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美食 >

觅食香港(晓莫著)(1)

2012-11-01 
  香港作为开埠百多年的自由贸易港,观察它的美食特色和研判背后的发展历程,几乎就是一部另类的城市发展历史。琢磨香港各色美食的来龙去脉,也可以发现这座集合了各色人种、文化和美食趣味的国际化城市的多彩一面。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觅食香港(晓莫著) 去商家看看
觅食香港(晓莫著) 去商家看看

编辑推荐

《觅食香港》编辑推荐:自称为“吃货”的晓莫,10余年间不停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之间,她为什么这么爱香港?因为香港是她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美食天堂”。她“难拒绝高卡路里、高脂肪、高糖份,不计成本、不吝牺牲身材”,只为常遍香港美食,把“吃货精神”贯穿到底,难怪香港饕客欧阳应霁、纪晓华也要诧异她对香港饮食的了解。“跟着晓莫吃香港,就对了!”

媒体推荐

朋友晓莫出书,简介里说到自己的三围:“90、74、94cm的三围跟寻吃觅食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难拒绝高卡路里、高脂肪、高糖份,不计成本、不吝牺牲身材。” 现在不是生活困难时期,晓莫还要“寻吃觅食”,吃货的本色昭然若揭。吃货,雅的叫法是“美食家”,不过,我觉得武汉人的“好吃佬”更准确传神。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又说:“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就是要情不自禁,心心念念都在这件事上,除此无大事,如此,才能算得上是好。 一个好吃佬住在靠近香港的地方,有比这更幸福的吗?没有了。或者说,如果就在香港呢?可能反而麻木不仁。所以,住在离它近的地方,有些距离,也不错,多了寻觅的乐处,寻觅的前提是陌生,得到不容易,必欲先朝思暮想一番然后费力气得之而后快。寻觅的快乐可能有时比真的吃到还要来得大——偷着了不如偷不着——当然,这句话晓莫必定不赞同。 香港是好吃佬的乐园,原因有二,一是这个城市强烈的世俗之爱一直没有怎么受到譬如说政治之类的打扰,就像它一直闷声发大财一样,它也一直闷声过日子。晓莫说:“香港的确不是天堂,它只是个美食天堂。”有篇寓言小说写一只海鸥把飞翔的尽善尽美当作是自己的天堂,香港人就把食物之类做得尽可能的好吃看作是自己的天堂。 二是香港的杂。杂也是丰富。以中国而论,没有什么城市比香港更杂了,它什么元素都来,都接纳,都有,和而不同。本来,中国的食物特点就是不厌其多与杂,把什么都调和到一起的功夫世界一流。香港把这个杂多的特色发挥到极致了。 据说约十年前,晓莫就恋上了香港的食物,一直到现在。有一次跟着晓莫去香港觅食,我们被她领着走街串巷,在一些拐弯抹角的旮旯空地里找到好吃的,还听她讲各家各户的故事,比食物更多的八卦,离不开食又不能仅限于食。比如在港岛有家卖龟苓膏的老店,似乎是1904年开业的,而龟苓膏据说最初是帝王家用来消炎治疗性病的……惜乎我对吃食一事大抵是“我来过,我吃过,我忘了”,除非是文字,虽不能说过目不忘,但到底要记得长久一些。其实晓莫也是这样的有心人,但凡她吃过,觉得好,也会形诸文字,这么多年下来,终于有结集,于是有了《觅食香港》。
这样的书值得有一本,去香港时可以按图索骥。不去的时候,随便翻翻,美食的秘辛是饭桌上受欢迎的谈资。

作者简介

晓莫,资深媒体人,港澳自由行达人。于《南方都市报》(深圳)任职采编10余年。期间,为国内不少杂志特约撰稿,并曾于《上海一周》、《新京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开设时尚、美食专栏。90、74、94的三围跟寻吃觅食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难拒绝高卡路里、高脂肪、高糖份,不计成本,不吝牺牲身材。往来多吃货,谈笑尽关食。是个贪心的人,不想漏掉生活的任何细节。

