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美食 >

觅食香港(晓莫著)(2)

2012-11-01 
  香港作为开埠百多年的自由贸易港,观察它的美食特色和研判背后的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一部另类的城市发展历史。琢磨香港各色美食的来龙去脉,也可以发现这座集合了各色人种、文化和美食趣味的国际化城市的多彩一面。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觅食香港(晓莫著) 去商家看看
觅食香港(晓莫著) 去商家看看

的确,之所以掌故有些熟悉,也是拜几年来觅食写稿赚钱做吃货的生涯所赐。不知走错了多少冤枉巷子,吃错了多少碗没名堂的饭菜,花掉了多少辛苦卖字挣回来的银子……这次第,若不是多巴胺作怪,怎么可能让正常人理解呢?
自然,同时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矫情地发条微博做声明:
“来吧,飞行家!带一笺写给不知名的情书,我们上路;在一个拥挤城市的街头巷尾寻找爱情般的痴迷感受,香港,我要跟这个城市谈恋爱!”
香港作为开埠百多年的自由贸易港,观察它的美食特色和研判背后的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一部另类的城市发展历史。琢磨香港各色美食的来龙去脉,也可以发现这座集合了各色人种、文化和美食趣味的国际化城市的多彩一面。
好吃、爱吃、会吃的香港人,在这样的美食环境滋养下,变得更“牙尖嘴利”,而越发推动着城市美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美食,竟也成为城市中可以大说特说、深挖细究的一种文化特质,这本书,就是希望借故事、借一个“内地人”对香港人文的观察,展示那些美食,说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后记

打开味觉,就可以打开人生
作者:知名首饰设计师、装置艺术家张小川
初见晓莫,是一起去南通寻访传统蓝印花布的一次旅行中。一开始看到她,觉得她有点“疯婆子”,打算还是少招惹为妙。但迫于坐在她隔壁,出于礼貌还是说说话吧。谁知随着话题慢慢深入,从旅游聊到生活、家庭,聊到子女教育,聊到与父母的关系……,才慢慢放开心态,重新认真地看眼前这个整天开玩笑的女人,原来有着一颗细腻、理性、科学的心。我们其实有许多观念上的共识,这让我十分惊讶和珍惜。
后来有一次有个机会在晓莫家住了一晚。我一直在观察她的厨房。这是我的一个习惯,从别人的厨房里,常常能获知许多关于主人的信息。比如不少有经济基础的朋友家,厨房硕大、厨具锃亮光洁,但细看便知极少煮食,那些工具很少被使用,而且工具与烹调方式及食物也完全不搭配。那些精美的厨具无非是从杂志中学来。
看到这些,常常会感叹,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本质?
初见晓莫的厨房,锅里还盛着之前做好的菜,掀盖一股香气扑面而来,顿时觉得饿了。铺着“乡村气息”台布的桌上有各种不同的食材,面包、果酱、各种调味。这样的厨房和桌面感觉很迷人,而这样的厨房则是一个有诱惑力的厨房、充满对食物理解和想象力的厨房,是一个与家人、与孩子们快乐相聚的厨房。
我想,晓莫的乐天开怀和理性细致,会同时表现在很多事上,有时让我措手不及、有时让我开怀大笑、有时让我默默佩服。
我也曾与晓莫把臂同游香港,被她带着穿梭于街市和各种餐厅,行程间完全超出了我自己去时对香港的印象,更别说那些美食了。
一直认为,开放的味觉和开放的思维同等重要。同理,味觉不开放的、局促的人,在思想和生活其他方面有也很难放得开,这是我观察了许多人的结果。
看着晓莫书里介绍香港美食的文章,再次激起了我对食物、对香港的小街小巷,对那些街巷间常常弥漫着的香味,产生了无限遐想。而晓莫的文字中介绍那些美食的粤语名称,也是香港美食的一大特点,许多有趣的名字可以看出还港人文化的直率和幽默。
吃这回事,总是能令我感到快乐和安慰,甚至在吃的时候也能产生许多奇思妙想。而与三五知已好友一同享受,则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快乐体验。从美食切入,交流八卦、探讨人生,旁顾帅哥美女……,这一切都无不令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一开始接到晓莫让我写书评的“任务”时,还在想,要不要绞尽脑汁说些俏皮话,放些潮流语进去。后来发现,就像对食物的感觉,语言的至高境界就是真实、真诚、不做作,用心加持。
平时我们吃到一个真正用心做出来的食物,身体的不同部分都能体会、感受到,胡乱用调味料是绝不可能模仿堆砌出来的。

