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到底使人更亲近呢,还是更疏远呢?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辩题。根据赛前抽签的结果,正方:马来亚大学他们所持的观点是“网络使人更亲近”,反方:澳门大学所持的观点是“网络使人更疏远”。下面首先要进入的是陈述立论阶段,双方的一辩各有3分钟的时间来陈述观点。首先有请正方一辩发言
胡渐彪:对方辩友,这个形象性是指美的那一种形象性,请你不要把它混淆了。对方辩友我想请问你,如果美是一个主观感受的话,我想请问大家,今天《唐诗选集》连不懂华语的外国人都知道它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美的著作,照您的说法,这个《唐诗选集》在中国是美的,突然间搬到外国时候,它又是突然间不美的了吗?
谭琦:如果说我们不去仔细地研究唐诗,我们怎么能够从心里焕发出对唐诗这种文化的美的热爱呢?请问对方辩友一个简单的事实,美人鱼你觉得美不美呀?
胡渐彪:说得好,今天要研究,但是我想请问大家,对外国人来说,《唐诗》这部特辑还是不是美的?
谭琦: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请问美人鱼美不美?
胡渐彪:对方辩友,美人鱼美和丑,是有人有不同的观点,为什么?这个原因是在于观赏的角度不同,不代表美的感受和美可以两者混淆在一起。好了,轮到你回答我唐诗的问题了。(笑声、掌声)
谭琦:我已经告诉过您了,我已经告诉过您了,唐诗本身是一种存在,可是我们有的人喜欢唐诗,有的人喜欢宋词,您能告诉我说,这样的喜欢一定有对有错吗?您说美人鱼有人认为美,有人认为丑,可是美人鱼本身就是童话中虚构的人物,美人鱼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吗?
胡渐彪:对方辩友离题了,我的问题是,今天唐诗到了外国人手中(时间警示)的时候,唐诗还是不是美。你告诉我宋词美和丑到底和我的问题有什么直接关联呢?(掌声)
谭琦:因为有人喜欢宋词不喜欢唐诗啊,他无法欣赏唐诗,他觉得唐诗不美,可是您能告诉我,他喜欢宋词它就一定是错的吗?(时间警示)您还没有告诉我,为什么有人他喜欢美人鱼,有人喜欢白雪公主,可是这些童话中的人物,它都是虚构的呀,它是美的,可是它又是虚构的,请问您,美是客观存在从何而来呢?(掌声)
胡渐彪:美,对方辩友,今天美人鱼的形象有人画出来,甚至有了雕像在童话的故乡。至于为什么会美会丑嘛,我刚才,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是因为观赏角度不同。好,我们不谈唐诗了吧,我们看看赵子龙。赵子龙的忠勇就算曹操不认同,它也是一种内在美的表现,难道你告诉我说,在曹操的事迹里头,赵子龙他的内在美是不美的吗?
谭琦:赵子龙那种叫作善良,善良是一个人的道德,一个人的道德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不能说你影响了他的主观感受,主观感受就变成客观存在了呀。您还没有告诉我说,那个有了一个雕像,有了美人鱼的雕像之前,是不是就不存在美人鱼这个形象呢?是不是美人鱼就不美了呢?
胡渐彪:对方辩友,(时间到)美人鱼美与……
张泽群:时间到。
胡渐彪:可以,谢谢!(掌声)
谭琦:其实我还有,对方辩友的时间到了,我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花仙子、比如说百花仙子、比如说田螺姑娘,(时间到)……
张泽群:谢谢!时间到。
谭琦:……这些都是虚幻中的人物呀!谢谢!(掌声)
张泽群:真是让我们觉得时间飞逝啊!非常遗憾。下面我们期待的自由辩论也即将开始。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各有时是4分钟。首先有请正方发言。 何晓薇:首先请问您,在您的立论当中审美和美有什么不同啊?
樊登:如果美的东西不用“审”的话,那它才真叫是客观存在呢,但事实上今天有人脱离过人而谈一个东西是美的吗?对于动物而言对方同学说都有美的倾向,那就请告诉我,对于动物而言美的标准是什么呢?
郑玉珮:我家的小猫看到我觉得我很亲切,因为当我跟它笑的时候它就会走过来,请问它是不是也感受到我的美的存在呢?再请问对方辩友,审美跟美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儿啊?
