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同学中,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独龙族女孩高琼仙回家的路可能是最远的。
她的家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这个暑假,她幸运地买到1张800元的打折机票,从北京飞到昆明,再从昆明坐大巴、中巴回到独龙江乡,路上用了5天时间。
不过,高琼仙一点也不觉得苦。如果没有从独龙江乡到贡山县的公路,她不可能到县里读初中,也不可能以独龙江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再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专业,成为独龙江乡两个80后研究生之一。
独龙江乡地处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带,这里居住着独龙族、怒族等7个民族,人口不到5000人,其中独龙族占98.5%。新中国成立时,独龙族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1954年,周恩来总理将这个倚独龙江而居的民族命名为“独龙族”。
独龙江峡谷的东侧是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与怒江相连;西侧是海拔4000多米的担当力卡山,与缅甸毗邻;北面与西藏高原相接。独龙江乡区域面积为199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25%。这个贡山县面积最大的乡,因为高黎贡山的阻挡,直到1999年9月公路才建成通车,由此结束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不通公路的历史。
即使有了公路,独龙江乡至今仍然面临着和过去一样的现实:每年12月到次年5月,皑皑白雪封闭了大山垭口,一年中有半年不能通车,独龙江乡完全成为与世隔绝的世界。
独龙江年降水量3000至4000毫米,为全国之最,大量雨水导致沙土松动、岩石风化,一场大雨后,公路常常被山体滑坡、泥石流阻断。这条路险峻复杂、颠簸不堪,通了13年也修了13年。从贡山县到独龙江乡仅90公里的山路,通常要走六七个小时。
高琼仙在这条路上走了10多年,这是她的求学之路。
过去,独龙江乡只有1所小学——孔目小学。小学生们毕业后,都要到贡山县读初中。那时还没通公路,每年开学前,高琼仙和同学都要背着行李、干粮,翻山越岭徒步两三天,到贡山县一中上中学。这些行走在求学路上的娃娃,腿脚、手背总是被毒虫、毒蚊、蚂蝗叮咬得伤痕累累。
1999年,独龙江公路通车了,由于山势险峻,路况极差,这条路上跑的都是货运车。
有了货车,孩子返校或回家都可以在路边招手搭车。坐在高高的驾驶室里,那时还是初中生的高琼仙觉得幸福极了,一路上她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景色。而坐在后面车厢里的,是送孩子上学的父母,他们和蔬菜、猪、牛、羊以及各种杂物挤在一起,身体被崎岖的山路摔得东歪西倒,晕车的人一路呕吐不止。
因为每年大雪封山,高琼仙和所有从独龙江乡出来读书的孩子都没回过家过春节,寒假都是在亲戚朋友家或学校度过。在封山的半年里,通讯、邮政不通,打不了电话、寄不了信,家里也无法寄钱过来,一些孩子因为想家,忍受不了孤独而最终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