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梦境人生:荣格传(黄秀丽著) | ![]() |
|
![]() |
梦境人生:荣格传(黄秀丽著) | ![]() |
《梦境人生:荣格传》编辑推荐:他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提出了性格类型和潜意识理论,他一只脚在西方,一只脚在东方,既是一个科学家,又广涉哲学、文学、炼金术、占星术、东方宗教,曾追随弗洛伊德,又与之分道扬镳,一度与纳粹主义纠缠不清,他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身心灵运动的先锋和教父,他,就是荣格!
黄秀丽,重庆人,70年代出生,传媒人。曾为《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参与过国内多个公共事件的报道。热爱心理学,神秘学,数年前投身于新时代灵性运动,关注现代人身心灵的疗愈与蜕变。
001 序言:难以定义的人生
上篇 人生传奇
008 第一章 一个少年的自我分裂
017 第二章 对上帝产生了怀疑
025 第三章 走上精神病学的道路
036 第四章 父亲,为他及时地死去
041 第五章 改变世界的发现!
053 第六章 与弗洛伊德的恩恩怨怨
068 第七章 崩溃边缘,和潜意识对峙
077 第八章 每个人的心理都可以分类
083 第九章 与东方文明的相遇
097 第十章 寻找集体无意识和原型
103 第十一章 那些爱他的女人们
119 第十二章 他是这样一位魅力型的医生
127 第十三章 他是纳粹主义者吗?
133 第十四章 不相信上帝的基督徒
139 第十五章 脱离尘世肉体,回归永恒自性
144 第十六章 他的追随者们
中篇 代表作品
148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序言
153 弗洛伊德与荣格
156 作为心理关系的婚姻
171 《太乙金华宗旨》的分析心理学评述
180 灾难过后
183 未发现的自性——与群体思维相抗衡的宗教
186 共时性:非因果性联系原则
下篇 开放讨论
190 讨论一:荣格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194 讨论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是否可能堕入相对主义和国家主义?
197 讨论三:荣格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划分是否过于刻板?
200 讨论四:荣格与妻子艾玛、情人托尼的三角关系反映了他怎样的婚姻观?
203 后记:一次对自我心灵的探索
206 参考书目
难以定义的人生
一个科学家?一个基督教反叛者?一个诺斯替教徒?一个神秘主义者?一个有着众多追随者的心理学教父?
他,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其他心理学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既是一个科学家,又将视野投向科学之外,哲学、文学、炼金术、占星术、东方宗教,包括中国的道家,都是他的精神资源。染指宗教,和纳粹暧昧不明的关系,神秘主义色彩浓厚,一直为他人诟病。
然而,半个世纪后,他的影响仍然巨大,他仍然是很多人眼中的先知、圣人。他的心理治疗方法被称为荣格主义精神分析,这一流派的心理医生被称为荣格分析师;总部设在苏黎世的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聚集了数千名分析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心理内向、外向的分类,关于集体无意识、原型等概念,沿用至今。美国学者理查德?诺尔甚至用马克斯?韦伯的“魅力型权威”来形容他的影响力。
荣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83岁时写下的《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中,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对各个时期梦境、幻觉的回忆,而不是跌宕起伏的人生戏剧。他透过梦和幻觉提供的巨大精神资源,一头扎入潜意识的深海中,试图找到东方宗教指出的何为“真如”、“自性”,何为“幻象”、“妄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荣格一只脚在西方,另一只脚在东方,这是人类思想领域中极罕见的情况。荣格甚至被称为正在进行时的西方新时代灵性运动的先锋和教父。
我对荣格忽然产生兴趣是在四年前,那时我的工作和生活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而这一切的发生似乎都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操纵着,作为当事人的我身不由己,只能听任它摆布。
我眼睁睁地看着整个生活被它撕碎,痛不欲生,茫然无路。此时,我忽然在一本占星学书上读到荣格的一句话: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就是他人格的写照。他代表的是某种铸型以及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各个碎片。随着生命的进展。这些碎片将会按照既定的设计——落回原处。这句话让我在毫不了解占星知识的情况下,生吞活剥地读完了整本书。