郭宇宽:其实对方辩友是把狗想吃骨头的那种生理本能也当成了美,(笑声)那么假如这样的话,那我们知道奶牛当听到音乐的时候它的产奶量会提高,是不是要告诉我们,奶牛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美呢?(掌声)
陈瑞华:对方两位辩手长篇大论,就能够说,还是没有回答我方的问题,请问美和审美之间究竟有什么分别呀?
路一鸣:当然有分别,我来告诉对方辩友,美是审美的主观判断的结果的一种,因为审美的结果可以有美,可以有丑,可以有非美非丑。倒是对方二辩告诉我们,我说她美说对了,有人说她丑说错了,那么这个说错的人他为什么说错了,对方二辩,你告诉大家。(掌声)
何晓薇:谢谢您告诉我们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而我们今天的辩题显然是美究竟是以什么什,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存在,而不是审美是主观判断还是客观存在啊!想请问您,哦,一个,一个爱国的人,他为国牺牲了,比如岳飞,那么他的行为到底美不美呀? 樊登:对方辩友讲来讲去,讲的都是善和美的关系,孔老夫子就讲过“美则美矣,未尽善焉”,什么意思呢,美和善根本就不是同样的关系。请对方朋友告诉我,既然美是客观存在的话,这个客观标准到底是什么?
郑玉珮:对方刚,三辩刚才说,我,我说,观众如果觉得我不美的话就是错了,对方辩友我刚才可没这么说哦!我是说如果有人觉得我不美的话,那么就是审美的角度不同,而您觉得我美的话,那么您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发现到我的美。但是这并不能说,有人觉得我丑的话,那么我的脸就马上变成母夜叉了。 郭宇宽:我们还是把今天的辩题从对方同学的脸上回到我们今天美的讨论上了吧,(掌声)对方同学说,对美的讨论要分角度的,那么为什么换了一个角度就是唐诗更美,换了一个角度就是宋词更美呢。假如美像身高一样是客观的话,决不可能换了一个角度,我的个子就比乔丹更高啊!(掌声)
陈瑞华:对方辩友,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特性,有美的特性,有丑的特性,你用不同的角度去,角度去看,当然可以看到不同的特性啊。请问对方辩友,善良是不是内在美呀? 路一鸣:什么是客观?客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为什么对方二辩的美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
郑玉珮:对方辩友刚才,想请问对方辩友,当那样事物存在的时候,它当然就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所以我的脸并没有因为观众的意志而转移呀!
樊登:那我就请问对方辩友,既然你们认为没有人的时候也有美丑存在,那我请问,“蒙特”这个东西美不美?
何晓薇:那么如果您认为只要有人的存在,人的意志就会影响一样事物的美不美,那么想请问您,究竟是如何把蒙娜丽莎的微笑理解成慈禧太后的奸笑呢?(掌声)
樊登:对方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蒙特”这个东西到底美不美?
陈瑞华:对方辩友,如果按照您的说法,美是主观感受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善良什么时候变成不美呀?
樊登:对方辩友不能够回答,那是因为“蒙特”这个词儿是我刚才脑子里边突然想出来的,他根本就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对方辩友不知道,所以对方辩友根本就不知道它到底美不美,你无法用客观存在来评判吧!(掌声)
郑玉珮:但是,想请问对方辩友,难道美就只有外在美吗?请问善良是不是一种美呀? 郭宇宽:对方同学说善良这是什么是美呢,可我们知道什么是客观存在呢?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才是客观存在。善是什么?本来就是人的主观意志,这还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吗?(掌声)
何晓薇:但是亚里,但是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美是真和善的统一,对方难道要质疑吗?对方难道要说美是不真和不善的统一吗?
