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独龙江的教育,高琼仙的爸爸高德生吐出一个字:“难!”
高德生曾是孔目小学的校长,在学校未合并前,孔目小学在全乡有15个校点, 高德生每年总要背着干粮,翻山越岭徒步去巡查校点两三次,去一趟要20天。大雪封山前,老师都要到贡山县把学校半年的物资备好,人背马驮从县上走两天到乡上,从乡到校点再走两天。有时粮食吃完了,老师就托老乡到山下买,一旦道路中断,老乡无法及时返回,老师只能帮着农户做些农活,在农户家吃饭。
这种状况自2006年起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6年独龙江乡村公路实现“村村通”,2007年村村通了移动电话,2010年11月信用社独龙江乡营业网点开业。2011年年底,全乡经济纯收入增长28.8%,达到51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4%,达1255元。2010年云南省实施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全省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目,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建成乡党政综合办公楼、卫生院门诊楼和医技楼。独龙江第一座电站,已能为乡政府所在地和周边4个村供电,没有集中进行电网建设的村子,每家用的都是小水电机。[
由于每年开山期间公路能基本保持畅通,独龙江内的商品流通已从物物交换变为使用现金,因为运输成本高,这里的物价比山外高。孔目街上有多个小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从百货到电视机都有销售,发廊和服装店也有多家。这里年轻人的发型、服装与山外无异,一些青年耳朵上随时挂着MP3耳机。全乡25个村330户农户正陆续搬入新居,另外690户安居房正在建设。
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发展。在孔目,记者看到,最醒目的建筑是“独龙江孔目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教学楼宽敞,有两栋学生宿舍楼,学生浴室刚刚投入使用;300学生食堂、学生衣物烤干房和幼儿园已竣工验收;教师周转房正在建设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实现后,独龙江的青壮年文盲下降了一半。”高德生说。
“过去独龙江一个大学生都没有,现在逐渐多了起来,这个对独龙江发展很重要。”已经是研究生的高琼仙,一直感叹“独龙族大学生太少”。
她说,独龙江条件恶劣,特别是大雪封山后的与世隔绝,留不住教师也引不进人才,“一些教师忍受不了这里的孤独和文化生活的荒芜,来一两年后就要求调走。我初中3年就换了5个英语老师。”
“本民族不多出人才,不仅文难以传承,也竞争不过其他民族和地区。只有加大对独龙江的教育扶持,才能使这里的老百姓封山不封思想。”高琼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