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总结 > 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镇政府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

2008-07-17 
按照镇村两级规划,围绕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二十字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找准工作切入点
(六)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保持安全稳定。
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大平安创建工作力度,发动群众支持和参与各项维稳工作,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局面,有力维护了我镇安定稳定。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涉法涉诉大接访、枪爆物品大清查三个专项活动,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发挥义务巡防队、义务消防队和义务抢险队的作用,群众满意度大为提升。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学校安全教学、道路安全运输的监管,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全镇上下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年初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和社会突出治安问题的“两个排查”的工作部署,结合镇情,我们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落实责任,对本镇以内的影响社会安稳的各类矛盾纠纷以及信访问题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对排查出来的七件突出信访件落实五定工作责任制,进行全面排查,目前已息访息诉两起,其它的五起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社会保持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另外还排查出各类小矛盾纠纷60多起,在落实库区移民政策中,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0多起,促进了政策顺利落实。镇综治服务中心正常运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七)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各种创建活动,本镇和溪岚村申报创建本届省级文明镇、文明村,水口居创建市级文明社区,其他6个村(居)均参加创建县级文明村、文明社区。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破除陈规陋习,禁止封建迷信、大操大办和重殓厚葬等现象,民间信仰、民族宗教秩序稳定,全面整治乱滥建寺庙,提高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社会公共行为规范意识。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乡风文明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全镇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十五中90人考上高中。创新计生工作方法,计生工作再上新水平,各项指标位居全县前列。稳步推进人武工作,全面完成了县下达的5名冬季征兵工作任务。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无偿献血扎实开展,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工作繁荣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不断推进,积极推广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新建湾口闽江湖滨健身带,及水口、朝天桥和溪岚广场舞健身场。统计、档案、侨务、老区、老干、地震、安全等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关心下一代、老龄、宗教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八)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全镇共有18个支部,党员418名,加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力度,成立了利福竹木工艺厂党支部、时利和木业工艺厂党支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为载体,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活动,有成效。继续健全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安排理论学习,基层组织进一步增强;二是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学习黄令赤先进事迹、十七大精神为主要内容,有效解决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成果;三是村级组织全面推行“双议双考”工作,12月底镇考核组对照年初制定的村级组织工作目标“百分制”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村(居)年终评先评优的一个依据。四是发挥村级组织整体功能,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下派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分别到溪岚、水潮开展双带工作,下派6名镇干部到村挂职,下派16名驻村干部深入各村居开展驻村联动服务站工作,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五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2008年发展党员11名完成了全年指导数,壮大了党员队伍;六是利用驻村联动服务点电教设备,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十七大精神和海西新农村电化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举办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七是把乡镇党政正职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动态管理信息联络员1名,及时收集本镇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重点特色工作中的表现和实绩,并整理按规定时间上报。2008年初制定的本镇特色工作计划较好地完成,两篇特色工作在县组工信息刊物上交流。3COME文档频道八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严格执行“五个不许”、“两个纠正”,不断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幅度还不大,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结构调整不够扎实;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等,这些将在今后发展中加以解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