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辩论赛辩词 >

Aitxt_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1999(2)

2009-03-11 
网络到底使人更亲近呢,还是更疏远呢?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辩题。根据赛前抽签的结果,正方:马来亚大学他们所持的观点是“网络使人更亲近”,反方:澳门大学所持的观点是“网络使人更疏远”。下面首先要进入的是陈述立论阶段,双方的一辩各有3分钟的时间来陈述观点。首先有请正方一辩发言
正方二辩:我要请问对方二辩,《星球大战》的续集到今大为止在美国一地的收入已经超过10亿美元,这样的续集要不要拍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可别忘记了这部续集在影评上来说可是不太好的呀,有评论说过卡斯鲁卡斯先生由于已经二十几年没有执导了,因此在这部续集上的手法都有点生锈了,对方辩友可不要去看票房,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成功的影视作品,如果只有票房好而在影评的部分大受挞伐的话,那其实也不能算作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哪!(掌 声)

正方二辩:我想请问对方三辩,影视艺术的形式到今天是多多益善呢,还是越少越好呢?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影视艺术我们希望它越来越精彩,而不是希 望它原地踏步,而今天凡是续集在内容上、在风格上都必须承袭前集的巢臼,难道你们希望小燕子就是小燕子,小燕子永远就不能演其他角色吗?因此我们要告诉各位的是,艺术要新,要不断地创新,而不能原地踏步。不断地拍续集,只是永远在巢臼当中打转,而不会另有新意。谢谢大家!(掌声) 主 席:好,下面要进入盘问小结,还是首先有请反方的二辩邱靖贻同学发言,时间是1分30秒。

反方二辩:在场各位,大家好!对方辩友说的没错,的确很多成功的影视作品都留给大家无穷的好奇心。但是我们发现,艺术的可贵就在于它能够让观众永远地好奇呀。例如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狐匪最后的那一刀到底有没有砍下去呢?我当然好奇,但是这时候如果有人告诉我说没关系,我拍给你看,他的那一刀的确砍下去了,而且把他大卸八块,这时候在场的各位观众你们会觉得心里舒但了吗?而我们发现的是,这个好奇心是永远要保持在那儿的,永远让我们去余味无穷,永远地去探索追怀,而 不是像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一切故事都说尽了这才叫好哇?况且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一件事,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其实续集的拍摄是因为大家想要看,但是我们从历史上的例子来看,其实许多许多的续集都是一集拍得比一集还要差,例如《异形》第四集《生死时速》等等的续集都是票房一集不如一集,而且在影评上被大家评为最烂的电影。我方不解的是,为什么正方同学要大大地鼓励
去拍这么烂的影视作品的续集给大家观赏呢?我方也实在不了解对方一点都不关心在场各位观众的权利,因此我方认为续集实在没有必要拍摄。谢谢!(掌声)
主 席:感谢邱靖贻同学!下面有请正方二辩唐海燕同学进行盘问小结,时间也是1分30秒。

正方二辩:刚才对方辩友对我提出的三个问题的回答不幸都有些问题。对方一辩对续集的起源可谓是知之甚少,所以只好绕来绕去,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实际上追本溯源,在古希腊一年一度的戏剧盛会酒神节上,俄狄浦斯王和奥辽斯洛的续集陆续推出,早已成为人类艺术中始终的璀璨经典。对方二辩的回答更是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在影视早已产业化的今天,如果我们的影视投资者都愿意让10亿美元的收入随风而逝的话,那可真是一个不真实的谎言,更何况《星球大战》的续集还不断宣扬正义和勇气有着良好的社会意义,我们难道不应该拍吗?对方三辩的口答完全对续集发生了误解,认为续集就不可能推陈出新,在社会生活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影视艺术的形式当然是多多益善,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续集和正集一同走过了从前,现在又在共同为未来而打拼。对方辩友,你们为什么要固执已见,不能对它“每天爱你多一些”呢?谢谢!(掌声)
主 席:感谢唐海燕同学!下面要进入的是自由人的对话阶段,在对话阶段双方自由人各有时间两分钟,但是每一次的发言不得超过30秒。首先有请正方的自由人吴淳同学发言。

正自由人:刚才一位观众传给我一张纸条,上面说《雪山飞狐》播出过了,但我们还想看它的续集。亘古不变的一条原则就是艺术是为欣赏并关照它的观众而服务的,必须以观众为依归。对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你们为什么狠心说不该拍续集呢?(掌声)

反自由人:对方辩友说得真是好,如果对观众有利,那我们当然该拍。但是我方再三地论述,拍续集对观众绝对没有利,对方辩友对于这样艺术的局限空间怎么解释呢?正自由人:对方这样地揣摩观众心理,让我不得不同意一位来自台湾的先生说过的一段话,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珍惜”的含义,大多的人喜欢把一切事物都分切后而告以落幕,然而有多少事物是无法落幕的啊,它给人们带来多少盼望,多少心思,多少关注,即使在落幕之后也无法停下呀,这难道不是影视作品拍续集最好的观众心理基础吗?(掌声) 反自由人:对方辩友你又在逃避我的问题,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如果第一集我安排了《泰但尼克号》的杰克沉人海底,第二集的续集势必会受到局限,你方又怎么解释?