目录

中环
2 超爱茶餐厅
11 纠结爱上“蛇王芬”
14 饼饼泰昌店店红
18 分子料理,对食材的礼赞
23 兰芳园:奶茶故事从这里开始
28 米其林三星照耀池记云吞
30 繁华都市里的寂寥晚餐
34 九记牛腩非常牛
39 莲香楼的淡定早茶
44 咖啡馆,女人心灵小憩地
油尘旺
52 百年大计:Jimmy\\\'s Kitchen
57 好吧,我拜倒在蚝裙边下
62 太平馆西餐厅:我来自广州
67 抓住吃货味蕾的PHO
71 “意大利喏”
75 牛肉赞歌
79 港式快餐打横看
85 美都餐室——带你穿越半世纪
88 摇身一变,靓猪扒!
91 走私一份净鱼蛋
94 北京饺子在香港
98 排队吃点心?
103 旺角爱情小调
湾仔
110 太兴与“芬蒂”
115 无肠公子的炼狱生涯
120 喜喜,骆克道的救命茶餐厅
123 小笼汤包的秘密
127 龟苓膏,不治性病治心病
130 凤厨栖香港,北角撞“才神”
136 北角的阿鸿究竟是不是帅哥一枚?
明星饭堂
144 明星开店,招牌好使吗?
149 明星追捧,无分贵贱
152 鸿星海鲜酒家——味道才是王道!
155 华星冰室——陈奕迅挚爱
158 喜记避风塘辣蟹——明星消夜地
162 新记餐厅——全港最简陋VIP区
165 其他明星饭堂
街边小吃
168 北角鸡蛋仔在九龙
170 地铁茶叶蛋,重在解馋啊!
172 买三块表,不如吃一份煎酿三宝
175 6号码头鱼蛋香
177 许留山甜品:许我留一手
181 后记

序言

香港,自回归后,便应了当年艾敬的那首歌中描绘的情形——我就可以去香港啦。尤其开通自由行后,香港成为广大内地游客最热衷的出游地区之一,人们念念不忘地徘徊在铜锣湾Sogo、北京道一号,痴痴不倦地在海港城的巨幅品牌广告橱窗外,顶着烈日排队。
但也有掌故颇为熟悉的自由行人们,早已摆脱了在顶级品牌店门前膜拜的“低级趣味”,孜孜以求,希望寻觅到香港的真正滋味。
比如,他们逛小街穿穷巷,目的只为寻找一处传说中的美味,东奔西走,其“忍热负重”不亚于那些在名牌店排队的人。
本人就曾经属于这个人群中的一个,盖因工作与兴趣的双重关系。
也因为有兴趣的成分,那些追求之苦,变得不但苦中可以寻乐,在追求过程中所看所感所想,都让人产生更丰盛的收获……
世上哪来此等好事,既完成了工作,还满足了口腹,更获得了心灵的滋养,在这样的收获下,女人最在乎的身段儿,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为什么那么爱香港?
朋友们问起来,常常无言以对。想说的太多,一时间不知道说哪句好!
其实香港当然并非一个彻头彻尾梦幻童话真善美的弹丸地,它也有很多对外来者甚至本地人来说,都非常不招人待见之处。有时碰到一些不近人情之处,甚至直想用上朋友常说的那句“Look,that\\\'swhyIhitHongKong!”
不过,这句话是另一本书的内容,不在此处讨论。
因为,纵香港有千般不美万种不堪,都跟我喜欢它爱它,毫无矛盾。开放自由行以来,我对它始终带着热恋期的盲目,钻街串巷游走闲逛,就已获得超高密度多巴胺,对所有他人眼中的不如意不满不屑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这也令我在朋友圈子里赢得了一定程度的美誉度——尤其是我亲自“三陪”(陪吃喝、陪逛街、陪购物)过的女性朋友们对我的评价都甚高:“跟你逛香港挺舒服的,节奏把握得很好,不疾不徐,不用担心交通线路;买东西的眼光也不错,参考价值很高,甚至还有些特色店可以介绍,建议和意见也都给得恰到好处;最妙的是,完全不用操心吃什么,跟着你吃就对了……”
喂喂喂,麻烦暂时停一停嘴。拜托,这种高级“三陪”导游服务,在国外都收费很高的好不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