文摘

1.不知道为什么,人生第一次到香港,第一次走进茶餐厅这种地方,就猛烈地分泌了胺多酚,产生了强大的一见钟情,并迄今数年热爱之情不减,有时遇到很难吃的茶餐厅,也非常大度宽容地:“下一次一定不会这么不好运的。”
有时候仔细想想,这才是真爱情啊。
若这份如此包容大度的情感是对着任何一个人类,想必再怎样的一对怨偶佳人儿,也必修得正果吖!
后来在朋友的提醒下,我也点算了自己热爱茶餐厅的缘由,也可以追溯或找到一些根源。
2.菠萝油又是菠萝包的升级版吃法,不晓得出处,吃起来建议仍旧沿用吃货法则,不理过去未来,只在当下享受。
据说有阵子菠萝油被评为“香港十大不良零食”之一,盖因菠萝包本来已经用上不少“重口味”原材料制作了,还要在中间夹上一大片厚厚的黄油,当然为健康饮食者所不齿。作为反方辩手,我有理由推测出,评选“十大不良”的人们跟伪道学家们过从甚密;又或者,我还可以更加心怀不轨地认定,这评选也许是人们想推广菠萝油等“不良食物”的另一种反炒作法,让不知、不爱的人,也边尝边骂,以再三确定“骂得真有道理啊,你看你看,真的是很不健康的吃法啊!”然后气哼哼地干掉一整个,罢了还要来杯丝袜奶茶调和干燥的口感,将罪过都归之于人类追求食物口感的恶趣味上。
呵呵,好吃的东西,实在都是太邪恶啦!
翠华的菠萝油一样用上现今最流行的“冰镇”吃法。所谓冰镇,无非是将一块齐整整的黄油切片,放在几块碎冰上出场。冰暂时保持着黄油的形状,吃货自己亲自拎起来,夹进切好的菠萝包中间,似露非露些端倪,重要的是要张大嘴,一口咬下酥脆的皮、弹性十足的包和仍在适咬硬度的黄油,让黄油在口腔的温度下与菠萝包混合一团,在嘴里江湖大战。吃的人必须微闭双眼,仔细品味口腔里的故事,然后自然不自然地发出“唔唔唔”的含糊不清的感叹声。
人类享受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就是“唔唔唔”了吧!
3.蛋挞据说来源于英国,当然当初也不是眼下这个样子。在爱吃之余,对食物的掌故和人物八卦略有所知,会让你陡然变得可爱起来,赢得人群的关注指数也会上升。对于掌故和八卦,我似乎更爱后者。比如安德鲁和玛嘉烈分手,潸然卖掉配方那件事,就比了解蛋挞制作过程本身好玩得多。不过主次要先心中有数,不然全然变成一个八卦爱好者,年头久了只会被人叫做“八婆”。
关于泰昌蛋挞最大的八卦,当然是它曾经吸引到一个红鼻子的著名英国佬的喜爱——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彭定康爱泰昌世人皆知,在任期间经常叫人外卖回来给他吃,即使是离任数年后再回香港,居然也旧情难忘地去到中环的泰昌饼家买蛋挞吃,真心痴情吃货啊!这消息当时还上了香港各大报纸的头条,泰昌的老板估计那段时间做梦都在偷笑,这得省下多少广告费啊。对一个饮食类企业来说,省了,就等于赚了。
4.然,最为内地人知道的,一定是关于“丝袜奶茶”的传说,而这传说的来源有些蹊跷。对这一说法有两解:一是用来形容奶茶的香滑口感,据说跟丝袜一样,绵密滑溜,所以叫“丝袜奶茶”;另一种说法更夸张,曰是为了使奶茶更香滑,几种混合起来的红茶,需用网纹密实的丝袜来进行过滤,这样过滤出来的茶才够匀够滑口……
兰芳园以独创的“丝袜奶茶”闻名,用不同品种质地的红茶混合勾兑,以“丝袜”隔渣,冲出的奶茶,茶味和奶味清晰可分,口感香滑,舌尖舌根感受相同,喝完后口内不会发酸。前文说了,用上“丝袜”这种工具,乃因它孔细而均匀,用来隔茶渣最好,但显然老板还有别的妙招,想必选茶和加工工序中,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我问过兰芳园的老板娘,她笑着说:“哎呀,尽管喝就好啦,呢地嘢,唔讲得嘎(这些事,不能说哦)!”
哟,碰上商业机密了。
实际上,奶茶是否滑口,的确跟过滤有关系,但我所参观过的所有后厨(有时甚至不必后厨,他们就在柜台里头滤茶),都没有见过用丝袜的,多数都是用一只不知道多少织数的棉布袋过滤而已。

相关阅读:

我希望有什么人在远方等我:台湾美女主播的

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关于合作基金会的思考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林达著)

金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曹显兵著)

2013肖秀荣考研书系: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