正自由人:续集不是一艘船的沉沉浮浮,人生的沉浮才是续集的永恒不变的主题。(掌声)我们看到,艺术的发展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为观众服务这一主题,只要观众渴望乡音,祁连山就会有回声,只要观众想过把瘾,银幕上就不会留下未下 完的棋,只要观众喜欢,大街小巷就爱吃麻辣烫,就不会有爱情遗忘的角落,只要观众相信明天会更好,万里长 城就会永不倒!

反自由人 :对方辩友,说的不错!观众,观众,对方辩友口口声声是观众,但是请你告诉我,拍了那么多差的续集,那么多不好的续集,究竟把观众的权益置于何处呢?

正自由人:观众是我们的上帝,只要观众需求,只要观众需要看心情没完没了,我们就和它不见不散,您是要回答说一声离了 婚就别再来看我吗?(掌声)

反自由人:对方辩友试图在混淆大家的视听,我们想再请问在场各位的是,如果各个续集都拍得很差,如同历史上的《异形》第四集《偏幅侠》第四集,这些影响观众权益的事情为什么您方还要鼓励它去做啊! 正自由人:对方刚才说了《异形》第四集,可是她忘了《异形》第二集也是《异形》第一集的续集呀!那可是举世闻名的续集 呀!(掌声)

反自由人:就是因为你方的鼓励才有了《异形》第四集这么大的烂片出现哪!(掌声)

正自由人:这能说是烂片出现吗?按对方逻辑来说,莎士比亚在写了《亨利四世》这个历史剧以后就被剥夺了终身不能写亨利五世、六世的续集了?(掌声)

反自由人:对方辩友的逻辑有一点点不大对,亨利四世、五世当然不是续集,就如同康熙、雍正、乾隆当然不是续集一样的道理,(掌声)再请对方辩友确实地回答大家吧! (热烈的掌声)

正自由人:对方同学说到它们不是续集,那是什么呢?

反自由人:对方辩友,就正同您方的一辩跟我方的一辩怎么能算是续集是一样的道理,请你明确地回答大家,你把观众的 权益放在哪里?

正自由人:放在首位呀!我们已经说过了,续集,刚才你方已经说到成功影视作品应该有所延续,你只不过是为不要拍续集找理由而已,(时间到)其实是貌合神离地证明我方的观点。谢谢!(掌声)

反自由人:如果今天续集能够确实地顾忌到观众的权益的话,我们也认为应该拍,但是我方再次强调续集做不到。为什 么?因为艺术上的局限,因为角色上的局限,因为剧情上的局限,这些原因告诉了大率续集拍得很差,如果今天有一部很烂的电影,如果今天我们想要利用第一集的余威、第一集的元气去欺骗各位,让你们观赏这部电影,你们会觉得快乐吗?你们会得到满足吗?谢谢大家!(掌声)

主 席:自由人精彩的对话为下面的自由辩论拉开了帷幕。在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各有累计时间4分钟。首先有请正方提问。

正方三辩:我要请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是续集的成功率高呢,还是一般影视作品的成功率高? 反方一辩:当然是一般作品的成功率高呷!续集的巢 臼那么多,它的包袱那么多,在那么多包袱的状况下,它要拍得成功可就难啦!其实我们可以数出来烂的续集历历在目,今天的《生死时速》第二集,《蝙幅侠》第四集,《倩女幽魂》第三集,甚至有的影评说人们进入影院就像是恍如隔世一样,发现世界上怎么有这么烂的影片呢?而这种时候我们知道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拍续集。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搞错了,事实上是什么呢?成功影片的续集成功率远远比一般影片的成功率要高哇!据1999年8月1O日《华盛顿邮报》的全国统计,在有史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186部影片中续集的成功率高达60%,而一般的影视作品的成功率却不到20%,而且现在续集的成功率还在不断地上升啊!(掌声)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搞错了吧?我们想提出一个证据,100部卖座的电影里头只有不到5部是续集,对方提出的证据从哪来呀!(掌声)

正方二辩:我方已经告诉过你这是《华盛顿邮报》的统计数据嘛,对方怎么还是没有听见呢?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从《公民 凯恩》、《飘》到《阿甘正传》,哪部电影不能拍续集呢?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如果没有好的导演、好的演员,不拍续集它会更好,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包袱,没有巢臼。反过来请问你,你们到底是怎样界定未成功的影视作品?我们认为,成功一定是要叫好而且叫座。请问,您方是怎样界定成功的影视作品的?(掌声)

正方三辩:成功的影视作品当然是要以观众为依归。刚才我方一辩还忘了告诉你,在美国有史以来最受观众欢迎的前10部影片中,有3部已经拍了续集,有3部本身就是续集,至于剩下的4部嘛,我相信他们在看完今天我们的辩论赛之后一定会考虑拍续集的。(掌声)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对成功的电影有定义上的偏见,如果说只是以观众为依归的话,那么香港最受欢迎的是什么?是三级片。难道说这些片于部很成功吗?(掌声)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成功的影视作品哪,你说的这三级片是成功的影视作品吗?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总说续集拍得不好的很多很多,到底这个很多是多少呢?你能不能举出一个数据出来呢?(掌声)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说得好!有1O部前1O名的影视作品拍了续集,对方辩友,但这些续集有没有进入前1O名呢?(掌 声)

正方二辩:我方不是告诉你它进入了前10名,对方怎么又没有听懂啊?(掌声)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如果说成功的电影不在于叫好的话,那对方辩友为什么说只要大家爱看就应该拍,如果是这样,影 史上就到处充斥着三级片呀?

