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副市长述职报告(2)
述 职 报 告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0x年11月,我非常荣幸地被任命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 ...
(三)国土管理全面加强,城市经营屡创佳绩
随着宏观形势变化,严格土地管理已成当务之急。在行政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依法规范用地,提出了国土管理必须坚守“两条红线”的工作原则,即没有经过合法批准的土地一律不得使用,所有经营性土地必须进入土地市场公开招标出让。两年来,共查处违法用地案件*起,对违法用地的查处从不手软。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已通过省检查组验收。坚决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清欠征地农民补偿款工作得到省检查组的一致认可。我在十分强调保护土地资源的同时,又清醒地看到土地资产巨大的经济效益。认真实践经营城市的先进理念,确立土地资产公开市场化运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城市建设不仅不用财政一分钱,还要为财政争作贡献的工作目标,着手抓好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体制增加收益。坚持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和集中统一管理,实行了“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单轨制”管理机制,使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二是科学规划增加收益。通过调整用途、成片规划、组团开发等方式来提高土地资产效益;三是广泛宣传增加收益。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和在浙江、上海召开土地招商推介会等形式对外推介**市的区位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布供地信息,尽量提高外地开发商的参与热情;四是明晰政策增加收益。认真研究开发商投资心态和**市房地产市场行情,精心制订了城市房地产开发基本政策。操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真正做到了内外一致、新老一致、亲疏一致,极大地调动了各路开发商的积极性。2003年5月精心组织土地出让活动,并一举取得成功,出让总面积*亩,总成交价8万元,取得了**市城市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创出了**各县市出让土地单价收益新高,在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轰动效应。2004年,认真总结03年土地开发利用成功经验,不断扩大胜利成果,共出让土地*亩,成交价*万元,其中**、**地块出让单价*万元/亩,再创我市土地出让单价的历史新高。土地的成功出让,为我市城市建设积聚了资金,增强了城市的“造血”功能,激活了城市的内生机制,真正实现了“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目标。两年来,不仅实现了城市建设资金的自求平衡,还向财政上交土地出让金、契税、教育费附加等*亿多元,由城市建设而产生的城市营业税、所得税等各项税收占我市近两年来新增地税的5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我市人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士气,促进了我市财源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城管体系基本理顺,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城市管理工作纷繁琐碎,又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我确定了“理顺体系、基础先行、综合治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2003年,着力做好了理顺城市管理体系工作,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构建城市规划区全覆盖管理框架,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系在2004年的城乡环境大整治中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城管局在较短的时间里,查处各类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案件,拆除违章建筑,取缔马路菜场,整治店外设摊,铲除街头“牛皮癣”,清除卫生死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广场秩序混乱等一些城市老大难问题得以有效整治。同时,我把小区管理也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使城市管理真正体现盖边沉底的特点,通过加强宣传、创新方法、加大力度积极收缴小区物业管理费,使2004年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上升10%。加大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基金征收力度又是我抓好小区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我明确提出,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基金属小区业主所有,是解决未来小区公共设施维修问题的重要资金来源,任何人无权随意减免或缓交,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基金由财政、城管双重管理。这一想法经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我要求城管部门严格执行,经过努力,去年以来新开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基金实现应收尽收,截至2004年10月底,全市共清欠和收缴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基金*万元,预计到2005年底,可实现收缴*万元,将为今后的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五)生态创建全力推进,环保事业更上层楼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今年,根据市*届人代会第*次会议议案要求,我与环保局的同志一起不失时机地把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经过共同努力,生态示范区创建考核验收25项指标,22项已达标,另有3项指标正在努力改造和完善中。8月份省验收组来启验收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正全力以赴做好扫尾工作,准备迎接年内的国家验收。同时,以创建工作为龙头,配合城乡环境整治,认真抓好污水、噪音、大气污染等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砖瓦厂利用造纸废渣制砖的成功经验为中央电视台报道。由于共同努力,我市环保各项工作在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
(六)支柱产业不断壮大,跨越发展率先实现
建筑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形象产业、富民产业。根据对我市的传统优势和建筑市场的形势分析,我与建工局同志一起确立了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使我市建筑业在全市跨越奋进的发展洪流中实现率先崛起的工作目标。通过着力实施大企业、大市场、大建筑业战略,2003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5%,承建施工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和*%。2004年截止10月底,全市共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承建施工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8%和22%,为今年全市建筑业从业人数超10万、施工产值超百亿“双超”目标的实现打下了扎实基础。我尤其推崇大企业品牌战略,全力打造**市建筑安装公司金字招牌,有力鼓舞、推动我市建筑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