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 |
|
![]()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 |
网友对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的评论
在本书的24面,译注12,然后在181面看到了这么一句话。
布朗热(1873-1891),实际应为1837-1891,希望亚马逊能够通知出版商修改下。
我们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的要和人打交道,和群体打交道。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的也存在于某个群体之中。可以说只要有人在就会有群体,就会有群体心理存在。当然,不同的群体所体现出的群体心理肯定也是不同的。这本书就是讲述群体如何成形以及群体心理如何对个人和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我们独处的时候,大都会有较清醒的头脑,会客观的看待很多事物,即便头脑中有些疯狂的想法也会立刻被理智打消。但当我们处于某个同质群体中时,心智就会明显下降,很容易被感情左右,被群体心理暗示影响。做出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似乎群体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大家都可以为所欲为,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会发生很多骇人听闻的群体事件,比如近几年网上出现的一群学生围殴某一个学生这样的事件。大部分人被领头人的词汇和形象所刺激,不自觉加入其中,模仿领头人。而模仿本就是人的天性。社会中很多人云亦云的事件被炒作也是利用了群体心理。而很多人根本不自知的被左右着,就想着跟着大多数人走,就不会错。就算错了也是法不制众。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不好的,在群体心理中,感情很容易被放大和激化,很容易做出疯狂的事情。而现在群体的力量和影响力都在被放大,如何理解群体心理,看待群体力量,我觉得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点的。毕竟谁也不能完全独立于世,谁都要面临群体和其潜伏的群体心理。
胡小跃是我敬重的法国文化专家,乌合之众的中译本一直是英文转译,这个法文直译版很有意义
翻译的人不错,但作者的历史相关知识还有待加强。正文前面介绍说罗斯福重视这本书的部分,将其与丘吉尔、戴高乐等人并列,其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此罗斯福为老罗斯福,而非二战时的小罗斯福。
看完一遍后,个人感觉这本书并不是很好理解,得一句一句慢慢看。作为一个看书不是很多的人,我又更倾向于认为作者不仅在书中讲到“乌合之众”的方方面面,而且本书之于绝大多数读者,又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总之,这本书很有营养,同时也有不少有失偏颇的地方,如果想把本书研究透,建议对作者、成书的年代和历史背景,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或许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本书,并做出合理的取舍,本人也会这么做。
在我没有接触这本书之前,就经常思考群体的一些行文,特别是网络上的一些论坛,里面的各种现象简直就可以直接作为这本书思想的直接证据,连加工都不需要,书很和我胃口!
这本书,推翻我以前的一些幼稚的认知。我们一直以来共同相信的某些精神,竟有一种盲目与无知在里面。伟大的思想,可以成为你、我、他的集体反映。
实在太棒了!!作者立论清晰,言简意赅!由浅入深的分析了心里群体的共性和特性。书本装帧也很漂亮,纸张材质很好,用钢笔做笔记也不会透。很喜欢
不懂法语,但这本中文译本读起来挺流畅,意思表达也很明确,个人觉得还是属于通俗易懂的社科书籍吧。封面手感很好啊,颜色深红,纸张淡淡的黄色,质感也好,个人最喜欢的一本。
印刷装帧都很好。内容也经典,是社会心理学的起源,是开山之作,虽然缺少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仅凭经验来构建学说,但很多结论即使在今天也是有很大启发的,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后的人,读这本书将会有很多心有灵犀的醍醐灌顶之感,作者的每一句话,有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人都能心领神会,可以拿来解释社会、政治的很多现象,但对中学生这些阅历少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很平淡的一句话,不能理解背后的考量和原因。跟作者的犀利眼光和批判性思维发生共鸣,这种精神享受实在太爽。但这本书缺少实验和严谨的推理,也带有作者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有点像精英对贱民的歧视,立场不够客观。读者在当做社会心理学的导论来看完它后,应该再去看更专业一些的社会心理学书籍,比如《社会学动物》,虽然这也是科普性的书,但已经是科学的范畴了。
喜欢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