正方一辩:艺术与观众绝对不是割裂的,从《阿甘正传》《飘》到《公民凯恩》,请问哪一部影视作品不是艺术价值与商业价 值的统一呢?(掌声)

反方一辩:说得好!艺术跟票房是不可以割裂的,所以我想问对方辩友的是,在奥斯卡奖从1929年开始颁发之后,有几部 续集得过最佳影片?(掌声)

正方三辩:票房正是观众需求的反映。我请问对方同学,难道我们不要拍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吗?

反方二辩:对方一会儿说叫座,一会儿又说叫好,我方实在不了解你方的标准在哪几啊!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说了半天只说了叫好没有说叫座。我第二次请问对方辩友,您能够举出一个数据、一个统计方法出来吗?(掌声) 反方一辩: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全世界前100部卖座电影只有5部是续集电影。对方辩友你方的立场到底是什么?你的立场不断地跳动,我希望你方赶快界定你们的立场啊!

正方二辩:前1O部片子当中都有6部了,你们的数据从何而来呀?(掌声)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我想要告诉各位的是,今天即使某些少数的续集,少数的凤毛鳞角,有一点可能可以成功,但请大家不要忘记的是,这些续集,如果它不以续集的名声出现,有没有可能脱离案臼,拍得更好,票房更进步呢?

正方三辩:艺术的想像力是无穷的。对方同学刚才爱谈《泰但尼克号》,我们就来看《泰但尼克号》吧。对方同学,派拉蒙公司到了明年就会告诉大家一个关于《泰但尼克号》的秘密:杰克并没有死,他将会同露丝相约在北非,上演一部21世纪的《卡萨布兰卡》。(掌声)

反方二辩:在场的各位观众,那你们当初白哭的眼泪到哪儿去了,白花了7O块钱人民币到哪儿去了呢?

正方一辩:拍了续集就算白哭了吗?对方辩友,这点简单的逻辑还没有搞清楚啊?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观众之所以会为《泰但尼克号》掉泪是因为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如果到了第二集,杰克居然复活了,因为他是游泳高手,不怕冰冷,请问这个时候,你曾经流过的泪水,你曾经哭过的生离死别岂不变成了一场儿戏!(掌声)

正方二辩:那我又不明白了,观众花了7O块钱原来就是想去看爱情悲剧,去流眼泪啦?

反方一辩:当然是这样!就像我们看到的是对方辩友对续集的定义是怪怪的。金庸先生的著作那么多,哪一部跟哪一部是续集呢?如果说人物相关就是续集的话,那么《书剑恩仇录》跟《鹿鼎记》之间岂不也是续集的关系啦?(掌声)

正方三辩:你们说它不是续集就不是续集了吗?恐怕金庸先生也不会答应的。(掌声)

反方二辩:但是金庸先生自己都说它们不是续集,你方还在说什么呢?

正方一辩:谈了这么多电影,我们再来看看电视吧。请问对方辩友,在中国大陆有一部可以与《还珠格格》相媲美的电视片,它叫什么?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我方不是大陆,我方当然不知道,但我方知道的是《还珠格格》的第二集就有为续集而续集的嫌疑,因为它的主题不再像第一集那么明显,因为小燕子开始可爱,而后来却是为可爱而可爱,对方辩友,续集可是越来越差啊!(掌声)

正方二辩:对方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它就是报道女足世界杯比赛的专题节目《铿锵玫瑰》,这样关于女足报道的续集我们不该拍呜?

反方一辩:我只知道的是,大陆有一部电视剧叫做《上海一家人》,它也拍了续集,可是没人看哪!

正方三辩:让我来告诉你,女足姑娘明年就将征战澳洲,而我们中央电视台将继续转播这场节目,到那时我相信情节会稍有不同那就是中国女足的姑娘们会该出脚时就出脚,击败所有的对手,登上冠军的宝座。(掌声)

反方二辩:我方很好奇,对方辩友总是说观众、观众,但是失败的续集又么多,观众难道都应该去看一样的续集,一样的 片子吗?

