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美食 >

江湖一碗面(姜浩峰著)(2)

2012-11-01 
《江湖一碗面》编辑推荐:中国是面条的故乡,面条这一寻常吃食,在中国绝非寻常之物,从大处说,它蕴含了丰厚的人文历史信息从小处说,它又和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故土物产、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江湖一碗面(姜浩峰著) 去商家看看
江湖一碗面(姜浩峰著) 去商家看看

感谢著名的微博博主“您会看”所发关于吃面条的帖子,给了我不少启迪;感 谢黄慧鸣女士不以我之浅陋,而将这些文字包上“文化”的书衣;感谢《新民晚报》好吃周刊的编辑唐宁老师和《新闻晚报》的郭影、沈一珠编辑,是您让部分文字与更多读者见面;同时感谢所有和我一起吃面条、聊大天的朋友们。没有你们,我无法完成此书。也希望更多方家批评指正。

文摘

版权页:



我不是美食家
我不是美食家,虽然我看过陆文夫先生的小说《美食家》,总是以佩服外加艳羡的视角审视朱自冶,但我不是一个美食家。不过话又说回来,子日,食、色,性也。人食五谷,我又在苏州生活过那么几年,再不济也尝到了其中一些热闹。
说到小吃,其中至味要数观前街南头,陆稿荐酱肉至今闻名,只是当年的穷学生实在消受不起;太监弄有得月楼、松鹤楼,更是吃大餐的所在,非吾辈所能及。我当年常去的,是观前街南头一家名日“前进饼馒店”的小店。小店店面也就几尺宽,一直保持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模样,到了夏天,四瓣的木头吊扇吱吱作响。六七十年代是苏州饮食行业最落寞的时代,仅有的一丝亮色就数这些小小的打着“饼馒店”旗号的集体企业。随着时代前进社会发展,到90年代,在热闹的苏州城,这些店面渐渐式微。前进饼馒店却一直开在观前街,躲在繁华一角,直到21世纪初叶的某一年,终于也不知所踪。观前街上夜市兴了又衰,百货公司关了又开,前进饼馒店的油菜炒面却吸引路人许多年。油菜是北方人的说法,江南历来不如此称呼小青菜,前进饼馒店的油菜炒面却一直叫油菜炒面。油菜炒面绝对的本帮“重油炒面”,有肉丝,不多,仅仅是每次吃到过瘾与不过瘾之间的时候就吃完了。
所以我从来不点“油菜炒面”。我喜欢那儿的炒田螺。田螺养在店堂里,看得出容器内,水面上,有麻油浮动。这儿的田螺要养几天才能下锅的,麻油是为了让这些个田螺们“排毒养颜”的。田螺要旺火热炒,当田螺壳噬啦噬啦响着油的时候,老板,兼大厨,“畴”一声撒下不知道多少胡椒面,香满了整条街。炒田螺在清明前相当于燕鲍翅,过了清明谁点这道菜,那就“洋盘”了。什么叫“洋盘”?我认为,老外第一次到中国,拿着菜谱瞎点盘子是也。
清明后连春韭都老了,到前进饼馒店,就只能点些个汤包馄饨什么的,就着酸兮兮的东吴啤酒,这是农民工都不屑一顾的吃食。品汤包要到石路左边山塘街,东中市西中市是不能去的,那都是些卖轴承的,有点像上海的北京东路,那儿的饮食店缺少烟火气。得从东中市桃花坞折到皋桥菜场,可惜桃花坞的唐寅读书处已经不存。从皋桥菜场钻出来就是山塘街的小巷。总有那么几家小店能让人流连忘返。小店有汤包,汤包里的汤汁肯定化进去许多糖,甜得发腻,是北方人不喜欢的那种风味。其实是北方人到了姑苏不解风情了。苏州的点心确实甜,汤包要蘸了姜丝醋,那才化解了甜味,就像是爱情,甜蜜的爱情没有醋味,就称不上甜味,顶多只能算是——腻味。
在苏州吃面条,第一块牌子要数朱鸿兴,老苏州每天一大清早是要赶过去吃头汤面的。吃到头汤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本人!就是这感觉。可惜吃不到头汤面的是从“2”开始往后数的绝大多数。朱鸿兴的牌子太响,生意太好,我不是说他们服务不周到了,也不是说他们汤水不精致了,更不是说热闹的店堂就不好了,我只是说,如果吃客们不太喜欢这么热闹,想清静些,想找个冷僻的场所,悠悠吃一碗苏州味道的面条,那就得从北寺塔向西。那是闹市中的桃花源。随便找一家小店,要一碗双浇面。双浇面是姑苏一绝,我的意见是焖肉埋底,爆鱼过桥。焖肉一定要埋底,也就是面在锅里的时候,肉已经在碗里,化在汤里,酥而不烂。过桥就是另加个小碟,据说是“过浇”的谐音,意为“面浇头另置一碟”。爆鱼放在小碟里,才能保证外脆内嫩,韧性十足。
总之,姑苏美味,不仅仅在最有名气的大店,像姑苏的风情一样,容人细细品味的,也许就是小小店里一碗面。
焖肉划水不输海参鱼翅
人常说苏州是人间天堂,其实只需看一看苏的正体字“蘇”,草字头下有鱼有禾,江南鱼米之乡也!
然而如今,列车出苏州火车站,从北车窗向外眺望,整个火车站北面,已全部是高楼广厦,那小桥流水,起码在苏州老城区以外,已然非常少见了。就像这简体字的苏,把鱼和米都给办了。要知道十几年前,越过站北不知名的小河就是青年路,这里曾经有过一爿站北面饭店,想来现在肯定也早已被办掉了,俗话称作动迁。我怀念那有点儿小抠的老板娘,以及她掂锅功夫了得的儿子。也许他们就动迁住在原址的广厦里,肯定早退休关张不做生意了。
我们曾经多次在这里聚餐,让当时年已六旬的老板娘帮忙热花雕酒,用她那烧开水的铝壶,一次灌几瓶进去。我们也经常在这里随便解决一顿晚餐。有人喜欢看小老板掂锅的样子,每次将蛋炒饭甩到半空,小胡子一撇,饭入锅,吱吱冒油冒着香气。包括他的红烧大排客饭,那垫底的鸡毛菜是现炒的,当然也掂锅。

相关阅读:

我希望有什么人在远方等我:台湾美女主播的

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关于合作基金会的思考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林达著)

金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曹显兵著)

2013肖秀荣考研书系: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