路一鸣:如果美就是真和善的统一,如果善和美本来就是合二为一的话,为什么今天还有一个成语叫作“尽善尽美”,为什么我们还要叫追求“真、善、美”,不叫追求“真、善、善”呢?(掌声)
郑玉珮:可是对方辩友难道你要告诉我善不是客观存在的吗?那么是不是告诉我们打抢也是一种善,因为,哦,行为美可以因为您的主观意识而随便更改呀! 郭宇宽:亚里斯多德说,善就是美!柏拉图还说过实用就是美。所以“大嘴巴”和“粪筐”也是美的?大家看一看,这么理性的哲人对美的认识都不统一,不更加证明美是主观感受吗?(掌声)
陈瑞华:所以今天对方辩友都没有告诉我们,今天善良是不是内在美,如果对方告诉我们,善良等等美德都不是内在美,因此不在我们今天讨论范围以内的话,那么对方能够提出这一点吗?不,为什么呢?因为,善良这种美德也是内在美呀!你…… 路一鸣:就算我们承认善良是内在美,对方辩友你也应该先告诉我们,善良到底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掌声)
郑玉珮:对方怎么能够说善良是主观感受呢?难道对方要告诉我,帮一个老婆婆过马路的话,那么您主观感受那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觉得那是一种恶行啊?(掌声)
樊登:让我们来谈论一个实例好不好?为什么同样是杨柳,在李白的口中就是“风吹柳花满店香”,到了郑谷手里就成了“杨花愁煞渡江人”,这是为什么?请详细解释。(掌声)
何晓薇: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审美眼光去审美杨柳,但是杨柳始终是杨柳啊,对方能够说,因为许许多多的哲人对月球、对外太空的理解都不一样,那么银河系就不再美丽了吗? 路一鸣:杨柳始终是杨柳,有没有说过杨柳的美始终是杨柳的美呢?(掌声)对方辩友你论证的是客观存在,还是客观的美呢?
陈瑞华:所以呀,就算我们没有人去认识杨柳的美,但是杨柳的美就因此而不存在了吗?
郭宇宽:杨柳就因为人去欣赏它,在其中投入了人的主观感情,这才是美,这才是我们审美的意义所在。假如它本来就是美,我们还为什么要审美呢,我们的审美热情肯定像火苗子一样哧溜哧溜、叭叽就灭了!(掌声)
郑玉珮:杨柳的美就是客观存在的啊,否则的话难道对方要告诉我们,由于我们没有感受到杨柳的美,那么杨柳的美、大自然的美都不存在了吗?那么我们是不是都,都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呀? 樊登:这不是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著名的美学家克罗奇就说过:如果没有人的想像活动的话,自然中没有哪一部分是美的,这一点对方应该知道吧?
陈瑞华:对方告诉我们,那就请对方回答我的一个问题,聋子听不见声音,那么是不是告诉我们,对聋子来说就没有美妙的音乐呀!
樊登:如果人们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任何声音的话,音乐从何而来呢?
郑玉珮:可是刚才的主辩稿里面告诉我们,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美的;可是刚才主辩又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人去感受的话,这个世界就是不美的,那么请问,这世界到底美不美呀! 郭宇宽:说到音乐我就想到了连黑格尔这样的哲人都说过,音乐反映的并不是什么客观存在,而是人的内在心灵呀!
何晓薇:对方要说音乐,那么如果美是没有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的话,那么世界上许许多多大学的音乐系到底(时间警示)在学的是什么呢?
路一鸣:那请对方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这段音乐是美的。(时间警示)
郑玉珮:音乐当然是有其规律可循,否则的话,那些音乐家是要按照什么规律去,去组谱的呀? 郭宇宽:学的是什么呢?就是研究人的主观感受。怎么样迎合主观感受?听众就是上帝。
陈瑞华:错了,对方辩友,研究的是如何找出音乐的美,而不是如何找出美呀!
樊登:这就是我们刚才所说过的,美具有主观的普遍性,这也不是我们说的,这是康德说的。(掌声)
何晓薇:因此对方今天说来说去始终是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审美,对方始终是没有回到,的正题:美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呀?
樊登:所以我们就谈了很多的实例呀,请大家,对方给我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很多原始部落里边,脖子越长就越美,这可是主观的普遍性啊! 郑玉珮:那么请问对方辩友,长城的美存不存在呢?
路一鸣:对方辩友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长长的美”?