正方一辩:对方还是没有告诉我们失败的续集到底有多少,恰恰是 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他们今天的理论建立的都是闭门 造车,没有一个数据作为根据呀!(掌声)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续集本来就不多,可是我方看到的都是失败的续集。(时间到)
正方二辩:续集就不多嘛,早在电影发端之初,天才的电影大师别林就利用夏尔洛这个流浪汗的形象,一会儿去从军, 一会儿去拉小提琴,在各续集当中惟妙惟肖地展示了 (时间到)那个《摩登时代》里斑驳陆离的《城市之光》。掌声)

主 席:好,果然精彩!感谢双方辩手!下面要进入的是自由人的发言时间,根据刚才自由人第一次发言时间的时间运用,现在自由人在最后的发言时间还分别有1分钟和24秒。首先有请正方的自由人吴淳同学发言。

正自由人:谢谢!我们拍续集没有包袱,因为一位姓毛的伟人曾经说过,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掌声)我们为杰克的泪没 有白流,而且我们对《泰但尼克号》的续集拭目以待,因为我们相信,笑比哭好!没有希望无所谓失望,刚才对方同学对续集的失望不是正反映了你们对续集的希望吗?(掌声)

主 席:请反方自由人唐羚同学发言。

反自由人:辩论,辩论,辩的就要是理论。大家好!对方辩友连理论基础都没告诉大家怎么辩论呢?对方辩友从头至尾不告诉大家成功的定义究竟是什么,一直在回避,对方辩友也不告诉大家他们要怎么满足观众,从头到尾都要回避,没有理论基础,怎么算是辩论呢?我们再来看一下,我方诚诚实实地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满足观众,为什么拍不成好的续集,对方辩友从头到尾不反驳,也不攻击,也不跟我们 做交锋,对方辩友能算什么辩论呢?再来让我们想一下,观众好奇就应该一定要去满足,满足不成的话怎么办呢?我们都很好奇蒙娜丽莎她在笑什么,为什么她似笑非笑,如果今天一个拙劣的画家告蒙娜丽莎续集,他是不是在看喜剧电影而哄堂大笑,如果这样下去,在座的各位能够接受吗?我们相信,我方不能,在座的各位不能,我们也希望对方辩友勇敢的告诉大家,你们也不能接受。谢谢! 主 席:总结陈词时间进行最后一驳。首先有请反方三辩同学发言。

反方三辩:观众权益,观众权益,如果今天有人告诉你导演拍续集只是希望利用你对前一集成功作品的好印象的信赖,然后为拍续集而续集骗取你的血汗钱你可以接受吗,各位好!续集,顾名思义就是延续前一集所拍摄的影视作品,换句话说赋是内容上,风格上、剧情上都一定会受 孕前一集的束缚与巢臼。举例来说,如果在第一集当中,男主角是个遗腹子,你的续集要如何刻画出他曾有的父爱啊?相反的,如果在第一集中男主角四肢残缺,那么集你就只能够描写他身体残缺之后的心动历程,你要如何创新啊?如果今天I正如对方辩友所说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好导演,真有这么多好剧本,真有这么多好故事,那为什么一定要承受这么多的续集巢臼呢?如果它跳出来重新发挥他们的长处,不是会更好吗?这也元怪乎我方一再告诉各位的是历史上几乎没有好续集,就如我方用《纽约时报》的例子告诉大家的在前100部卖座电影当中几乎不到5部是好作品,失败者更不计其数。而当我们发现今天1O部片于有9部半是烂续集的时候,我们还应不应该像对方辩友一样不断地鼓励他们盲目地跳火坑?当然不应该。就像是如果一个人他讲十句话,却错了九句话,这就比如我们今天在这条“船上”搞辩论,他却说成了在“床上”比赛,各位,你能够放心让这种人当你的辩手吗?换句话说,我方想要告诉各位的是,今天如果失败比率太高,有些时候去继续拍摄是危险的,是耗成本的。在1991年大导演詹姆士·科麦隆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终结者》第二集,但是完全没有为他赢得任何一部导演奖项,因为它是续集,到1997年他仍然执迷不悟,拍了《异形》第四集,结果不但票房乏人问津,而且艺术形象更是糟到极点,到1998年他终于幡然悔悟,跳出所有续集巢臼,拍了大家所胎炙人口的《泰但尼克号》,如果就像对方辩友一样不断地鼓励下去拍摄续集,那么《异形》就会看到50集,《终结者》会看到8O集,但是你我永远看不到《泰坦尼克号》。(掌声)历史的铁证一再告诉我们,失败的例子历历在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方辩友,你怎么可以告诉我们应该拍摄续集呢?除非你是为了奸商辩护,为了钱,艺术的威严才可以任意践踏!谢谢大家!(掌声)

主 席:请正方三辩刘向民同做最后的陈词。

正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才是既没有给我们一个关于续集的概念立论。相反,我方已经从影视作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对艺术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了观照,论证了成功的影视作品应该拍续集,对方辩友虽然口若悬河,但是在论述上却存在着几个基本的错误。第一,对方在逻辑上混淆了因然和释然的关系,其实,对方辩友所谈的续集,拍得多还是少,拍得成功还是不成功,拍了还是没有拍,在形式逻辑上都丝毫不能构成对我方立场的攻击。

