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问题之书 | ![]() |
|
![]() |
问题之书 | ![]() |
网友对问题之书的评论
一开始看书的时候还只是随便回答回答,随着问题一个个深入,开始忍不住拿笔记了下来,因为想起曾看过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说重新看自己之前写的东西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很惊讶自己竟然曾那样想过,我想也是,记下答案,过一段时间,或者经理某些事情之后再回来看,就会发现自己的成长。这些问题有的是经典的哲学或心理学提问,有的是超现实主义问题,有的带有有趣的角度,有的则刁钻到只要一个答案就能让你无所遁形。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思维训练和心灵训练的结合体,一方面带给你崭新的思维观念,让你开动大脑,一方面让你用更深刻的眼光看待问题,颠覆你一直以来的思考方式,对生命、人伦和社会道德有更加理智和客观的认识。不能把这些看成简单的问题,应该看成是引导思维的路径。
刚开始拿到书的时候就随手翻了一页,比起问题,让我更惊讶的是自己的回答。我觉得问题之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好好回答,甚至有的题,可以将自己的答案像论文一样写出来,之后检查这些答案,你就会惊讶的发现,这简直像是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你的很多回答,直接透漏着你思考问题的惯常方式,你的性格,甚至你所拥有的潜力。所以封面上那句,一个回答就暴漏你的性格逻辑,还真是很恰当。我们总是想花时间学会知识,认清周围的人,猜测别人的意思,却很少有时间审视自己,好好想想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这本书正好给你提供了机会,而且它让你看到的,甚至比你能想象的还要深刻,因为有的问题,发掘出了你自己也不知道的自己的另一面。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认真对待的书,因为我们实在太少有这样的机会窥视自己的内心,跟自己好好交流相处了。
日常生活中有人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倾向通常是回避,这很正常,因为有些问题涉及我们的私生活,有些问题我们自己也不想过深思考,但是通常,这些问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刚开始拿到问题之书,是和同事一起玩,以为这些问题很有趣,我们拿着这个至少能玩三小时。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问题,尤其是和性之类相关的,我们会倾向于沉默或者敷衍,但是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却又忍不住回想这些问题。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认识到,我对自己的好奇心,远远大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更倾向于那些私人化程度较高的问题,偷偷在心里回答这些问题,我甚至会猜测周围人会给这样的问题给出什么答案,从而猜测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有奇妙的魅力,我承认我被吸引了,不仅自己买了书,还介绍给了身边的人。
我自己是《奇葩说》的忠实观众,看到这本书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奇葩说》。那些无法给出定论,在道德上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问题;人类当前生存状态中的未解部分,都是节目讨论的重点,而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却又真真实实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问题之书》整本,都是这样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让我能用更加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也能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想法。看了作者介绍,知道他是生物科学领域了不起的人物,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看似和日常生活无关,甚至有些荒唐的问题,正是思维的突破口,而科学家正是擅长这样提问并思考,才能有与常人不一样的眼光,才能获得灵感。有些问题和朋友一起讨论更有意思,有些问题像是秘密一样,答案只想装在自己心里。希望下一季的《奇葩说》上能讨论到这本书的一些问题。
我觉得这个书看多了会挑战我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三观。首先在看到这些问题之前我从没想过能用这样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想象力,换位思考,反推,回答这些问题几乎相当于在做门萨的智力测验,因为它们一样要求你积极调动自己大脑皮层的每一个区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辩证,最后给出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其次我没想到这些问题会这样触动我的心灵,有些问题,当我们必须逼着自己给出答案的时候,会得出与我们日常生活惯性完全相反的结论,而这些结论是我自己心甘情愿选择的。于是就会反推到反思自己现在生活,我是否还要用这样的方式生活下去。最后是和他人讨论让我震惊,有些在我看来很肯定的选项,朋友竟然会选择完全不同的一面,而他的理由同样无懈可击。于是又觉得自己之前看待世界的方式太过简单了。
喜欢问题之书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