一个世纪。但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固步自封,限制乃至放弃海上活动,采取了“片舨不得出海”的政策,从而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20世纪60、70年代世界经济蓬勃发展和新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中国搞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错失了又一次发展良机。值得欣慰的是,从70年代末开始,我们纠正了过去的错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开放使我们抓住了新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