第二,在方法上,对方辩友空洞的理论假设和简单的个案罗列,都没有科学的理论和统计实证分析,这样的论证怎么能让我们信服呢?第三,对方辩友以偏概全,既无视许多成功的影视作品拍了续集,更没有认识到在总体上成功影视作品续集的成功率大大高于一般影视作品的成功率这样一个事实。第四,对方辩友说来说去试图告诉我们,许许多多影视工作者在续集创作中做出的艺术探索,付出的精心劳动都是多此一举,而广大观众对续集的喜闻乐见都是有失品位,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啊!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说过,美是生活,生活实践本身的延续性正是续集这艺术形式赖以存在的美学依据,与此同时,为成功的影视作品拍续集更是确立了以观众为依归的影视作品正确的价值取向。今天,我们和对方辩友在这里探讨这一命题,不但是要讨论续集这个艺术形式本身,更是要对步履维艰的民族影视业应该何去何从进行严肃的思考。众所周知,中国并不缺乏才华横溢的影视艺术家,但是经营管理的相对滞后,却使得民族影视业常常是不得不面对春风不渡票房无岸,金鸡不立百花残的局面。拍续集成系列正是当今影视强国上规模出效益的重要诀窍,致力于奋起直追,铸造辉煌的民族影视业,又岂肯让这一有效机制成为西方片商手中的独门暗器呢?我们坚信,只要秉承成功影视作品应该拍续集所引发出来的产业规模经营和资源优化配制的理念,民族影视业的玫瑰未来就一定不是梦。在影视作品百问争流的今天,就让我们大胆展望影视续集推正集,一集更比一集强!谢谢!(掌声) 主席:感谢刘向民同学!本场辩论赛果然精彩,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前几届成功的辩论赛场那些成功辩手的身影。正像我们这次辩论会主题歌歌词的作者高峰先生所说的那样,一生几席话,身后有一天,我们也希望本届辩论会能给今后的辩手们提供超越的身影,也留下可堪回味的快人快语。
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

主席:张泽群


正方:香港大学 电脑必将取代书本
反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电脑不会取代书本

主席:朋友们好!欢迎各位收看’99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 是A组的第三场初赛,也欢迎现场观众的光临。 朋友们,辩论,说到底是智慧的比赛,有人形象地把 它比喻为思想的体操,不过,现在似乎我们思想发展的 速度略慢于物质发展的速度。在以前我们通常用已知 来推论未知,比如说门捷列夫用他发现的元素周期表的 规律去推导出了三种未知的元素,但是现在在很多方 面,人类似乎很难运用已知来推导未知,比如电脑,有哪 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电脑专家可以明确地预见电脑最 终将能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所以有一位思想家 提醒各位注意,不要让我们人类的思想滞后于行动。例 如有一天思想和行动真正脱离的话,人类将失去智慧。 所以为了不使我们的智慧丧失)我想请朋友们要多做一 做思想体操,多多关注和参与我们的辩论比赛。 下面我就把今天参赛的双方辩手介绍给大家:(略) 下面我们隆重向大家介绍我们评判团的七位评委: (略) 担任本场比赛的点评嘉宾是:(略) 朋友们,刚才我说专家很难预见电脑最终将给人类 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是因为电脑的发展速度实实在在超 于我们人脑的想像。我们也可以想像一下,大概就在几 十年前,那些电脑的发明者,他们能够想像出电子读物 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吗了但是今天我们不是可以随意在 网上阅读了吗?依此类推,在未来的多少年之后,电脑 是不是可以取代书本呢?这是一个带有前瞻性的问题, 也是一个颇多争议的话题。今天我们不妨就此来辩论 一番。 根据赛前抽签的结果,正方香港大学所持的立场 是: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反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所持 的立场是:电脑不会取代书本。 下面要进入陈述立论的阶段,首先请正方一辩李伟 建同学发言,时间是3分钟。请!

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20世纪是知识的年代。我方要证 明的是:电脑必须取代书本。电脑包括软件和硬件,它 具有分析、储存和传播资料、多媒体、人工智能和上网等 卓越功能,而书本--根据《汉语大辞典》的定义,是装 订成山的著作。保存和传播知识是书本的主要功能,ttL 是电脑的其中一项功能。所以电脑和书本在功能上是 重叠的。而取代就是指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 位置。我们讲取代是在功能上的取代。但请注意,取 代并不代表铲除,而必然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有 些事情就会发生。这些条件是什么呢?在工具取代的 层面上说,就是优越性和普及化,那就是人类在日常工 具的使用当中,必定会、必定要选择一个较方便的、功能 较强的、较优越的工具。当大部分人选用此工具之后, 便会形成普及化,最终取代旧有的工具。我们用电灯来 取代蜡烛作为日常用明的工具,不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吗?什么是电脑对书本伪优势呢?书本是一种靠文字 和图画来传播和保存知识的媒介,而电脑除拥有书本的 基本功能外,在处理资讯上有着更多、更快、更广和更省 的优势。多,是指电脑比书本用更少的空间去储存更多 的资料,多媒体的设备更是集视、听、读等功能于一身, 大大加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快,是指电脑输入、修改、传 递和查询快捷,读者可以及时在网上阅读世界各地的著 作;广,是指广泛,电脑的用途和传播范围广泛,信息可 以在弹指间传遍全球;省,是指节省,电脑省去了大量信 息传递的时间。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知识爆炸 的时代,更早地获取知识往往意味着科技和经济的优 越。那么何以会说电脑的普及化呢?我们知道各国现 在注重电脑的推广,大至国家机构,小至家家户户,我们 都可以看到电脑的踪迹。但现在电脑的价格比书本昂 贵,但我方说的是“必将”啊!那就是将来科技的不断进 步,电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电脑也必定在将来吞食书 本的市场,最终取代书本在知识传播上的功能。 在人类工具史中,先进取代落后的例子屡见不鲜, 而落后的工具使我们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为了 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我方坚决认为电脑取代书本 是必然的趋势。谢谢!(掌声)

