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学会工作报告(2)
针对各类型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首社会地位低、事业经费省的现象,学会一直把宣传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使社会对图书馆事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支持
5、举办业务竞赛,推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自2000年4月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启动以后,我市图书馆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上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市图书馆学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热潮。学会协助各会员馆考察设备、培训人才,研究解决计算机在图书馆管理中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并利用全国大中专院校评估达标、社会先进文化县的创建与复查、我省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业务竞赛等机会,选拔培训了一批业务骨干,来带动全市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为此,2002年11月,我市图书馆学会围绕计算机在图书馆业务中的应用举办了“市图书馆学会第二届业务竞赛”,分设“计算机编目”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两个竞赛项目,12支代表队的26名选手参赛,经过两天的理论与实践的激烈角逐,有八支代表队分获团体一、二、三等奖,12名选手获得个人单项一、二、三等奖,全面检阅了我市各会员馆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技能,引起极大反响,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学会近单数以上的会员馆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所有会员都进行了计算机操作培训。我市图书馆已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分馆”,市学院图书馆成为中国学术期刊一级检索站。各县市区图书馆在全国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现代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我市两个地区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又有四个地区的图书馆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目前,我市各图书馆正积极筹备建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基层分中心。
6、稳步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可喜的荣誉
几年来,我市图书馆学会始终稳步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先后被全国社科联评为“全国先进学会”、被我市社科联评为“先进学会”,我市图书馆被评为“先进学会挂靠单位”,学会也经省民政厅批准由非法人社会团体转为法人社会团体。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我市图书馆学会在全体会员馆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一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路程,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各级领导为学会的发展倾注了心血,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广大会员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为学会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聪3COME文档频道明才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学术活动数量少,参与面不广泛,从整体上看,我会研究能力还不强,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学会的运行机制仍不灵活,活动经费紧张,有些工作比较难开展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改进和提高,学会工作仍然需要进行探索。
1、认清形势,不断创新
学会工作要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图书馆信息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新需求。学会是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力量。其优势在于交流合作,在于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横向联系广泛,能发挥学会的纽带作用,使各系统优势互补。举办各种学术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多出学术成果,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办会资金的运筹,积极争取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支持,争取社会的使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面对新问题,勇于创新,学会才能进一步发展。
2、开展学术研究,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学会要继续不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活动,根据图书馆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着眼于我市图书馆的改革与实践,制定学术研究规划,组织好重点课题的研究,更加广泛地调动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形成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力争学术研究多出成果,出精品。
3、推动全市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学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优势,应配合全国文献资源共享协调委员会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分中心”开展工作,协调并增进各系统图书情报单位的交流与沟通、组织、筹划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目前重点应加强文献资源的协调采购、联合编目、地方特色文献数字化、馆际互借等方面的全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