陈瑞华:对方辩友,我,我方问的是长城的美呀!请问有没有人说长城的美是你的小家子气呀!(掌声)(时间到)
郭宇宽:长城的美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就非常的美,而当我们中国健儿在长城口砍杀日本侵略者的时候,那些侵略者会(时间到)觉得他们美吗?(掌声)
张泽群:时间到。
郑玉珮:所以长城的雄伟美……
张泽群:时间到。
郑玉珮:……都是大家客观认知的啊。 张泽群:感谢双方辩论员,谢谢!(热烈掌声)下面我们请双方的自由人进行第二次发言。反方还有时间是1分17秒,正方还有时间是29秒。首先有请正方的自由人胡渐彪同学发言,请。
胡渐彪:谢谢!对方辩友的论点只有两个,第一个,要解释为什么每,每个人有不同美的感受,惟有说美是主观感受,那才能解释;第二个论点,为什么人觉得那是美,那是丑,惟有认为说是主观感受才能够解释。但是这一切都是离题的,因为这是美的感受,和美基本不同。今天我没有感受得到北极的冷是多冷,但是我能说这个冷就不存在吗?因为冷和冷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对方辩友待会儿要再把冷和冷的感受这种概念混淆在一起的话,(时间到)这是不是有离题之嫌呢?谢谢!(掌声)
张泽群:谢谢胡渐彪同学!我们请反方的自由人谭琦同学发言,请。
谭琦:如果美和美的感受不是统一起来的话,那么这个感受反映这个客观存在的时候,就必然有真假对错之分,可是我们谈了这么多美的角度、美的欣赏,您能告诉我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吗?和对方辩友轻谈主观客观,不如我真的拿出一个具体的客观实例来。请问对方辩友,(举着一枝玫瑰花)您告诉我,在大家的眼中,这是不是同一枝花,但在大家的心中是不是有不同的美的评价?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而高兴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而有的个欣喜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很无情,“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时间警示)桃花逐水流”。原因是什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客观上“花自飘零水自流”,使我们的主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谢谢!(热烈掌声)
张泽群:感谢谭琦同学!我们也希望在辩论之后看到谭琦同学要把这束花送给哪位辩友进行主观感受。(笑声)好了,最后是总结陈词阶段。我们首先有请反方的三辩路一鸣同学陈述观点,时间是3分钟,请。
路一鸣:好一场唇枪舌剑的自由之辩!不过我们仔细分析,在对方的口若悬河之下,对方非但不能自圆其美,而且还有几点非常明显的美中不足。第一,对方的立论基础无非是说:美可以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所以对方自由人才告诉我们,这本儿唐诗拿到了国外,就算这个人没有看过,也会觉得它是美的,如果这本儿唐诗从来就没有人看过,有没有人觉得它是美的?如果对方二辩,没有人去欣赏她的话,有没有人觉得她是美的呢?其实,对方论证的是美可以脱离一部分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那是因为另一部分人主观上认为它美,我们知道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西施、貂蝉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提到西施、貂蝉就想到了美呢?那是因为美就是人们主观上流传下来的口碑,这个时候,美是主观的普遍性。第二,对方又把美和善混为一谈,想要论证他们的辩题。对方又说美和丑其实是是可以统一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美可以有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而存在,因而它对人应该有影响,不过如果我没有感到,它的美的话,它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呢,它的美的作用又在哪里呢?下面我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融人了人的主观想象与情感才会显得美,从山川河流到花鸟鱼虫,从春夏秋冬到风云雨雪,我们看到,客观的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有了人的主观想象,才有了“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第二,我们认为,审美的标准和结果,会因为人们的客观生活经历和他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我们看到很多人喜欢维纳斯的雕像,维纳斯的雕像风靡西方世界,但我们中国的老婆婆却一定要给她缝上坎肩儿才能心安理得。楚王好细腰,唐皇爱丰满,那么在情人眼中,无论如何对方都如西施一般沉鱼落雁。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美其实是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和内心情感,是人们借助于客观事物来表达人情冷暖。 第三,我们强调美是主观感受,因为这反映了人追求自由的价值信念,人的肉体受制于客观,从而人的精神就追求无限的驰骋空间。我们爱生活,因为生活的故事上(时间警示)下五千年,叫人浮想联翩;我们爱自然,因为“万类霜天竞自由”,那是生命的礼赞!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美丑无对错,审美无争辩,因而我们才强调美是自由的象征,我们来自五大洲的辩友,才能胸怀宽广地唱一首:一心情似海,感动天地间。谢谢!(热烈掌声)
张泽群:谢谢路一鸣同学,感谢他的精彩陈词,谢谢!最后我们有请正方的三辩何晓薇同学总结观点,时间也是3分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