然后我不可避免地想知道,那些碎片是什么,它们为何会一一落回原处。于是我找到了荣格的书来看。荣格用当时对我来说还略显晦涩的语言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一个道理:一个人若是无法觉知到内在的冲突,那么外在世界就会逼不得已将那份冲突显示出来,并撕裂成对立的两极情况。他讲的其实是“我”是什么,这颗心运作的原理,而对于这些,我们每个人都那么渴望了解,而又十分不易。
对荣格著作的阅读,与我对自我心灵的探索,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对他思想学说的兴趣、对他这个人的兴趣,以及对我自己内在和外在生活的兴趣,从来都密不可分。去年秋天,俊秀忽然对我说,我们要编一套“现代文明人格”丛书,你想不想写一个人?你可以自己选写哪个人。我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脱口而出:我写荣格。
荣格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不同于科学家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的是人类浩瀚无际的心灵。潜意识心理学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他那里,心灵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无意识心灵,一部分是有意识心灵。人的一生,就是有意识从无意识的海洋中一步步确立自己的过程。人在很大程度是受潜意识心灵支配的,那里有我们的有意识心灵不愿意接纳的“阴影”,也有包含着全部人类,甚至动物、植物,整个宇宙的集体意识,他称之为“原型”。无意识心灵经由意识心灵来经验自身,然而意识心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像佛家所云“流转的心识”。它的演化需要一次一次回到它的来源处——无意识部分,转化、整合、再次呈现。那个“我”永远常新。
写作时的经验就像在验证荣格的学说。动笔时我读过荣格大部分著作,对他人生中的大事小事也不陌生。然而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藏在无意识心灵里,需要以某种形式转化进入意识心灵当中。这个转化却磕磕碰碰,相当艰难,仿佛一个塞满了饺子的茶壶,就是倒不出来。等我终于倒出来,完成这部书的写作时,我的“我”也完成了与无意识对话的过程,得到了更新。
在写作的中途,和其他几位作者有过讨论。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觉得荣格这个人的人格对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启示是什么?这是个很大的话题,难以用三言两语讲清楚。不过最核心的一点是,荣格对外在物质世界保持警惕,而对自己的内心一直敏锐关注。他是一个先知,他预言了建立在启蒙理性主义基础上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没落。那个文明过于注重外部的世界,将人类的心灵物质化、狭窄化、碎片化,剥除掉“心灵”最核心的功能——灵性。他又为后人探索出重新拾回灵性的道路,那就是东方智慧中的整体性。他的潜意识心理学就是建立在整体性基础上的,他用一个词来表示:Self,自性。这是一个永远完整且开放的系统,既是意识的起点,也是意识的终点。
感谢所有在这本书的写作中给我提供帮助的人,包括我所阅读的参考书的每一位作者。感谢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给我带来巨大的欢乐和痛苦的人们,我的亲人,我的恋人,我所爱过的,我所恨过的人们。正是你们,帮助我将我内心未觉知的冲突演化出来,从而给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成长。 感谢宇宙给予我如此丰盛的礼物,让我写出了这本小书。
黄秀丽于2012年5月2日
第一章 一个少年的自我分裂
1875年7月26日,荣格降生于瑞士塞戈维亚州境内的一个叫凯斯威尔的小村庄里。他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前两个哥哥都夭折了。
这是一个牧师家庭。除了父亲保罗是牧师外,在他的叔叔和舅舅之中,有八个是牧师。那时的瑞士本来就是保有着严格清教徒传统的国家,因此,这个家庭浓厚的宗教氛围是小男孩很小就有所体会的。
小卡尔身上带着祖父和外祖父的特色。老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原本是一名信仰天主教的医生、科学家、剧作家,后来在新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的影响下,改信新教。据英国人文森特?布罗姆写作《荣格,人与神话》时到荣格故地的考察,老荣格有着好胜、坚韧的个性。他曾因一起刺杀俄国参赞事件入狱一年。他先娶了当地一名女招待,第一任妻子死后,又向巴塞尔市市长的女儿索菲亚求婚,索菲亚后来成了荣格的祖母,两人共生下十三个孩子。