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全厂员工全面完成200x年生产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分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精神时召开的。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x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0x年生产工作任务;审议通过200x ...
(二)强化设备管理,改善设备状况,提高设备能力,为生产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一是强化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设备管理,明确职责,保证运行人员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认真按规程维护、保养好设备,做好设备的点检、巡检、润滑、清扫工作,延长设备的运行周期和使用寿命,装备工程科要组织各单位认真制修订相关的职责、基准,并组织、督促落到实处。二是加强设备状态分析、监测,准确把握设备状况,以保证备件、材料、检修、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严肃性,打破故障维修的局面,真正实现计划检修,为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打下基础。三是积极探索新的设备检修管理模式,考虑周全,做好方案,搞好试点。四是加强检修质量管理,进一步改善检修工作作风,加强检修人员技术业务培训,保证检修质量;加强重点设备检修项目的准备、组织和协调工作;改变分配模式,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促进检修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五是认真做好解决设备目前存在重大问题的技术方案,尤其是9#、10#炉引风机叶轮磨损、腐蚀问题,尽快上报分公司,争取尽早实施。六是抓好设备的大、中、小修工作,做到准备充分、组织到位、方案落实、质量保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检修维护费用,进一步改善设备状况,提高设备能力。通过以上工作,力争使设备管理今年实现新的突破。
(三)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要根据总部和分公司关于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工作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一是针对我厂的具体情况,继续做好组织结构优化、总量控制工作,做好岗位、工种归并、整合工作,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率。二是做好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针对单位、部门承担的经济责任指标以及各专业管理规定,结合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制定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并根据绩效指标的考核程序、办法和机构,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同时,做好科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绩效指标的修订完善和绩效责任书的签订工作,按程序严格绩效考核,确保科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激励机制在我厂取得实效。三是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分公司《员工管理办法》,加大劳动纪律的检查与考核力度,坚决制止混岗人员,及时清理长期脱(离)岗人员,不断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杜绝违纪现象发生。四是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重点要抓好新建系统设备操作、检修技能的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同时,根据工作需求,认真组织开展岗位培训和各项专业培训,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设备操作、检修中出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进行专题讲座或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技术素质。
(四)抓好信息化管理工作。要与分公司一起,努力争取在中铝公司立项,把热网、新系统9#、10#炉及二总降三个孤立互不相通的信息网络整合,并补充完善在线数据,形成资源共享、协调指挥、集中管理的网络系统,为实施ERP工程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好现有网络资源,实现生产、技术、管理数据共享,减少人力、纸张浪费,提高办事效率。
(五)落实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在全厂员工中开展“追求卓越百分百”活动,做到任务、指标不打折,100%完成;隐患、缺陷不放过,100%整改;指令、操作不失误,100%准确;检修、技改不返工,100%成功;能源、材料不浪费,100%利用。“从我做起,于细微处见精神;追求卓越,寓卓越于平凡”,在全厂养成从小事做起,追求卓越,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厂生产、安全、节能、降本和各项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认真做好原煤的收购管理工作,特别要抓好民煤收购全过程的监控工作,确保年内实现入炉煤应用基平均低位发热量≥22000kJ/kg的目标
入炉原煤煤质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锅炉的燃烧效果,还影响到原煤输送、破碎等设备的运转、产能;不仅关系到锅炉本体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也关系到整个生产系统是否通畅、平稳;不仅严重威胁到生产经营成本和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热电厂人的形象。因此,加强对原煤各环节的管理工作,确保年内实现入炉煤应用基平均低位发热量≥22000kJ/kg的目标,是煤管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热电厂煤管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六条纪律规定》等纪律规定,强化对煤管从业人员的约束管制,增强煤管人员敬业守法意识,杜绝受贿现象发生;要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的原则,确保收购及管理各环节始终处于科学、严密、透明的状态,从制度上防止腐败现象发生;要坚决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考核制度,保证民煤收购全过程各岗位人员尽职尽责。
(二)加强民煤采购的源头管理。对现有民煤供应商的供煤矿点,要在逐一考察、摸清煤源煤质基础上,建立煤质档案;要针对每个批样化验结果,分析其煤质变化、波动范围和规律,跟踪其运煤车辆,不定期地抽查矿点及卸煤情况,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纠正创造条件,确保供应商煤源煤质真实可信;要积极做好了解和开发煤资源工作,主动出击,变坐商为行商,主动宣传我厂的购煤政策,尽早获取新矿源的煤质产能资料,广开进货渠道,争取进煤的主动权;要随时了解市场动向和价格信息,为分厂制定适时的价格政策提供可靠依据,使合理的定价能购入价值相当的原煤。
(三)要用合同、月度采购分配计划来规范民煤供应商的供煤行为,确保煤质稳定可靠。对厂部确认的合格分供方必须签订合同,并保证合同执行的严肃性;要根据生产需求、货场堆放情况、供应商业绩(包括质量、信誉、服务、管理能力等),既要做好月采购分配计划,又要按照信息综合分析随时调整日进货量;要及时化验分析和公布化验结果,为控制入厂煤质调整计划提供依据;严格按规章办事,用强有力的计划手段规范民煤供应商的供煤行为,促进民煤入厂质量合理、稳定、可靠。
(四)狠抓民煤收购过程各环节的管理。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保证民煤收购各岗位员工的工作质量,加大过磅、取样、接样、制样、分样化验过程的监控力度,特别要加强过磅后车辆的监督和现场卸车监督,执行好厂部有关保质保量的监管措施,绝不允许任何人弄虚作假,保证进厂民煤煤量足、煤质真。
(五)强化煤场的现场管理,严格分区堆放。目前,煤车到厂尚没有及时、准确、快速判别煤质的设备,因此,严格对每一辆入厂煤车卸车的现场检验显得尤其重要。每一位现场煤质检验员必须勤勤恳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分区卸车、分区堆放的原则,严格检验制度和方式,严格扣罚制度,以严防弄虚作假;技术部门也要不定期的抽查、抽检,加大监督力度;调度、锅炉、燃运等单位要把发现原煤影响生产的情况及时通报煤管人员,以便跟踪源头,及时纠正。
(六)积极配合供应部、质管部做好入厂火车煤质量管理工作。煤管科、技术科要随时抽取火车煤煤样,要协调好卸车方式和卸车程序,要有效监督好火车煤的化验分析样,特别是要监控好异常煤样的复检样,发现异常及时通报相关部室,千方百计地保证入厂火车煤质量,避免分公司利益受损。
四、 进一步优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力降本降费,确保实现成本计划。
2005年,我们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积极挖掘潜力,进一步优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力降本降费降耗,确保分公司下达给我厂的成本任务顺利完成。
(一)大力降低煤耗。一是通过加强民煤的采购管理工作,保证和提高入炉煤煤质。二是进一步降低飞灰可燃物,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三是做好火车煤煤质监控,保证进厂火车煤均为好煤,巩固1~6#炉原煤配比调整试验成果,进一步降低火车煤消耗。
(二)努力减少电耗。一是要尽快实施锅炉四机循环水泵变频方案、中继泵改造,争取一季度实施;7#、8#机抽汽系统技术攻关工作,要抓紧确定运行方案,抓紧整改完善硬件,并配合厂家做好软件开发,争取尽早投运。二是要精心组织、科学、合理安排好生产运行方式,做好间隙性用能设备的管理,杜绝大马拉小车。三是认真分析,通过甩开一些繁杂而不必要的环节,以降低电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