主 席:感谢李伟建同学!下面有请反方一辩赵奕文同学陈述 观点,时间也是3分钟。请!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来宾,大家好!电脑发展至今的确优点多多,但问题也不少哇!这就是电脑的局限性嘛!这可 是常识啊!但对方辩友却一字不提,难道你不面对它, 它就不存在了吗?请对方辩友待会儿解释给大家听。 对方辩友刚才的逻辑,概括起来就是书本只是信息载 体,电脑也是,并载得更多;书本能传播知识,电脑也能。 并传得更快,但电脑和书本这些相似点能成为电脑必将 取代书本的理由吗?“必将”是必然将要、必定将会,指 的是事理上的确定不移。但对方辩友从头到尾讲的都 ? 是趋势有多好,可能性有多大,但无论趋势还是可能都 不等于事理上的确定不移呀!因此这种取代在事理上 不确定,在电脑技术上不可能,其真正运作上也不可行。 第一,事理上并非确定不移,并不是每一项事物因为有 了高级替代品就有理由取代原有物品的位置,而是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缝纫机就是一例,电动缝纫机高速快 捷,袖珍缝纫机便于使用,但人类原有的缝纫针线被取 代了吗?还是“必将”取代?不,慈母手中线与各种缝纫 机必将和平共处于现代社会。同样,电脑的高速快捷也 不是必将取代书本的理由,它们完全能够像缝纫机和针 线一样共存于未来社会。“取代”一说并非确定不移。 第二,技术上不可能。电脑有其新生局限性,这就 是臭名昭著的电脑病毒。1999年梅莉莎、切尔诺贝利, 漫游)Elz缩成三大病毒,屡次袭击全球电脑,仅4月26日 就有6000万台电脑陷人瘫痪哪!电脑病毒防不胜防,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电脑病毒在电脑取代书本时 会必然消失吗?对方辩友是如何看待这种必然性的呢! 如果电脑病毒依然存在,电脑取代书本在事理上又如何 能确定不移呢? 第三,电脑取代书本的真正运作不可行。对方辩友 说电脑比书本来得方便,所以电脑“必将”取代书本,但 是因为方便就能说某项事物必将被取代吗?石英表比 机械表来得方便准确,外加物美价廉,可机械表被取代 了吗?今天机械表的活力倍增,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可 见仅从“方便”二字绝难推出取代的必然性。因为。它不 是事理上的确定不移。面对不应该、不可能、不可行,必 将取代从何谈起呢?谢谢!(掌声)

主 席:感谢赵奕文同学!下面要进入的是自由人的对话,在这 段时间里自由人可以发言也可以不发言。首先征求一 下双方自由人的意见……好,要发言。首先有请反方的 自由人发言,请!

反自由人:谈取代就要明确前提条件。你要取代我第一个条件就是我的功能你都有,你要是没有怎么取代我呀?第二就 是,你的缺点我也要有,你满身是缺点,我又没有,你为 什么要取代我呀!

正自由人:在未来的世界里,电脑必将取代书本,但对方同学却含糊了我方的立场,忽略了这是属于前瞻性的问题。我听 了这么久,对方同学都说“不是”而不是不会。我告诉大 家,“不是”是指现状,我现在不是别人的太太,并不代表 说我以后永远不是别人的太太呀!(掌声)好,让我们来 看看今天的趋势吧!若不是大势所趋,贵国的来佛斯 (译音)书院为什么会在今年6月份开学时鼓励学生留 在家里一个星期,完全脱离书本利用电脑进行学习呢? 如果不是大势所趋,贵国的华侨中学和来佛斯(译音)女中为什么会鼓励学生带手提电脑上课,把电脑当成书本 呢?如果不是大势所趋,贵国的教育政策为什么会希望推行电脑普及化呢?难道对方同学对这一切都熟视无睹吗?谢谢!(掌声)

主 席:下面要进入的是盘问环节。首先有请反方二辩向正方 的一、二、三位辩手逐一提问。请!

反方二辩: 请问对方一辩,是不是书本的一切功能都能被电脑取代 呢?如果不能,那些还是不是书本呢?

正方一辩: 对方同学,我们今天说的是书本的主要功能。书本的功 能是传递和保存知识,而电脑是比书本做得更好啊!我 们今天说的是主要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对方同学,请 你清楚这一点,谢谢!

反方二辩:对方二辩同学,如果说电脑只是取代了部分书本的话, 那么是不是说电脑与书本必将共存于未来社会呢?

正方二辩:既然对方承认了电脑与书本现在是并存了,假若说在将 来再多给一点时间,电脑取代书本是适当的。另外我要 再补充一点,刚才你们说到主要功能不是其他功能,到底是什么功能却没说出来。你们为什么没有说出来? 请你有机会的时候给我们说清楚。如果电脑传播知识 和保存知识比书本优越,那么为什么电脑不能取代书本 呢?请对方同学论证一下。

反方二辩:对方三辩,《圣经》也是一本书,请问这本书如何取代?

