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述职报告 >

2008年某市发展赴外考察报告(4)

2009-01-02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和学习外省市产业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县对外开放合作和优势产业快速崛起,加快融入国内外大市场参与竞争。
  2、坚持风电强县,形成重点突破。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发达地区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的路子,以不断壮大的工业经济支撑发展的基础,引领发展的方向,开拓发展的未来。他们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工业经济的支撑,就没有飞快的发展速度;没有工业化的加快,就没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必须把工业放在主导和突出的位置,放在撬起和提升整体经济的重要支点上。而发展工业,风电是突破、是引擎。风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环保新能源之一,我县是甘肃省风能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全县风力资源量大质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高,无破坏性风速,年风能储量约2000万千瓦,具备大规模开发风能的优良条件,极有利于发展风电产业。根据今年4月18日在北京通过审查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到2015年,酒泉市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71万千瓦,其中:瓜州县装机容量62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我县风电场总装机规模达到385万千瓦,其中新增装机规模365万千瓦。如此大规模的风电产业开发建设,必将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涌入我县,将会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带动促进作用。下一步,我们一是要积极配合加快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实施进度。主动配合省市发改部门加快开展测风、预可行性研究、电网接入、环境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矿产资源压覆调查、土地预审以及项目“四通一平”设计方案,促进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二是加大与国家电网、西北电网和省电力公司协调力度,促使嘉峪关至瓜州330KV输变电工程尽快带电运行,敦促永登至瓜州750KV输变电工程尽快开工,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提供电力送出保障。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火电、光电、核电等调峰电源和其它电源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400万千瓦火电、10MW光伏发电、400万千瓦核电规模。

  3、着力推进引强做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项目是工业的支撑,是发展的载体,抓工业必须抓项目、抓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工业项目的增多,就没有整体实力的增强。江浙沪等地工业项目铺天盖地,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主流,超百亿元的企业众多,昆山工业园区已发展到按质引项目的阶段,对入园项目设定的投资底线是1亿元。与他们相比,我县工业项目太少,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为此,我们必须在工业项目上突破、在工业企业上壮大、在工业经济上跨越。抓项目的重点在招商引资,是引强做大。招商引资决定着存量的盘活和增量的扩大,决定着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经济发展的后劲。江浙等地在工业项目比比皆是、经济总量遥遥领先的情况下,仍在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千方百计地去再招商、再引资、再投入、再发展,我们决不能为招商引资所取得的些许成绩而沾沾自喜,更要看到我们在招商引资理念、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引资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在招商引资上,我们唯有更好地学习先进经验,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机制,发挥自身优势,才能保证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新成绩,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要紧盯国内知名企业,尤其是全国500强企业,以资源为依托,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一是推进硅产业的发展。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与产业强县-江苏东海县的沟通联系,按照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引进强势企业、高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借助他们业已占据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优势,在我县建设生产基地。二是加快石材加工产业发展。尽快开展县境内石材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普查勘探工作,摸清资源家底,进行成份测定。依托通过此次考察与福建水头镇建立的关系,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对县内石盆沟、花南沟、芙蓉山、小泉等石材资源分布区域的资源进行开发,力求在高档玉石板材加工、大理石加工、花岗岩加工等项目上实现突破。力争到“十一五”末建成一批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的产业龙头。

  4、加快园区建设,筑牢工业经济的载体。园区经济代表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江浙一些县市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大、水平高、配套全,他们把工业园区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来培育,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工作来抓,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聚宝盆”、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钱袋子”。通过考察学习,我们一定要全面提高和深化对工业园区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园区经济是我县经济的新载体和新高地,园区的承载能力、集约化程度提高一分,瓜州的发展空间、发展水平也随着提高一分;园区的发展步伐快一点,瓜州的经济实力就强一点。近两年,我们要集中时间和力量,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在工业园区建设上有新的进展、新的突破,尽快变被动为主动,逐步使弱项成为强项。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部门参与、立项争取、企业配套、市场运作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构建聚集项目、吸引投资、整合要素的平台,真正把园区建成区域功能清晰、产业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通畅、配套设施完善的项目孵化地。二是建立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的综合管理及服务体系。按照精干、高效、务实的原则,实行封闭运行,稳定经费供给,明确管理职责,由相关职能部门授权管委会下设机构在园区内部代行管理权限,实行“一个窗口”承接办理制,进一步创新、理顺园区管理机制。

  5、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县人才资源较为丰富,但科教、人才优势还没有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创造力和生产力,不少优秀人才到异地成功创业。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亟待改变。除了要进一步强化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教育发展导向外,更要进一步下功夫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一是要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制定政策要解放思想,落实政策要务求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留住、用好县内的人才和成果,更加有效地吸引、集聚县外的人才和成果。二是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力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创新活动、成果转化的主体。尤其要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大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业、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6、强化政府服务,创造最优发展环境。强化政府服务,是发达地区增创综合环境优势、吸引各类人才投资创业的关键举措之一。我县要借鉴经验,善于把政府强势推动变为政府服务优势。一是把为发展服务的工作做实。坚定不移的坚持重点建设项目包挂责任制,对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采取领导分工负责的办法,建立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实行定向扶持、跟踪服务,明确责任,一包到底。二是把为企业和基层的服务做优。强化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树立为企业、为基层服务就是为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服务的观念,以更大的力度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优化政务环境,政府与企业共同来应对生产成本上升的挑战,与基层共同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满腔热情地支持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加快推进强县扩权工作,不断增强基层的发展活力。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文档频道(www.reader8.net)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