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环保新道路-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讲话(2)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博大精深。全国环保系统要通过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环境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中国环境文化是对世界环保理念的吸收和创新。我国有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底蕴,宣传生态文明必须将弘扬传统文化与提倡环境文化相结合。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着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不仅在消费领域,而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集中在生产领域,建设的原则应当是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我国复杂多样、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应该更加珍爱自然,更加关心自然,更加尊重自然。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从生产领域看,要立足于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实,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化,建立高效的生态工业体系和集约型的生态农业体系;二是从消费领域看,要坚决反对奢侈消费,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三是从城市化发展看,要以节水、节能、节地、节约资源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前提,建立紧凑型的城市和城镇体系;四是从空间布局看,要根据东中西三大地带、大江大河西水东流、多丘陵山地和西部地区生态脆弱的环境特征,建立维护全国环境安全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三)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一要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要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四要重点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让江河湖海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切实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坚决将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下来;要尊重自然规律,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唤起群众珍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伟大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