正方三辩:不好意思啊,对方同学,我们知道现在也有了电子版本 的《圣经》啊!更何况现在的《圣经》已不单单是保存和 传递媒介那么简单的工具了,它是宗教上的工具啊!对 方同学,我方的立场是说,按照工具发展的规律 工具必然在一个同样目的的功能上取代落后的工具。只要有两个条件满足就可以达到必然性,那就是第一有优 越性,第二是普及化。但对方同学说来说去还没说电 脑为什么不会、不可能、不可以取代书本。谢谢!(掌 声)

正方二辩:对方二辩,工具必然有它的主要功能,请问书本的主要
功能是什么?

反方二辩:书本的主要功能当然如对方所说是传载信息,可是信息不同书本功能就不同。今天有的书本是传载语文数学 信息,也有的书本传载艺术信息呀!对方辩友切不可一 概而论啊!

正方二辩:对方一辩,你知道从1991年到1997年中国大陆私人电 脑销售量增长了多少倍吗?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是跟我们说趋势,可是我方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为什么呢?因为电脑的信息量在增加,而书本的 出版量也在增加。有的书只出书本不出电子版,没有什 么东西取代它;而有的东西只放在网上,我们也不知道 它原来是打算出书呢,还是跟书本没有什么关系呢?还 有一种书,既出书又出电子版,两者共有吧,谈不上谁取 代谁。谢谢!(掌声)

正方二辩:对方三辩,你可能不清楚中国大陆的国情,那么你知道
贵国在1996年个人电脑的普及率是多少吗?

反方三辩:新加坡的电脑普及率当然在逐年上升,可是我们确也知道,新加坡的国民到图书馆借书也是越来越多的,为什 么呢?因为大家根本没有看到电脑要取代书本的趋势 嘛!对方辩友所论证的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就必须满足 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就是书本的功能电脑必须也要全都 有,如果不全都有,取代又从何说起呢?第二,书本的缺 点电脑也必须有,如果你要取代我,你的缺点我都没有, 你还凭什么来取代我呢?谢谢!

主 席:下面要进行盘问小结。首先请反方二辩肖振同学发言, 时间是1分30秒,请!

反方二辩:并非一切书本信息电脑都能取代,这就是对方一辩试图告诉我们的道理。于是我们就只能假设电脑与书本必 将共存于未来社会。对方二辩倒好,上来就告诉我们今 天就共存着。我奇怪的是,为什么已经共存了你们又把 共存叫做取代呢?如果今天共存就叫取代的话,那么还 坐在这里谈什么必将取代呢?如果说电脑必将取代书 本的位置,那么就看看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本之一《圣 经》吧!《圣经》在对方三辩的口中是一种文字信息的载 体,,但不要忘记,《圣经》还传载着无形的信息,那就是神 圣与庄严,这也是一种信息啊!对方辩友,如果说教堂 中每个教徒都手捧电脑高唱圣歌倒也真是~番光景。 就算说习惯一下就见怪不怪了,但是西方法庭必须手按 《圣经》发下誓言时,这本《圣经》如何取代?这可是法律 程序呀!对方辩友难道打算手按电脑屏幕吗?看来你 为了取代书本,连法律也得为你改章易辙了。假如连发 行量如此巨大的《圣经》都无法取代的话,电脑取代书本 这句话还有谁能相信?如果还说必将取代,请问道理何 在?谢谢!(掌声)

主 席:感谢肖振同学!下面有请正方二辩黄爱晶同学进行盘 问小结,时间也是1分3O秒。请!

正方二辩:对方已经承认了书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储存和传播知识,这一点电脑也可以做到啊!但是它有多、快、省、广 这种优势,这种优势你知道吗?指甲大小的芯片可以存 放两年《人民日报》的数量,一张光碟就可存放一套百科 全书的内容!对方刚才没有能够回答我大陆在1991年 到1997年私人电脑的增长是多少,我告诉你是35倍 呀!从数万台到350万台,这不是个大趋势吗?然后对 方同学也没能告诉我,新加坡个人电脑的普及率是多少,我告诉你,从1991年到1996年这几年 间已增长了 , 电脑是有多、快、省、广的优势,又为什么将来就不会取代书本呢?谢谢!(掌声)

主 席:感谢黄爱晶同学!下面要进入的是双方自由人对话。 时间是各有累计时两分钟,但每次发言不得超过 30秒。 首先请正方的自由人史情同学发言,请!

正自由人:对方同学,我从一辩到二辩,还是在听到对方同学不断 他说现在怎么样、现在怎么样,那请对方同学告诉我们 究竟为什么电脑不可以、不可能、不会取代书本呢?

反自由人:因为电脑今天有局限性,明天有,将来也有,这种局限性 永远存在,这就决定着电脑永远不会取代书本。

正自由人:对方同学,所有工具都有局限性,难道你要将天上飞着 的飞机现在跑到海上去航行吗?那我要请问对方同学, 请你回答书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反自由人:书本当然是要传载信息了。我们也知道工具不可能完美,所以虽然电脑今天不完美,我们也没有要求把电脑 就灭绝了。可是书本今天大家用得好好的,对方辩友为 什么非要让它跟电脑干得死去活来,一定要取代它呢? (掌声)

正自由人:对方同学,我们所说的取代是在未来呀!我方辩友已说 得很清楚,我们说的是一个工具的规律,只要有一个优 越性,现在是电脑与书本并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电脑 的优越性。当大多数人在使用这一个工具的时候,在将 来它就有一个普及性,一旦普及化的话,那么电脑将取 代书本啊!请问对方同学,你今天穿的可是布做出来的 衣服,为什么你不穿草编出来的衣服呢?假如你说什么 工具都没有取代的话,请你回答我的问题。谢谢!

