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支持和监督下,县政府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工作的主旋律,坚持工业立县、农业富民,带领全县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在冲刺全国百强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五年来,本届政府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机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全县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07年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亿元,同比增长37.9%,是2002年的2.7倍,创历史最高水平,五年年均增长2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58.7%,是2002年的11.8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85.5 %,是2002年的6.2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76.8%,是2002年的5倍,在全省44个县(市)排名中预计进入前20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10元,同比增长30.4%,是2002年的2.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96.4%,是2002年的27.5倍;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9.2%,是2002年的3.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亿元,同比增长18%,是2002年的1.8倍。经过五年发展,全县“526”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市“一市三县”中位居前列。
——以陶瓷产业为标志的工业发展成就斐然。在过去的五年里,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发扬“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千山万水、不厌千言万语、不惜千方百计”的艰苦创业精神,使陶瓷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累计开工建设各类陶瓷生产线300条,其中竣工投产150条,实现产值113.4亿元,对财政贡献3.1亿元,直接安排就业2万余人。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唐国际、国电龙源等知名企业竞相发展,全县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5.09万千瓦;木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加工企业达到103家;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稳步推进,新引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轻工家电产业开始起步,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开工建设。
——以农业经济区为标志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经过五年的发展和调整,全县粮经作物比例达到55:45,初步构建了“一乡一业”和“多乡一业”的产业格局。万寿菊、蔬菜、花生、树莓、葡萄等农业经济区基地种植面积分别达到9.3万亩、20万亩、15万亩、1.3万亩、2.7万亩。畜牧经济区繁育纯种和牛50头,改良和牛1000头、优质肉羊4500只。全县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30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14个,其中“五龙山牌”葡萄成功入选2008奥运会推荐果品。结合农业经济区建设,我县有组织地实施了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和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工程。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各类专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42个,带动农民4.6万人。同时,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有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7%,比2002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并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五年时间,全县共建成沼气池2730个,居全市首位,并涌现出一批村容整洁、环保和谐的县级示范村。
——以建设大街改造为标志的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供水管网、排水管道、城镇道路总里程及路灯总数量平均比2002年增长一倍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3%,比200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投资建设了一次变电站,结束了我县没有自主电源的历史;2007年实施拆迁面积59.7万平方米,完成了建设大街拓宽、团结街二期工程等46个卫星城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9.5亿元,实现城市经济净收益6045万元。同时,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显著,五年累计建设“村村通”油路960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以就业、社保为主线的民生工程取得新突破。五年来,累计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开发就业岗位14592个,安置就业15585人次;农村劳动力年输出量达到5.9万人、创收6.2亿元,劳务输出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加大了养老金征缴力度,扩大了医疗保险覆盖面,并将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
五年时间,全县建设了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了法库高中扩建和聋校整体搬迁工程,引进了合作办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农民参合率达到98%,被评为省级先进县,县中心医院与中国医大四院正式确立了技术协作关系;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7万户,在省内县区中率先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屯通有线电视;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始终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开展了以喜迎“陶博会”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营造了活跃健康的文化氛围。
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强化。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五年来全县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扎实开展,保证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县实际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城乡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和无毒县;建立法律服务中心户350个,弱势群体得到了近距离的法律援助。
——以物流、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物流经济区起步良好,引进了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物流企业20户,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物流企业5户,区域性总部企业3户,物流总部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旅游产业长足发展,很多景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生态旅游经济区启动了“东北亚财神民俗文化园”,举办了首届“财神民俗文化节”,引进各类企业28户。商贸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改建农家店426个。金融环境不断改善,盛京银行设立了分支机构,工商银行被批准恢复,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引进重大项目为标志的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五年时间,全县累计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16个,总投资额达到59.4亿元。香港开宝庆福集团、新中源集团、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国雅高酒店集团等一批大企业纷纷落户我县。县域经济外向度不断扩大。与西班牙、希腊、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了经贸活动,在俄罗斯、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招商联系网络。围绕“526”经济格局,依托重点项目,实施“定向、定位、定点、定人”的招商方略,提高了招商成功率。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成立了行政审批办事大厅,推行了“六公开”制度和“一站式”服务,突出了服务职能,办事效率逐步提高,对外开放环境不断改善。
——以转变作风为重点的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五年来,依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5件、政协委员提案516件,办复率达到100%,承诺的为人民群众所办的60余件实事全部完成。深入开展了构建“阳光、学习、制度、效率”政府活动,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力度,增加了对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的投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和部门预算管理,提高了预算管理的法制化程度。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五年来共争取计划内和计划外资金19.9亿元,保障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夺取了防控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的胜利,克服了严重的洪涝和暴风雪灾害,令人难以忘怀。过去的五年,是政通人和、艰苦创业、齐心协力共谋法库振兴的五年;是全县经济发展速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