反自由人:因为在衣服这个问题上,布具备所有优点,而草呢,不具
备所有的优点。所以当然布要取代草了,可是我要请问 ?您了,您取代的前提标准在哪里呢?

正自由人:我们说的取代标准已经讲了很多次了,就是我第二次说给大家听的。我们一开始就给大家说了工具的规律。 取代必须要完成两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优越性和普及 化。我方已经说得很清楚,难道对方同学还没听见吗? 请你回答我,究竟你现在看书是用电灯还是用蜡烛呢?

反自由人: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电脑是不是具有这种优越性吧!电脑自己本身今天问题多多,又有病毒,又有黑客,怎么就 那么的优越了呢?

正自由人:对方同学,你总说病毒病毒,那我告诉你:汽车也有危险 啊!每年死在汽车下面的人,预计到2000年已经要超 过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了啊!对方同学,难道说我 们就要销毁所有的汽车吗?对方同学,你不承认这是工 具的演变吗?(掌声)

反自由人:那你说又用什么来取代汽车呢?今天你打算用飞机取代汽车吗?我方从没有摒弃电脑,今天也只是说电脑自 己有缺点,书本也并非完美,两者可以各司其职、共处于 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虽然电脑和书本各有优缺点,我 们为什么不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在未来社会共存呢? 为什么非要让电脑和书本于个你死我活呢?书本与电 脑信息传载方式各有所长,可以互相弥补,各司其职,比 如说盲人书籍也是书本,它是靠触摸的,电脑怎么能取 代它呢?所以我们今天说电脑和书本必将共处于未来 的社会。对方辩友,请不要只看到电脑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书本本身的功能啊!谢谢!

主席: 谢谢双方自由人!下面要进入的是自由辩论环节。首先请正方提问。

正方二辩: 你刚才说失明的人就不可以看电脑了,你可曾知道,对失明的人电脑可以读给他们听,这是不是更好呢?

反方二辩: 好得很呢!对方辩友,我们也希望盲人朋友能够多一种工具,但是为什么有了新的就一定要舍去旧的呢?盲文还要不要学呢?

正方三辩:难道对方同学所说的书本除了《圣经》之外就是盲文 --盲人所用的书本,那么其他书本是什么?我告诉 两倍,难道这不是个趋势吗?对方同学,你为什么避而 不答呢?另外对方同学说要取代,要全面的取代,我们 刚才已经说了,取代并不等于铲除啊!我们说,你们现 在穿的是母亲手缝的衣服吗?当然不是,是机器做的 嘛!为什么对方同学就看不到这个并存呢!那么主要 功能在哪里呢? 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啊!传播知识电
对方同学,那就是知识媒体和载体呀!请对方同学回 答我们,为什么电脑不可以、不会取代书本呢?

反方三辩:如果连《圣经》这样发行量巨大的书本对方都无法给予 取代的答案,谁还能相信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呢?我们 说要学习盲文就必须要有盲文课本。请问对方辩友, 盲文课本,你如何取代呀?

正方二辩:汽车在发明的时候不是跟人力车共存吗?请问对方辩 友,你现在在街上看到的是人力车还是汽车啊!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说那也有可能啊!我们知道对方辩友的意思 是说现在不用发行政府白皮书了,改发白皮电脑得了, (掌声)那还有黄皮书、蓝皮书呢?都改成黄皮电脑、蓝 皮电脑好了嘛!整个一个五彩斑斓的苹果电脑啊!(掌 声)

正方三辩:对不起,对方同学,美国政府、香港政府年报已经在网上 发表了,香港大学也有很多教授将他们的知识笔记存放 在网上了,学生可以自己摘下来看。我想请问对方自由 人,她刚才说要取代的话要连缺点都取代,那么“泰但尼 克号”沉下海了,是不是说所有以后的轮船也都要沉下去呀?

反方二辩:对不起,你现在问我方的自由人,她怎么回答你呢!请 你回答我们的问题吧!到底对不可能取代的书本,你是 想取代呢?要取代呢?还是不能取代呢?

正方一辩:对方同学,你说现在电脑有很多问题,有病毒,有黑客, 但是你知道不知道书也有书虫啊!如果多了秦始皇那 些人出来焚书坑儒的话,那么书本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呢? 反方二辩:书虫问题早就解决了。再请对方辩友注意,今天秦始皇 如果还在,还想烧书,得有很大一个工程吧!可是一个 黑客就可以击垮几千台电脑啊!(掌声)

正方三辩:那也要电脑上网才行啊!我想告诉对方同学,你说只要 各有所长就没有办法取代,但是我方一辩已告诉大家 只要有优越性和普及化的活,电脑就必将会取代书本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